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和地球很特殊,像是被精心設計過?這種猜測或許是對的

2021-02-08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現在的人類已經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以及物質的豐富,但是我們依然有一些深刻的問題需要找到答案;

為什麼這個宇宙會存在?宇宙中的能量(物質)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在地球上有著多樣性生物群落?

這些問題既是哲學問題也是科學問題,其中關於生命的問題是最令我們著迷也是最頭疼的,因為我們人類就是地球生命的一員,解開生命之謎的關鍵在於,我們需要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在地球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的生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人類坐井觀天,認為地球和人類是宇宙的中心,這個哲學、科學思想得到了亞里斯多德以及託勒密的發展和繼承,統治了人類數千年的時間。

雖然在公元前4世紀跟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同時代的阿里斯塔克斯已經提出了宇宙日心說,但是這個思想在當時沒人支持,也沒人在意,就這樣被擱置了。

直到18世紀,在尼古拉·哥白尼的推動下日心說才被人們接受,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包括克卜勒、第谷、伽利略,牛頓的偉大發現,地心說被徹底的否定,並且用科學的手段嚴格的證明了太陽系中天體繞太陽運行的模型。

可當時人類的視野只停留在銀河系內,所以人們就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然而隨著望遠鏡的發展,我們的視野越來越廣闊和深邃;

1920年天文學家杜斯特·柯蒂斯首次發現天空中模糊的仙女座星雲並非處在銀河系內,實際上它是遠在銀河系之外的另外一個獨立的星系。

後來1924年哈勃更是測量出了仙女座星系和我們距離足足有240萬光年,利用科學手段驗證了河外星系的存在,隨後我們在宇宙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獨立星系的存在。

它們就跟銀河系一樣,漂浮在宇宙這個浩瀚的海洋中,像是一座座承載著星星的島嶼一樣,1929年,在哈勃非凡的工作下,我們還發現了宇宙的一個驚人本質,它在膨脹,遙遠的星系正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越快。

突然間一個如此廣袤的宇宙出現在人類的面前,突然間人類知道了自己的宇宙面前的渺小,無不產生這樣的疑問,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嗎?

所有的科學家得出的結論出奇的一致,宇宙中的生命應該非常普遍,甚至是高等的智慧文明也相當的普遍。

所以人類就開始了尋找外星生命的旅程,我們給宇宙空間主動發送過無線電信號,希望有人能回答,我們發送探測器拜訪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希望有所發現,但是結果都令我們很失望;

宇宙物質雖然豐富,但是出奇的安靜,只有地球這一顆獨角獸上豐富多彩,鳥語花香。進入20世紀以後,我們又開始尋找系外行星,希望從可宜居世界入手發現外星生命的可能。

1995年人類發現了首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繞著飛馬座51號運行,它是一顆類似木星的氣態行星,開啟了人類尋找系外行星的歷程。2019年的諾貝爾獎就頒發給了這次發現。

截至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大約4500顆系外行星,其中有像天王星這樣超級地球,有像木星這樣的巨型氣態世界,有像地球這樣的巖石世界。

在這些世界中我們已經篩選出了大約55個行星它們是可宜居世界,如果把這個比例擴展到整個銀河系,科學家認為就光銀河系中就有不少於3億顆行星上可以誕生生命,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這說明了地球之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到讓我們覺得找不到外星生命,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那為什麼我們就是沒有發現高等外星生命呢?或者是這些生命它們沒有拜訪地球呢?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費米悖論想要問的。

也許誕生生命,甚至誕生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真的非常困難,雖然我們現在發現的潛在宜居的星球它們是巖石星球,與主恆星的距離合適(處在宜居帶),上面有大氣和液態水;

但是想要誕生生命還必須具備一些太陽系和地球所具有的特殊條件。這些條件讓人覺得,太陽系和地球像是被精心設計過的一樣。

這些條件不僅特殊,而且還要發生在正確的時間。讓人覺得很巧合。

先拿地球來說,他有很多特殊的條件。

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非常合適,使地球不冷也不熱,全球平均溫度17攝氏度。而且地球的質量也非常的合適,這個質量正好吸引了合適的大氣層,使得地球沒有成為氣態行星,這些合適的大氣層,也剛好給地球提供合適的溫室效應。

