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十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落下帷幕,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黃鶯榮獲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組全國一等獎。
交流表達課暢所欲言、各盡其才;專業課精益求精、脫水增負;人生課教書育人、求實去浮,黃鶯始終秉持「上好每一節課」的初衷。
變被動傾聽為主動交流
「聽黃老師的課很快樂,每次的『little speech』既開闊思維,又鍛鍊語言表達能力。」每當提及黃鶯的英語課,臨床1803班的劉麗翠讚不絕口。
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黃鶯意識到,儘管時代變化,英語課堂上的窘境依舊存在——老師注重灌輸卻忽略學生的需求,學生被動接受卻沒有融會貫通。黃鶯認為,提高課程質量、調動學生積極性、打造有教有學課堂勢在必行。
「這是我要學的,所以我就學,這樣的被動學習是罪魁禍首,學生沒有思考過要從這門課學到什麼。只有化被動為主動,從我接受轉變為我選擇,從have to上升到want to,學生才能真心喜歡上英語課堂。」黃鶯認為。
懷揣「英語教學,要以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為主」的想法,在17年的教學生涯中,黃鶯不斷探索,由理論到實踐逐步完善,變著花樣地讓學生站起來勇敢表達自己,從前沉悶的英語課也「活」了起來。
黃鶯總是對學生說:「語言課一定要是輕鬆的,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這樣的課才是成功的。」在黃鶯的影響下,同學們敢開口、會表達、善交流,英語課氣氛好、合作多、效率高。
土木1802班向麗俊說,有時候擔心自己口語不好,但是老師會認真聽他說每一句話,眼神的交流、溫柔的微笑都給他莫大的鼓勵。「感謝老師,使我對英語的興趣更濃厚,也看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教書17年沒有倦怠,她上課的時候身體總是往前傾向學生。」外國語學院院長宋紅波如此評價黃鶯。宋紅波表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求師生雙方都從觀念上做出改變,增加互動、增加產出,從而落實知識內化於心。黃鶯的課堂做到了。
變單一教學為多模切換
加深度、廣度、難度,減划水、脫節、低階,是黃鶯對自己的要求。
英語課程不同於理工科課程框架分明、層層遞進,如何把英語教學從淺薄局限簡單,轉變為深入多域有挑戰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聽說讀寫,樣樣都有」是黃鶯向「三度」邁出的第一步。從前,讀寫課重知識點講解,聽說課重練習聽力和口語,二者分工明確反覆循環,卻讓課程聯繫不緊密。為打破壁壘,黃鶯另闢蹊徑,在課前插入互補內容,使二者有機融合。
「這個小球是什麼顏色?」 為全國決賽做準備的模擬課堂上,黃鶯指著黃色小球,拋出看似簡單的問題。「當然是黃色!」學生們眾口同聲。她一邊反覆問學生「確定嗎?」一邊緩緩將小球紙片從夾縫中取出,黃色小球的真面目顯露出來,竟然是一張灰色紙片,這一反差引來不少學生的疑惑。
面對眾人期待的神情,黃鶯神秘一笑:「我只能告訴你們,這是個視覺差的小魔術,至於你們的好奇,要留著課下自主解決。記住那一瞬間的『tell me why』,讓我們開始今天的主題:好奇心。」此刻,學生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不知不覺中,一堂好奇心主題課已經拉開帷幕。
一段來自YouTube的精彩TED演講,一篇意蘊豐厚的哲思短文,或是一曲簡短的英文歌,都是黃鶯在正式切入單元主題前的背景教學話題。「這些有趣的課外知識很吸引人,聯繫緊密的內容讓我們更自然地過渡到接下來的專業課。」通信1802班王夢瑤感慨。
「一個好的背景材料除了表面的語言教學,還要挖掘其內涵、把握邏輯關係,既注重單元知識點,又貼合學生生活。」黃鶯說。在豐富的課程模式下,明確學生接受程度,做到合理增負,黃鶯的英語課改頭換面,也因此吸引許多同學慕名前來。信息學院2018級學生龔力爾表示,下次選課希望能選到黃鶯老師的課堂。
考慮到英語四六級考試,黃鶯給課程又添了一份「新料」——分析講解四六級的基本題型和知識點。一堂英語課學下來,文章內容清楚了,重點單詞記住了,語法句型學會了,背景文化了解了,聽說讀寫貫通了,考試要點掌握了,學生不禁調侃「一節更比六節強」。
變平面研討為深度挖掘
在英語學習中鍛鍊深度思考能力,學會聯繫社會熱點,開闊眼界,是黃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你想對18歲或未來的自己說什麼?」講到「青春」章節時,黃鶯播放熱門電影《少年的你》主創們接收採訪的片段。學生們激烈探討、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空前活躍。「黃老師的課就像有魔力一樣!」環建1802班鄔學斌說。
講述婚姻觀的聽力課,被黃鶯變成一次有趣的採訪體驗。「你介意異地戀嗎?」「幸福婚姻是什麼樣?」「年紀輕輕有被催婚過嗎?」 有同學模仿央視採訪,亦有同學將問題瞄準老師。面對學生有關婚姻的新問題,黃鶯略感驚訝,旋即又大方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育人先育己,我會讀各種書,汲取不同觀點,充實思想、拓寬認知,再把好的東西帶給學生。」在黃鶯看來,語言課是有力量、有生命的,不能禁錮於課本,而要做力量的傳遞者。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體驗是最深刻的學習,不論好壞都是。」「先熱愛自己再熱愛世界,努力讓自己發光,平和對待一切事物。」黃鶯源自生活經歷的說理,新穎且理智通透的觀點,瞬間俘獲學生的芳心。
向麗俊表示,黃鶯不僅是英語老師,也是引導前行的人生導師,過去的他容易被外界影響而失去自己的方向,在黃老師的耳濡目染,默默薰陶下,他更能堅守本心,活出自己的風格和色彩。
「她無數次在不經意間給我勇氣和力量,感謝在大學裡遇到這樣優秀的老師!」王夢瑤的話傳達出許多學生的心聲。
黃鶯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做出的改革、取得的成績,也是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探索大英教學路的縮影。該院常邀請專家學者開展講座,為老師提供學習機會;老師孜孜不倦潛心鑽研,攜手努力讓學校英語教學水平穩中求進。
自2011年成為教育部改革示範點以來,外國語學院從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流意識、提高思辨能力三方面入手,通過學生自主選課、翻轉課堂、圓桌會議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打造專業化、標準化、特色化的英語課,步履堅定,向著「金課」的標準邁進。(中國教育在線 通訊員 黃可欣 見習記者 馬秋芬 攝影 毛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