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醫》在京開機 2012年將在央視播出

2020-12-14 網易新聞

網易娛樂10月13日報導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的大型高清紀錄片《中醫》日前在京舉行開機新聞發布會暨慶典晚會,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高峰、總導演周兵等人出席。會後的中醫大典上,以中國傳統樂器演奏「中醫五音」,在太廟演繹了一場古色古香的「中醫音樂會」,為現場來賓和媒體再現古老的「精神理療」。據悉,《中醫》將分赴法國、德國、荷蘭、美國、日韓和東南亞等國拍攝,最終成片12集,每集45分鐘,將於2012年在央視播出。據悉,該片還將推出國際版。

《中醫》將於2012年在央視播出

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歐盟是除了亞洲以外世界上最大的草藥市場。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攝製大型紀錄片《中醫》,以弘揚、傳承並發揚我國中醫文化。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為紀錄片《中醫》擔任總顧問,他說,「現在有很多孔子學院,很多外國人也希望通過學習中醫、了解中醫,了解中醫的精髓,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對健康、養生有所聯繫。怎麼把中醫藥介紹出去?我覺得紀錄片《中醫》可以讓外國人看到它的歷史。」

王國強表示,近年來,現代醫學模式和醫學目的開始轉變和調整,面對老齡化和新發疾病,中醫藥的整體觀、系統論和辯證論,以及防重於治的理念等核心思想正在逐步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也越來越和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趨勢相一致。

據悉,該片將於近日正式開機拍攝,並將於2012年在央視播出。

慶典晚會再現「中醫五音」

12日,《中醫》在北京太廟舉行慶典晚會,以中醫陰陽五行為主線,表現我國古代中醫發展史。晚會以序曲《黃帝內經》開場,五個篇章「金、水、木、火、土」涵蓋中國中醫古老文化精髓,「五常篇」、「五雅篇」、「五音篇」和「五樂器篇」分別展示中醫傳統理論。其中「五常篇」對應古人規範行為準則的「義仁智禮信」;「五雅篇」則取自古代君子講究的「人生八雅」之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選出合適舞蹈表現的「五雅」之琴棋書畫茶;「五音篇」則來源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名稱即「宮、商、角、徽、羽」,中國古人將五音與人體五臟相配,以五其中,「中醫五音」分別對應人體內的五臟——脾應宮、肺應商、肝應角、心應徽、腎應羽。 晚會的不同篇章中,分別有配樂詩朗誦、書法舞蹈、表現疏通人體經絡的雜技、太極拳等文藝節目。

《中醫》多國取景將製作國際版

《中醫》由《故宮》總導演周兵執導,攝製團隊由紀錄片《梅蘭芳》、《崑曲六百年》、《千年菩提路》、《臺北故宮》、《敦煌》、《當羅浮宮遇見紫禁城》等攝製組核心人員組成,本片也是周兵紀錄片團隊一直以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梳理和傳承。據了解,《中醫》共12集,每集45分鐘,全篇將通過採訪中醫大師、醫史專家、科研人員、文史哲、政治、經濟多領域專家與學者,多種角度展示中醫。

導演周兵介紹說,在拍攝手法上,攝製組將引入全新的視覺設計,帶觀眾進入人體,了解人體的結構以及各個器官的構成。再通過人體器官與中國古老文化中的陰陽五行概念相結合闡述中國人是如何通過我們的身體認識自然,如何通過宇宙萬物的演變運行規律認識身體的生老病死。同時,攝製組還將通過視覺元素展示,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日月星辰在不同時空中的運行與我們身體中血液氣脈之間的聯繫。

《中醫》還將分赴法國、德國、荷蘭、美國、日韓和東南亞等國拍攝,首批國外拍攝將在11月底啟程赴法國、德國、荷蘭。周兵導演介紹說,紀錄片中醫還將製作國際版,現在正在尋求國際合作,希望全世界觀眾都能夠通過本片,領略到中國中醫的古老文化和傳統魅力。