除了距離和質量這兩個恰到好處的特徵以外,地球還有一個特徵,我們現在還在其他系外行星中無法觀測到。

我們的地球有一個熔融的鐵核,這給地球創造了一個磁層,可以抵擋太陽的帶電粒子,以及宇宙射線,這一點非常關鍵,如果地球沒有磁場,就會變得更現在的火星一樣荒涼。

而且我們的地球還有一個質量合適的衛星,這個衛星可以穩定地球自轉時候的軸向傾角,使得地球大部分地方可以均勻的、季節性的接受到太陽輻射,這對全球性的生物進化非常關鍵。

月球這個衛星的存在,還給地球帶來的潮汐現象,科學家認為海洋的潮汐是海洋生物進化的關鍵,對地球生命來說也至關重要。

地球還有一層臭氧層,可以抵擋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如果沒有臭氧層太陽光對生命來說將是非常致命的。

以上就是地球的特殊之處,我們像是被地球一層層的包裹、保護起來的,缺一不可。這些條件恰好都在一起,真的讓人覺得地球很特殊。

除了地球以外,太陽系也很特殊。

在太陽系的巖石世界以外,有兩個巨大的氣體世界,它們在外面數十億年來吸引著小行星,減少了它們進入內太陽系撞擊地球的風險。

它們像是兩個體型巨大的保鏢一樣,在保護著我們的安全。

太陽系的位置也很關鍵,它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的邊緣,遠離銀河系高密度、擁擠的中心,這也保護了太陽系的安全,因為越往中心走,那裡的恆星碰撞、爆發、輻射、小行星撞擊更為常見,對地球生命來說都是威脅。

太陽系中的母恆星也很特殊,太陽本身是一顆G級恆星,質量適中,燃燒穩定,它的壽命相對來說很長能夠達到百億年;

更加重要的是太陽系只有一顆恆星,不是雙星系統,因為在宇宙中雙星系統更為常見,佔所有恆星85%,但是雙星系統對行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你想想兩顆太陽,會給地球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危險。

在我們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我們完全不確定這些行星所在的行星系,以及自身有這些特點沒有。

現在還是一個未知之謎,由於我們現在找不到地外生命,因此就有人猜測,地球上的條件太特殊太巧合了,像是被精心設計的一樣,我們無法保證其他的行星也跟地球一樣這麼特殊。

地球上所有的巧合加在一起,才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使得地球成為了一個可生存的棲息地。

在我們還沒有找到地外生命之前,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地球被精心設計過這個猜測是有可能的。

