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考研的人很多而讀博的卻極少?導師們為何更想讓學生考博?
在考研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能夠從普通本科逆襲到985大學讀研自然是大部分的考研黨特別想要達到的事情。而每年考研的人都很多,但是讀博的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沒有讀博的打算。但是不少人在讀研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碩士生導師卻非常想讓自己讀博。為何明明很多研究生讀研時不想考博,而他們的導師卻特別想讓他們讀博呢?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分配任務,逼寫論文,為何很多研究生導師想讓學生繼續讀博深造?
很多人覺得讀博是一件遙遠的事情,讀研還沒開始,讀博又從哪裡談起呢?也有人覺得考研很難,考博更難,而且考研的時候吃的苦很多人不願再吃一次,更何況考博的難度絲毫不比考研低。最重要的是,考生若想考博必須在研究生期間達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這就迫使考生不懈地努力學習,發表核心期刊,撰寫高質量的論文,這樣才能有機會考博成功。這一切都是需要辛苦的汗水換來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沒有這個定力和實力。
小水的同學在讀研期間就曾對小水說過考博的問題。最初他在考研的時候,導師在複試中問他有無讀博的打算,當時他是希望讀博,更一步深造的。但是讀研之後發現,自己基礎差,研究生畢業都比較困難,所以也對考博這件事失去了信心和興趣。所以研一的時候選好了導師之後,他對科研和學術研究已經不再關心了。
但是到了研二開始,他的研究生導師開始分配給他各種科研任務,逼迫他撰寫論文,意思是要著重培養他,爭取申請讀博。這就使得他每天幾乎都在圖書館和實驗室中度過,還經常晚上到導師家中開會,商討論文和實驗的問題,每天折騰到深夜才能回宿舍睡覺,這使得他苦不堪言。
他當時的想法只是早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最好讀研期間找個對象,這樣終身大事也有了著落。但是因為導師想讓他考博的緣故,一切的打算都落空。為何導師們明明知道學生自己心理上不願考博,但他們還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學生讀博深造呢?其中的原因也並不難猜!
原因一:導師們不願中斷自己的研究,希望考博留住學生
不少研究生導師帶碩士生,同時也帶博士生,這樣的導師一般都是大牛,手上的課題和項目很多,但是有些課題和項目的跨度時間很長,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導師們和自己學生合作的課題很容易因為學生的研究生畢業而擱淺,在學生無法被替代的情況下,導師們自然希望考生讀博之後繼續研究。畢竟研究生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很難再有人能有精力和毅力再從事學術研究了。
原因二:導師們希望學生繼承自己的衣缽,發揮所長
每個人在讀研的時候,因為基礎不同,能力不同,展現出的實力自然也不同。有的人讀研期間被導師發掘到其專業才能,具備研究專業的天賦,這樣的學生導師們自然不願意放過,當然希望這樣的學生繼承自己的衣缽。也有的導師等了很多年都沒有等到這樣的學生,一旦等到,肯定會將其作為關門弟子來培養,讓其考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原因三:導師們希望學生青出於藍,而讀博後待遇更高
和考研類似,博士生就業面更寬,甚至可以去大學裡任教,但是研究生卻沒有這個好處。導師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更有出息,甚至超過自己的老師,這樣是最好的。特別是對於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考研只是其次,不少大醫院的主任或在某方面有專長的人都是博士生畢業的。因為在該領域研究的時間長,專業技能更強,因此獲得的成績也最好。
最為現實的一點就是,博士生就業自然碾壓本科時和碩士生,不少城市和單位在引進人才方面對博士生大開方便之門,一般都會有高額的安家費,動輒幾十萬。這也是因為博士比較少,也是專業的人才,比較稀缺的緣故。所以博士生就業時的待遇會更好,自己各方面都會有個質的提升。
所以,小水同學的導師也是為了他考慮而逼他考博的。然而,在小水看來,讀研和讀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多數的人讀研的目標很明確,在就業如此嚴峻的當下,他們讀研只是為了得到一個研究生學歷的文憑,而考博卻完全沒有必要,等到了博士畢業再就業雖然待遇好,但是不少人等不到那個時候,會為世俗所累。更何況,讀博的時間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年齡問題也使得他們向家長低頭,不得不屈服,早早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不過,對於那些致力於某領域研究的人來說,確實比較適合讀博。但是讀博也是要講究實力和機遇的,要是你的導師剛好帶博士生,而你沒有被家庭所累,這個時候就完全可以考慮讀博了,畢竟博士的好處是讀研和本科時都沒有的。
如果你考上了研究生,你會選擇讀博嗎?有人說,女生不適合讀博,因為年齡太大了,找對象都困難;但也有人說讀研期間就能結婚,讀博也不成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