文章字數|2308,閱讀約5分鐘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起。
1941年,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上海問世。該片由萬氏四兄弟聯合執導,根據《西遊記》中「孫悟空智取芭蕉扇」的故事改編。
背景寓居傳統山水畫的《鐵扇公主》,更具有誇張幽默的戲曲風格。而這部誕生於抗戰時期的文體作品,通過孫悟空頑強不懈智慧的戰鬥精神,大膽地表現出團結一心抵禦侵略者的意圖。
該片在海外的熱度不亞於上海三大院線。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鐵扇公主》在當時被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封殺,但它仍以其獨特的畫風和平和的內涵深深影響著日本普通民眾--包括日後的動畫大師,「鐵臂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
被手塚治虫奉為動畫領袖的,是萬氏兄弟的大哥萬籟鳴。新中國成立後,雖然他和孿生兄弟萬古禪獨立帶隊創作動畫,但題材仍與《西遊記》故事息息相關。
1958年,萬古禪創作了一幅剪紙漫畫《豬八戒吃西瓜》。上世紀60年代初,萬籟鳴與唐誠共同創作了《大鬧天宮》,享譽世界,至今仍屹立在中國動畫的巔峰。
從黑白到彩色,《大鬧天宮》也將《鐵扇公主》因色彩限制而未能展現的中國戲曲元素進行了最大化的展現。臉譜,臉譜,服裝,形體,從齊天大聖到天兵天將,人物形象仿佛從京劇舞臺飄到了銀幕上。
「密集」的戲曲鼓點成了電影動作場面的定海神針。犀利寫意,細緻磅礴的畫面配置,為吳承恩驚天動地的天宮大戰找到了最佳的視覺表達。
除了反抗權力的壓迫,揭露假惡醜也是孫悟空文學形象的基本特徵。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推出的《金猴伏妖》,就是緊緊抓住了大聖的這一面。
影片極其準確地把握了「三打白骨精」與元神故事的文本。之所以叫準確,是因為本該表現白骨精陰險狡詐的影片,卻把最可惡的觀點放在了虛偽無能,真假不分的唐僧身上。
這就是《西遊記》作為一部諷刺小說的偉大精髓。明辨是非,有勇有謀的孫悟空在降魔立功後被受益者驅逐,無疑為這位中國文化史上最強英雄增添了幾分悲壯色彩。
猴子「救援」總動員:
文本性與程式化的延續
早期以《西遊記》故事廣泛展示在世界藝術舞臺上的中國動畫,在故事關鍵角色的選擇上,並沒有拘泥於孫悟空這個「人」。在同樣忠實的神話傳說和文學文本的基礎上,與孫悟空在各個維度上有交集的角色登場。
40年前,當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問世時,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主要「對手」哪吒已經有了家喻戶曉的「單片」。
《哪吒鬧滄海》的故事其實來自《封神演義》,它有著與《西遊記》不同的神仙世界觀。無論是大海翻騰時的孩童天性,還是面對愧疚時的慷慨大方,哪一個形象在嚴格遵循原著敘事的同時,讓觀眾感受到了從愛到憐憫的更多親切感。
而同時出現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故事中的二郎神楊戩,則以比《大鬧天宮》更多的「反派」形象,先後出現在《西嶽奇通》和《寶蓮燈》中。
其實,兩部影片都源於「劈山救母」的民間傳說。不過,與《西遊記》中提到的二郎神砍桃山救母的版本不同,在他們的敘述中,少年沉香斧砍華山救母三聖母,其母被哥哥二郎神囚禁。
除了二郎神從孝子變成馬屁精的「委屈」,相隔15年的兩部作品在故事層面上都類似於傳奇。讓中國動畫揚名世界的程式化,成了他們的定海神針。
與常見的手繪作品不同,《西嶽奇童》採用了木偶動畫的形式,相當於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木偶演員」電影。但即便是在難度係數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即便當年只推出了第一集《西嶽奇通》,依然引起了強烈反響。觀眾離場時意猶未盡:沉香救了媽媽嗎?
忠實於文本精髓,但又不斷創新演繹其風格,是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匠為主的中國動畫電影創作先輩的工作傳統。《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邋遢王歷險記》等一批源於既有文本或為作家原創故事的影片,因其獨特的風格和維度,讓幾代人難以忘懷。
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不正是孫大聖為中國動畫電影派出的「援兵」嗎?
新時代,大聖和他的朋友們將何去何從?
前一段提到的《寶蓮燈》,在世紀傳播當時,曾經讓動畫成為中國電影的現象級符號。據影片傳說,參照迪士尼動畫模式,在敘事中融入了《想你的365天》,《愛是一個字》等膾炙人口的金曲,並以「鬥佛」形式登場的孫悟空,開啟了「中國神話宇宙」。
儘管在新世紀沉寂了多年,但《寶蓮燈》激發出的,由外而內的突破意識,仍深深放射在「國漫」後續創作中。
從《隋唐演義》的神話視角來看,《神弓傳奇》只保留了核心的英雄故事和魅力。畫風以油畫質感為主,造型接近當年流行的日式風格。
然而,說到讓我們首先觀察「國漫」崛起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我們傳統認知中的「西遊記」故事幾乎被「顛覆」了。
與《大話西遊》等「魔改」新片類似,《西遊記》故事之於新時代動畫的價值依然停留在核心人物和基本框架之內。電影中真正成型的情節衝突和思想內涵,加上3D,CG等技術,走在了時代創新的前排。
經典的價值在於讓時代前進,但總有那股打動新的讀者和觀眾群體的精氣神。《魔童魔童》中「我的命不由我」的「古怪」風格,很難引起當代觀眾的反感,真正被拋棄甚至唾棄的,只有抱殘守缺。
坐擁大量經典IP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國漫」的騰飛大潮中,顯然已經意識到創新與自救的必要性。去年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主視覺海報和周邊產品上的合作被證明是成功的起點。
線上數字虛擬化,潮流品牌「代言」,動漫形象參與「帶貨直播」……所有擁抱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層機遇的美片廠所努力爭取的,都是將「國漫」的經典轉化為「國漫」的未來。
覺醒是滋養的唯一途徑。溫故而知新。
這個暑假,電影頻道為你準備的「夢幻暑假」放映計劃將於下午啟航。請收看並分享你的國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