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播出

2020-12-22 騰訊網

[摘要]這部耗資過3億美元、由《宇宙:個人遊記》原班底打造的奇異瑰麗之作,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開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

《宇宙:時空之旅》劇照。

「宇宙曆始於1月1日,在這份年曆上,現在是12月31日的午夜,以這個比例,每個月代表10億年,每一天代表4000萬年,讓我們回到過去那個宇宙最初的時刻,1月1日,宇宙大爆炸!」 國家地理頻道新紀錄片《宇宙》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了那個時刻。該片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視頻推薦,將於5月在中國播出。

全球宇宙迷在34年後終於盼來最新一部人類探索宇宙的長篇巨製《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繼1980年播出《宇宙:個人遊記》(Cosmos: A Personal Voyage)之後,國家地理頻道(NGC)和福克斯廣播公司(FOX)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已於3月9日在福克斯電視網和國家地理頻道正式推出,並於3月10日在國家地理頻道全球播出。

讓我們回到大爆炸時刻

《宇宙:時空之旅》講的是人類的故事,也是先人對星空研究的史詩長篇。該系列全篇共13集,每周日(9:00-10:00)播出1集。這部耗資過3億美元、由《宇宙:個人遊記》原班底打造的奇異瑰麗之作,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開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穿插了精密科學和情緒及靈性元素,為觀眾打造了卓然超脫的視聽體驗。該片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推薦,他在推薦視頻中說,「美國一直不乏無畏的探險家,他們敢於夢想,敢於踏足未知之境,這種發現精神正是卡爾·薩根(Carl Sagan 《宇宙:個人遊記》的主持人)在原作《宇宙:個人遊記》中所傳遞的。今天,我們在盡一切努力,想把這種尋求無限可能的精神傳給後代,因為新的疆域還有待探尋……」

「宇宙曆始於1月1日,我們的宇宙誕生,它包含了自此以後,直至現在的所有事物,在這份年曆上,現在是12月31日的午夜,以這個比例,每個月代表10億年,每一天代表4000萬年,讓我們回到過去那個宇宙最初的時刻,1月1日,宇宙大爆炸!」 當片中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那個時刻,這段令人稱奇的視覺效果也令觀眾猶如置身其中。

1980年推出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個人遊記》已經成為科學探索類紀錄片的經典。歐巴馬在推薦中提到的卡爾·薩根就是該片主持人。薩根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及天文物理學家。他擔任行星研究專業刊物《伊卡洛斯》(Icarus)的技術總監和編輯達12年,是研究外太空生命學的先驅,也是搜尋地外智慧生物項目(SETI)的創始人之一。他因為撰寫了多部優秀的科普圖書及電視系列片《宇宙》而享譽全球。

終其一生,薩根有600多篇科學論文和科學文章,是20多本書的作者和編輯。他在作品中經常提倡懷疑精神、人文主義和科學方法。他曾在節目中以科學帶領觀眾探尋令人稱奇的宇宙奇觀,也讓觀眾了解了「佔星學為什麼荒謬」、「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毀滅」 、「都卜勒效應」等有趣的科學歷史知識。

電視系列片《宇宙:個人遊記》在當年大受歡迎,有多達60個國家7.5億人收看,是美國PBS電視台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配套發行的同名書籍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籍第1名長達70周,也是英國最暢銷的科普書籍之一,更贏得皮博迪獎和3座艾美獎。

除了1996年去世的卡爾·薩根,《宇宙:時空之旅》由《宇宙:個人遊記》原班創作團隊打造。由安·德魯彥(Ann Druyan)編劇,並由安·德魯彥和賽斯·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共同監製完成,而引領我們在宇宙太空間遨遊的主持人則由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擔當,他是紐約海登天文館館長、自然歷史部主任,出過10本書,還得過美國航空航天局頒發的傑出公共服務獎,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

