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錯了好改,歷史觀錯了要付出代價。
美國時間12月2日,「政治素人」川普接通了蔡英文打來的電話,並且發推特炫耀。
猶如一頭闖進瓷器店的公牛,衝破中美關係的「禁忌」,在全球掀起強烈關注。
《洛杉磯時報》:川普與「臺灣總統」通話,又一次打破外交規則
BBC:川普一通電話打破了美國的(習慣)立場
《赫芬頓郵報》:全球風潮:川普激怒中國
對於這一「突發事件」,中國外長王毅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這只是臺灣方面搞的一個小動作,根本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格局。我認為,也不會改變美國政府多年來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們不希望這一政治基礎受到任何幹擾和破壞。」
一臉「懵」的白宮也立即做出回應,重申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長期政策立場沒有改變,美國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內德普賴斯2日表示,美國信守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這些「大事」相信關心中美關係的人都已知曉,但就在昨天,臺灣島內有件「小情」也值得我們關注。
在川普過渡團隊宣布他與蔡英文通電話後,臺灣媒體會有多HIGH,是可以想像的。
比如親綠的《自由時報》援引外媒說法稱,此次「熱線」是臺灣新政府意想不到的成功。
到了今天台媒其實更HIGH,說這是蔡英文「前無古人的大得分」。
一種久旱逢甘霖的快感有木有?
這其中,一直維護一中原則的藍營媒體卻有些尷尬。原因是川普發的另一條推文。
說實話,剛看到這條文字,環環的編輯部裡也有不同聲音。有人說,川普是在表示,他「不應該接這個恭賀電話」。但聯想一下他的生意人性格,和對傳統政治的不耐煩,這句話的準確含義顯然是:
真有趣,美國每年向臺灣出售數十億美元武器裝備,我卻不能接(人家)一個恭賀電話!
一個生意人(非政客)的腦迴路暴露無遺。
但消息傳到臺灣,藍營媒體《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在第一時間的翻譯都選擇了第一種。講此推文視為川普接電話後「後悔」的信號。
《聯合報》隨後刪除了相關翻譯,《中國時報》則進行了更正說明。
「泛藍」媒體的這一失誤,讓綠媒看了笑話。
也有名嘴公開批評《聯合報》翻譯有誤,比如被視為「變色龍」的周玉蔻。
不知是否是作為一種「反擊」,臺灣《聯合報》4日發表文章,題為「川普與蔡總統這通電話究竟是福是禍」。
文章強調,這一通電話,真能改變近40年來美國對臺灣的一貫立場嗎?當然不會!
只可惜,這樣的忠告,正在HIGH的綠營怕是未必聽得進去,他們正忙著翻錯了話的藍營媒體「找英語補習班」。
一個人把英文翻錯了,確實好改,
如果是歷史觀錯了,怕是要吃大虧。
為什麼一些藍營媒體人會翻錯?更大可能是他們內心認同一個中國,不相信美國當選總統能這麼「出格」。
這樣的錯,說明「臺獨」在島內絕不是一家獨大,臺灣還有希望。
另外,雖然川普的英文引起了「翻譯矛盾」,但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的話可是無比清晰: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針對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蔡英文通電話,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2月3日表示,外交部負責人已就此表明了我們的立場。臺灣方面的小動作不可能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也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的格局。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的立場堅定不移,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持續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各路「臺獨」請收悉!
()來源:環球網 資料圖提供:徐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