紀錄片中,針對現代都市人的起居特徵,收錄並製作了《養生現代啟示錄》,針對古人中醫養生的方法和思想,對現代都市人群對症下藥,讓現代人在空調、暖氣、冰箱、網絡、汽車的世界中重回順應四季變化和晝夜時辰的生活方式,以養生來感知自然力量,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相關焦點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記住鄉愁》襄陽篇開機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韓犁夫 實習生李詩帆)12月10日,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記住鄉愁》——《襄陽古城——匯通南北 崇文尚義》在襄陽薈園舉行開機儀式。副市長龍小紅出席活動。龍小紅對央視攝製組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襄陽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和發展現狀。
  • 央視紀錄片《匠心智造·走出國門的鰻魚》在梅列開機
    CCTV發現之旅《匠心智造·走出國門的鰻魚》專題紀錄片開機儀式吳利鋒 攝東南網10月14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CCTV發現之旅《匠心智造·走出國門的鰻魚》專題紀錄片開機儀式在福建華盛集團三明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產業園區隆重舉行。梅列區區委書記楊勝、梅列區區長張昌平、央視《匠心智造》欄目攝製組等出席。
  • 紀錄片《逐夢天河》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內容提要:由國防科技大學、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逐夢天河》將於11月29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晚8點播出。《逐夢天河》海報天津北方網訊:由國防科技大學、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逐夢天河》將於11月29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晚8點播出。
  • 《客家新絲路》(第二季)在京開機 將專訪20位客家僑領
    《客家新絲路》(第二季)在京開機 將專訪20位客家僑領 2019-11-02 19:06:06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以展現「一帶一路」上客家人新機遇、新奮鬥為主題的大型人物紀錄片《客家新絲路》(第二季)開機儀式2日在京舉行。
  • 央視播出惠東歷史文化紀錄片
    近日,《中國影像方志》廣東卷·惠東篇紀錄片在CCTV-10(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正式上線播出,全面展示惠東縣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 央視標題為《惠東:海防古城紅色精神代代傳承 漁歌婉轉海龜家園生生不息》。全篇分為《地名記》《古城記》《紅色記》《音律記》《生態記》《當代記》六個篇章。
  • 紀錄片《船政學堂》看片會在京舉行
    6月24日,由中央電視臺、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廣播影視集團聯合攝製,央視紀錄頻道與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承制的六集大型紀錄片《船政學堂》的看片會在京舉行,該片將於6月29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晚八點傾情推出。該片是央視與福建省在紀錄片領域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也是中國紀錄片聯盟成立以來,央視與省級兄弟電視臺推出的繼《大黃山》、《楚國八百年》後又一部聯合攝製作品。
  • 《新匠道》走進痘博士專訪創始人謝光輝先生,專題片將在央視播出
    《新匠道》走進痘博士專訪創始人謝光輝先生,專題片將在央視播出 2019年10月10日,紀錄片《新匠道》欄目攝製組走進痘博士實地開機拍攝,深度專訪痘博士創始人謝光輝先生,對痘博士企業發展歷程
  • 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首次公映
    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首次公映26日晚10:00,電影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紀錄影院》欄目首次公映。該片是首部真實記錄僑領單聲傳奇一生與家國情懷的電影紀錄片,時長82分鐘。26日晚播出的影片中,既有單老功勳卓著的輝煌事跡,也有一位九旬老人的真實生活。影片選取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力求從中反映單老一生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該片從10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2集,國防軍事頻道等其他頻道重播,部分省、區、市衛視跟進播出,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等同步推出。,將引導激勵廣大官兵和社會群眾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奮力推進新時代強國強軍事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本周日晚,《僑領單聲》將在央視9套播出
    紀錄電影《僑領單聲》 將於7月26日22時 在央視9套首次公映 該影片入圍中美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北京放映絲路再啟航展映單元,金雞獎新片展單元,獲峇里島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白金獎,倫敦世界電影人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 央視來拍紀錄片 洛陽「小處方醫生」毋劍梅是主角