30年來宇宙新發現將出現在片中

新作《宇宙:時空之旅》能否超越經典?我們在節目中能了解到多少關於宇宙及我們自己的新故事?泰森解釋,「從《宇宙:個人遊記》之後,我們發現了上千的太陽系外行星,我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可以幫助解析為何其他粒子會有質量,我們強烈認為多元宇宙(即平行宇宙,尚未被證實,即在人類的宇宙之外,很可能存在著其他的宇宙)的存在,我們還發現了暗能量,那是在真空中的一系列的斥力,它抵抗著萬有引力,對整個星系的壓縮、加速宇宙膨脹,還有很多科學的新發現,所有的這些都發生在過去的34年裡,這些新的內容都將會出現在紀錄片中。」

從已播出的2集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節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深奧的科學概念,在敘事手法上更簡單生動。

在首集開篇中,薩根久遠的聲音傳來,「宇宙就是這樣,過去是這樣,以後還是這樣,跟我來……」主持人泰森來到34年前薩根所站的海邊礁石上,「30多年前,太空人薩根站在這裡,帶領全世界數億人,進行了一場歷險,用科學去探索宇宙的奧秘,是時候再次探險了!」泰森接著坐上了宇宙飛船,邀請觀眾和他一同來到宇宙,逐一介紹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以及多元宇宙理論,「宇宙到底有多大」、「也許我們生存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若干細胞之一」、「我們和樹木是否有同一個祖先」、「我們到底有多渺小」……

片中史詩般的場景和特技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關於科學的話題也都相當有趣。如同當年膾炙人口的傳奇系列,新作也是一個介紹人類發現自然法則和我們在時空中定位過程的長篇故事。「人類只是宇宙光年的最後1天最後1小時最後16秒的新住戶」,「我們的DNA群組和蘑菇、蝴蝶、灰狼十分相似」,節目還將呈現過去人們勇敢追求新知的故事,帶領觀眾前往新世界,貫穿宇宙,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審視宇宙。

此前,美國航天宇航局在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正式播放前,在其官方Flicker上發布了42張令人驚嘆的宇宙照片,包括太空、星球、星雲等等,視覺效果已經非常震撼。而動態地呈現宇宙的視覺效果與34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人類歷史中科學英雄的表現,片中沒有用演員來重現科學歷史畫面,像首集提到的著名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布魯諾由於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1592年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介紹整個故事時,畫面選擇了二維加三維動畫,不管是從未接觸過科普節目的觀眾,還是年幼的孩子都在動畫故事裡得到直觀的感受和記憶。

重拍《宇宙》是這代人的使命

在3月10日美國CNN一檔談話欄目中,主持人泰森被邀請做嘉賓,在聊到與薩根的緣分時,泰森認為薩根影響了他一生。17歲時泰森想報考康奈爾大學,康奈爾大學招生辦把他的申請轉發給薩根,令泰森沒想到的是,薩根寫了一封私人信件給他,邀請他去康奈爾大學,「他邀請我去,幫我決定我是不是應該選擇這所大學。當時他還送了我一本籤名的書,我當時認為自己何德何能,所以我那時就在想,如果我日後成為物理學家,我也會這樣對待我的學生,」泰森說。

對於節目中涉及的「天主教會應該對科學家和反教人士的死亡負責」的說法,泰森回應說,「布魯諾是我們首集故事裡的英雄,事實上,殺死布魯諾的人不是天主教會,而是羅馬統治者,理論上,天主教會並沒有參與處死布魯諾,因為不是他們把他燒死在木樁上,而是羅馬統治者把他燒死的,但天主教會是執行者,我的意思是他們會受到懲罰,宗教法庭是當時的一部分,但現在已經不是了。」主持人又問道,「自1996年薩根去世之後,我們對於宇宙的新知識哪個最能讓他驚訝?」泰森說,「我覺得令他驚訝的應該是,我們還在爭論科學在社會中是不是重要的。當然,這是初學者的答案,從科學角度講,我想他會覺得多元宇宙論很酷!」

泰森在採訪中還談到,「《宇宙:個人遊記》推出已經是上個年代的事了,這部作品的意義重大,它展現的不僅僅是科學,而且是廣義的科學。」為新一代人重拍「宇宙」是這一代人的重要使命。