除非我們找到地外生命,或者它們拜訪我們,才能證明這個猜測是錯誤的。不然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駁倒這個猜測。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和地球都很特殊,像是被精心設計的,這種猜測或許是對的!
    所以人類就開始了尋找外星生命的旅程,我們給宇宙空間主動發送過無線電信號,希望有人能回答,我們發送探測器拜訪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希望有所發現,但是結果都令我們很失望;截至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大約4500顆系外行星,其中有像天王星這樣超級地球,有像木星這樣的巨型氣態世界,有像地球這樣的巖石世界。
  • 太陽系和地球很特殊,像是被精心設計過
    截至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大約4500顆系外行星,其中有像天王星這樣超級地球,有像木星這樣的巨型氣態世界,有像地球這樣的巖石世界。或者是這些生命它們沒有拜訪地球呢?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費米悖論想要問的。    也許誕生生命,甚至誕生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真的非常困難,雖然我們現在發現的潛在宜居的星球它們是巖石星球,與主恆星的距離合適(處在宜居帶),上面有大氣和液態水;但是想要誕生生命還必須具備一些太陽系和地球所具有的特殊條件。這些條件讓人覺得,太陽系和地球像是被精心設計過的一樣。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科學家:不想承認,但充滿太多巧合
    許多科學家們都曾提出過一個讓人震驚的猜測,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或許是被某種外星高等文明所設計出來的。而這樣的猜測絕不是張口就來,胡亂猜測,而是有一些巧合讓科學家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巧合一:地球恰好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位置都不相同,其中最近的為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但是不管是最近還是最遠,這些星球都沒地球運氣好,因為我們距離太陽不近也不遠,恰好是遠近適中,所以溫度才適應生命的存活。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嗎,人類真的是被囚禁在地球的囚徒嗎?
    一直以來就有許多人甚至包括學者對外宣稱:太陽系是被高級文明所設計的。以此為基礎,這些人甚至提出人類可能是高級文明圈養在太陽系內用來研究的對象。那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又有什麼依據呢?太陽系有什麼特別之處?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人類終於有能力走出地球,開始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地球所在的母星系-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恆星系,有中心處的恆星太陽,八大行星以及其它大量的各種天體物質構成,科學家通過觀測研究發現,太陽系可以分為內太陽系和外太陽系。
  • 第二個"太陽系"現身宇宙 可能包含"小地球"(圖)
    新「太陽系」示意圖。     新發現的第二個「太陽系」可能包含「小地球」,為人類尋找地球外生存基地增加了希望。    人類能否找到地球外的生存基地?這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永恆問題。由國際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為此找到了新的線索。
  • 太陽系有什麼特別,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嗎?你怎麼看?
    常有人打著科學家旗號,說科學家認為太陽系是設計出來的。這類問題我已經有過多次闡述,今天再系統的說一下。沒有哪位真正的科學家說過這樣的話。說太陽是被設計出來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些連基本科學素養都沒有,甚至連望遠鏡都沒有看過的自以為「聰明」的人,還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陰謀論者。這個所謂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論調就是臭名昭著的太陽系皮殼論翻版。
  • 為什麼會科學家說「太陽系是被設計好的」?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相信不少人和筆者一樣,都好奇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那些偉大又嚴謹的科學家是不會說出這麼讓人震撼的話題的,雖然,有不少文章都提到特斯拉有預言過太陽系的邊緣是一個巨大的保護層,但實際上,尼古拉·特斯拉真的有說過這句話嗎?
  • 外星人曾造訪過地球嗎?美國天文學家拿出證據,就在2017年!
    外星人曾造訪過地球嗎?美國天文學家拿出證據,就在2017年!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發現外星人的痕跡,可是在地球上的無法解釋的現象和證據,似乎在證明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家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外星人的尋找。
  • 5個探測器突破太陽系「屏障」!但地球的坐標或許早已暴露!