    自26日起,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的攝製組來洛對毋劍梅進行了為期4天的紀錄片拍攝。  毋劍梅出名,來自患兒家長的口碑  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的兒科主任醫師毋劍梅,讀者應該並不陌生。她常年用幾角錢、幾元錢治好患兒的病,被稱作「小處方醫生」,並先後獲得「河南好人」「全國誠實守信好人」等榮譽稱號。
  •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央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部分戲份將在牡丹江拍攝 2020-08-2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紀錄頻道國際版簡論
    頻道開播初期播出的紀錄片為中文配音、英文字幕,播放地區不僅在中國大陸境內,國外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也可收看。與國內版在播放央視自製的紀錄片之外還播放外購紀錄片的內容編排有所不同,國際版以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放央視自製的紀錄片為主。國際版開播時每天首播節目為3小時,經過2011年9月的全面改版,每天首播節目擴容至4小時。2011年下半年,國際版重點時段的重要節目開始英語配音播出。
  • 系列紀錄片《海昏侯》將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系列紀錄片《海昏侯》將於4月15-17日20:05分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一場失敗的盜墓,開啟了一場長達七年的考古發掘。此墓位於當年被稱為「蠻夷之地」的豫章境內,卻發現了數量驚人的金器,數以萬計的五銖錢,只有帝王才能享用的真車真馬陪葬,精緻溫潤的玉器,成套的高等級編鐘,如此多的財富為何埋葬於此?
  • 央視《故宮》《故宮100》配音員是誰?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1、以故宮為主題的三大紀錄片2005年,央視以故宮為主題,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故宮》拍攝視角廣大,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故宮的肇建歷史、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等向觀眾娓娓道來。2012年,央視再次以故宮為主題,從面到點,將拍攝視角縮小,攝製了每集6分鐘,共100集的大型歷史紀錄片《故宮100》。《故宮100》講述了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將「看得見」的空間和「看不見」的紫禁城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向觀眾細細道來。2016年,央視又以故宮為主題,出品了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大型人文紀錄片《過臺灣》今晚央視播出
    【環球時報 記者 吳薇】由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臺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體等聯合攝製的大型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將於4日晚7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九套播出,海峽衛視同一天晚上10點28分同步播出。《過臺灣》拍攝始於2009年,歷時8年完成,其間四度赴臺,走訪島內20個縣市,採訪了兩岸200多位專家學者,同時還從荷蘭、美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博物館搜尋到大量珍貴資料,力求形成一部「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
  • 紀錄片《大山的精靈》今晚央視播出
    早報記者 黃小河 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出品、寧夏廣播電視總臺承制的4集紀錄片《大山的精靈》,將於2014年2月5日至8日每晚10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
  • 央視《一堂好課》等節目將在各級廣播電視臺免費播出
    央視《一堂好課》等節目將在各級廣播電視臺免費播出 2020-02-11 10:05:00來源:央廣網
  • 大型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今晚央視7套播出
    大型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將於10月12日至14日20:46,在 CCTV-7軍事國防頻道隆重獻映,每晚一集,共計三集。而作為這部片子的製片人、總導演張榮貴,欣聞是我們上黨區吳村人,今天上午記者專門連線了遠在北京工作的張榮貴,並就其拍攝《上黨戰役》文獻紀錄片事宜進行了專訪…… 央視工作20年,拍出多部好作品
  • 北師大出品 紀錄片《良師》教師節當天央視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將於9月10日教師節當晚首播紀錄片《良師》,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該片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通過真實紀錄的影像,講述人民教師普通卻不凡的動人故事,體現人民教師立德樹人、傾心教育的情懷,讓更多人了解人民教師的信仰與忠誠、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