對於重新拿起這個選題,製片人賽斯·麥克法蘭表示,「《宇宙:個人遊記》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其觀眾群是如此之大,觀看的不僅僅是接受科普教育的觀眾,現在這個時候重拍《宇宙》非常重要。這部《宇宙:時空之旅》將展示尖端科技,講述非常有趣的故事,呈現驚人的畫面。這些東西只能在我們的宇宙裡才能找到,我想讓這部片子看起來有趣、華麗、刺激,這樣即使對科學不敢興趣的人也會來看它,因為它就是一部巨製。」

據悉,《宇宙:時空之旅》系列節目計劃於5月初開始在國家地理頻道的中國特別欄目《寰宇地理》中連續播出。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地理亞洲頻道播出中外合拍紀錄片《高考2020》國際版
    近日,由解讀中國工作室、優酷、五洲傳播中心、美國國家地理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高考2020》國際版,在美國國家地理亞洲頻道播出。後續,國家地理歐洲和拉美頻道也將陸續播出。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播出中國抗疫期間高考紀錄片。紀錄片《高考2020》國際版用最樸素的鏡頭,記錄中國普通家庭高考經歷的故事,卻在不經意中展示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成功密碼。
  • 「國家地理」開始拍電視劇了
    cdnversion='+~(-new Date()/36e5)]; 《天才》講述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的八卦軼事國家地理頻道首部劇情電視劇《天才》已於4月25日在美國播出。這部劇集改編自沃爾特·艾薩克森編著的暢銷書《愛因斯坦傳》,該書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2008年度科學傳播最佳圖書獎。
  • 《高考2020》國際版 登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亞洲頻道熱播疫情下中國舉辦高考的紀錄片《高考2020》,國家地理歐洲和拉美頻道也陸續播出。
  • 口碑炸裂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 - 未知世界 | 絕佳的英文學習素材
    然而,儘管將紀錄片作為英文學習素材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少人覺得紀錄片的內容枯燥乏味,看了就犯困,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花些心思去發掘那些能夠「把沒意思的東西講得很有趣」的片子,才是通過紀錄片來學習英語的「正確打開方式」。而今天E叔推薦給各位的《宇宙時空之旅 - 未知世界》(Cosmos: Possible Worlds),便是這樣的一部佳作.
  • 紀錄片《逐夢天河》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內容提要:由國防科技大學、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逐夢天河》將於11月29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晚8點播出。《逐夢天河》海報天津北方網訊:由國防科技大學、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逐夢天河》將於11月29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晚8點播出。
  • 適合文科生看的科學素養的紀錄片有哪些?
    適合文科生看的科學素養的紀錄片有哪些?首推《宇宙時空之旅》(COSMOS:A SPACETIME ODYSSEY):是一部花費重金打造的科普巨製,由福斯廣播公司(FOX)和國家地理頻道(NGC)於2014年3月開始陸續在全球播出。
  • 紀錄美國| 34部美國紀錄片:歷史、地理、社會、藝術……
    :歷史、地理、社會、藝術……,含中英字幕視頻/英文字幕視頻/無字幕視頻等,具體見文內說明。本文整理了34部有關美國人文、藝術、地理、科技等英文紀錄片。這些紀錄片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挑自己感興趣,花不多的時間,就能既學好英語,又漲「姿勢」。一、人文:1、《美利堅:我們的故事》(共12集,中英字幕視頻)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該片從10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2集,國防軍事頻道等其他頻道重播,部分省、區、市衛視跟進播出,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等同步推出。
  • 8部紀錄片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孩子天生就會對天文地理知識產生好奇心,自己本身有興趣,學習才不會變成負擔。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8部天文和地理的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看遍地球乃至宇宙。這部片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起,每集一個主題,關於宇宙大爆炸,恆星、黑洞、雙星、星團、星雲、超新星等等,到最後的時空之謎,一步一步引領孩子走近宇宙的奇妙世界。片子的翻譯做的也很精心,作為科普性天文紀錄片,通俗易懂適合孩子和家長一同觀看。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1.