    如果一個深空探測器周圍的粒子密度突然下降,那麼科學家就可以判斷它不再受到太陽風的吹拂,已經站在太陽系的「門檻」上。迄今為止,人類已經有兩個探測器正式進入星際空間,它們就是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1號和2號,和地球的距離分別為217億公裡和180億公裡。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如果冥王星不可能再回歸到行星之列,難道太陽系還有第九顆行星存在?相信近年來,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科學家提出的有關第九號行星的猜想。為什麼科學家會有這樣的猜測?其實跟科學家的在太陽系的一些研究發現有關,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邁克·布朗宣布發現了一群非常遙遠的海王星外天體(簡稱TNOs),它們以很奇怪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並且軌道非常相似。
  • 科學家驚訝發現:一顆新太陽正向太陽系奔來,地球未來或將開始流浪!
    如果太陽和格利瑟710靠得很近,我們將在地球上同時看到兩個太陽同時升起和落下,遺憾的是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為零。因為地球的軌道距離太陽實在是太近了,兩個恆星的擾動不可能不對地球有影響,在紛亂的引力場作用下,地球要麼被恆星吞噬,要麼被甩出太陽系,成為一顆流浪的行星。即便是兩顆恆星遠遠地繞行,引力的擾動也會嚴重幹擾行星軌道,並最終像彈弓一樣將行星扔出去。
  • 太陽系是被設計好的?科學家道出實情,你相信嗎?
    科學家們已經探索尋找地外生命近百年歷史了,可地球仍然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奇蹟,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而且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存在著太多的巧合了,甚至一些科學家感嘆,太陽系看起來就好像被設計好的一樣。先讓我們看一下太陽系都有哪些巧合:首先是上文中提到過的太陽系的位置。
  • 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的質量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
    然後我們設計出了方法,通過使用都卜勒頻儀,能讓高速雲分裂成粒子流入物和粒子流出物。另外,這一項調查顯示,銀河在大約70億年前經歷過一段休眠期——這大約持續了20億年。這是由激波所造成的現象,激波使得星際氣體雲變熱,這曾短時間地使進入我們星系的冷氣流停止運動。久而久之,氣體冷卻了,重新流進星系內,重啟第二次的恆星形成運動。
  • 帶著地球 逃離太陽系
    人類組成聯合政府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幫助地球飛出太陽系,開啟了預計耗費2500年的尋找新家園……這是電影《流浪地球》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流浪地球,就是讓地球在太空中流浪。我們要帶著我們的「祖宅」地球,一同去逃亡,一同去流浪。而且是逃出太陽系,飛向遙遠的比鄰星。有意思的是,這個比鄰星是劉慈欣另外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居所,地球有計劃的流浪至比鄰星並成為其衛星需要2500年,而三體人達到地球則只需要450年。
  • 達爾文的進化論存在很多缺陷,難道地球的生命是被設計出來的嗎?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進化論bug有人猜測,生命根本不是自然進化而來的,而是被故意設計出來的,特別是像人類這種高智商生物,更存在非常明顯的設計痕跡,在地球上存在近1000萬種生物,卻僅僅只誕生人類這種高智慧生物,讓人覺得難以置信,如果地球全部是非智慧生物或者存在多個智慧生物,也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但是卻僅僅誕生一種高智慧生物
  • 地球是太陽系最大巖質行星,太陽系最高峰為啥不在地球卻在火星上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那麼太陽系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呢?是不是也是珠穆朗瑪峰呢?我們知道,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質行星,在這四顆行星中,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最大,那麼按理說太陽系第一高山應該在地球上了,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太陽系第一高山座落於火星上面。
  • 如果不是它的幹擾,也許太陽系有3顆「地球」!
    自科學技術有所提升後,人類常常將火星、月球等星體與地球作比較,試圖在它們身上找到生命誕生的痕跡,可過了這麼久,這兩顆星球依舊無比貧瘠,沒有找到任何關於生命存在的證據。這讓人不禁疑惑,外星文明到底存不存在呢?除了這兩個星球之外,木星令人格外畏懼。說起木星,或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地球的保護星,因為它為地球抵擋很多小行星的撞擊。如果不是它,或許地球早就毀滅了。
  • 太陽系會一直存在下去嗎?大概多長時間以後,太陽系會瓦解?
    2009年3月,美國太空總署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它的人物就是尋找新太陽系裡跟地球類似的行星。克卜勒不僅偵測行星,還會分析它們的大氣,行星進過主星前面時,恆星的星光會穿越行星大氣。恆星的一些星光會被那個行星的大氣原子和分子吸收,這就提供了我們一個可能性,一個機會,看那些分子會吸收什麼顏色光的波長又會怎樣,從而讓我們能辨識,並且描述出那個行星的大氣是什麼成分組成。
  •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在之前我們也看到過不少劉慈欣的作品,那裡面有一部特別的突出,它描繪了一個叫做流浪地球的概念。它描繪的是在未來的世界,整個太陽系將會發生坍縮,太陽生命走向盡頭,而我們的原本的生命結構會發生徹底的改變。在這種絕境之中人類為了尋求未來的發展,因此把整個地球改造成了宇宙飛船,通過極為巨大的13顆噴射注,讓地球進入到加速狀態,最終變成了流浪在宇宙中的地球宇宙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