  •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播出
    日前,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作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的焦點從可移動文物轉為不可移動文物,聚焦古建的修繕保護,從宮牆之內故宮守護人的工作視角解密600年故宮丹宸永固背後的故事,帶觀眾踏上故宮的再發現之旅。
  • 央視紀錄頻道國際版簡論
    主要欄目有:《精彩放送》,主要播出中國經典紀錄片,1小時為播出單元;《人文地理》,主要播出自然地理、人文科技類紀錄片,半小時為播出單元;《時代寫真》,主要播出社會紀實類紀錄片,半小時為播出單元;《特別呈現》,主要播出中國紀錄片特別節目,1小時為播出單元;《發現之路》,主要播出歷史探險類紀錄片,半小時為播出單元;《歷史傳奇》,主要播出文獻檔案類紀錄片,半小時為播出單元。
  • 紀錄片《中醫》在京開機 2012年將在央視播出
    網易娛樂10月13日報導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的大型高清紀錄片《中醫》日前在京舉行開機新聞發布會暨慶典晚會,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高峰、總導演周兵等人出席。
  • 雪佛蘭攜手探索頻道 發布登月50周年紀錄片
    網易汽車8月12日報導 近日,雪佛蘭與DISCOVERY探索頻道聯合拍攝的《THEMOON AND BEYOND 跨月飛行》紀錄片觀影會在上海舉行。影片回顧了人類在登月50年間,探索月球和宇宙的眾多重要時刻和背後的故事,展現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成就。
  • 紀錄片《重返刺桐城》12月17日央視紀錄頻道首播
    12月17日起,由泉州廣播電視臺、海峽衛視出品,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公司、泉州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國家地理共同製作的三集紀錄片《重返刺桐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 這檔美劇真的有毒,國家地理頻道宣布續訂《血疫》第二季
    近日,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宣布續訂原本為限定劇的《血疫》(The Hot Zone)第二季,並計劃於2022年初播出。《血疫》第一季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的同名科普類暢銷書,由朱麗安娜·瑪格麗絲(《傲骨賢妻》)主演,故事講述了伊波拉病毒從非洲到美國的傳播過程。而《血疫》第二季則將聚焦另一種可怕的病毒——炭疽,並將主要講述2001年在美國發生的圍繞炭疽病毒,為期數周的生物恐怖襲擊事件。
  • 紀錄片《高考2020》將在新疆衛視、上海紀實頻道等多家電視臺播出
    《高考2020》多臺播出《高考2020》即將在多家電視臺播出、哈薩克語新聞綜合頻道等11個頻道將陸續播出來自於民間的志願者引起了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注意來自美國的導演米切爾·法卡斯,記錄下這樣一段故事。
  • 宇宙時空之旅?到底在學什麼啊?
    這個月,「宇宙時空之旅」這門課,就悄悄地出現在了我們的課程表裡,我親自上陣。這第一門課圍繞宇宙演化和生物進化展開,它以2014年美國拍攝的科學紀錄片《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為主線,結合孩子們自己的認知,全方位地啟發他們對生命起源和宇宙萬物的思考
  • 10部經典高分英文紀錄片,為孩子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內容涵蓋美國文化、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等各個方面,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漲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練習英語哦!美國評論界普遍認為,這部紀錄片的內容較為真實,反映了面向美國中小學生的主流史觀。類型:天文年份:2008集數:1單集片長:45分鐘推薦理由:這部紀錄片由美國國家地理推出,講述了關於NASA的火星探路者勇氣號(Spirit
  • 美國6集災難劇,它的殺傷範圍比核爆還廣泛
    和車諾比人為災難不同的是,人類在它面前幾乎無能為力,那種恐怖驚悚的感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它就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出品的六集迷你劇:《血疫》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血疫》是由紀錄片發家的國家地理頻道出品。
  • 瞰世界 | 34部關於美國的英語紀錄片:歷史、地理、社會、藝術……
    :歷史、地理、社會、藝術……,含中英字幕視頻/英文字幕視頻/無字幕視頻等,具體見文內說明。本文整理了34部有關美國人文、藝術、地理、科技等英文紀錄片。這些紀錄片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挑自己感興趣,花不多的時間,就能既學好英語,又漲「姿勢」。一、人文:1、《美利堅:我們的故事》(共12集,中英字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