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什麼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2020-12-27 農村養殖新鮮事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什麼意思?

看到這句俗語忽然想起了網上流行的那句話:本來可以靠臉吃飯,偏偏選擇了用才華來證明自己。

從小到大,書本上,長輩的教導裡都說不要以貌取人,可是實際上,如果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以貌取人。

而這個相貌就包括了看一個人的手和腳。

選人選足

這句話在古代一般都是用在看女子,因為以前女子都是裹腳的,三寸金蓮,看女子走路有沒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又穩又好,顧盼生姿。

在我小時候,家裡的老奶奶還沒有過世,她的腳就是以前裹腳的小腳,那時候年紀大了,再拄上拐杖,走路根本走不快。

我那時候就在想,古代的人們是怎麼會覺得這種小腳好看的呢,有什麼美可言?

到了現在,就算相親也沒有人專門看腳怎麼樣了?只有在過年親戚聚餐的時候,看著跑來跑去的小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如果哪個孩子的腳比較大,一般都會誇上幾句:哎呦,這才幾歲腳就這麼大了,將來一定長個大高個。

觀人觀手

從古到今,關於手的重要程度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相親或者兩個陌生人接觸,第一先看臉,第二就是看手。

以前的時候那麼多的算命的,看的是你的手相怎麼樣。一堆人打個麻將玩個遊戲,看看今天手氣怎麼樣。

反正是不管做什麼都要用到手,從每個人的手上可以看出很多東西。

如果你的手纖細修長,人們會說這個人有一雙靈巧的手,心靈手巧?你看,從一個人的手巧不巧,看到這個人的聰明靈活程度。

如果你幹活幹不好,人們會說這個人笨手笨腳。如果你的手很大,人們會叫他蒲扇手,如果手大腳也大,人們就會說這個人是幹活的命,一生辛苦在路上。

其實看手得出來的信息有時候也不準,有的人一直都在幹活,但是手仍然看上去又白又嫩。有的人從來不幹活,五指不沾陽春水,但是手指又短又粗,看臉才二十歲,看手感覺四十歲了。

不知道各位的手是什麼樣的呢?應該都是高手吧!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以上只是個人對這句農村俗語的解讀,歡迎批評指正,您的點讚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俗語「選人選足,觀人觀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早在三國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如果你想入仕,或者有一個好的前途,那麼就需要一個名人大家的人物點評。現在也流傳著不少有趣的話,比如說:你的外在決定了我是否欣賞你的內在。在農村有句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何為選人選足?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啥意思?背後是悲慘的經歷
    在不同的時期,對於審美都有一個獨特的標準,像在楊貴妃時期,是以白皙肥碩為美,趙飛燕時期,則是以輕盈瘦弱為美。美的標準是什麼,也是根據當時的大眾審美態度來決定的,當然還是文化和地域有關,像有的地方認為的美,換到另外一個地方,則不見的就認為是美。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通俗易懂,簡短意賅,意義深刻,朗朗上口的特點被傳承至今,俗語農村人常用的語言,它包括了農事,氣象,生產,人情世故,擇偶,習俗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雖說當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薄,但俗語卻依舊煥發著燦燦金光,前段時間,筆者就聽到一則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今天就和大家粗略的討論下這則俗語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老話「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懂了!
    導讀:農村老話「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懂了!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大多是農村老輩的智慧結晶,俗語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而「手毛窮,腳毛富」也是如此;雖然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既有一定的封建迷信之說,但是結合到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文化背景進行理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看看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每一個俗語都有它自身的意思,如果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話,您能把各種各樣的俗語說的朗朗上口,那您絕對會成為這幫人當中的明星。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而且很多俗語對我們的生活都有警示作用,有的時候在關鍵的時刻真能幫上我們大忙。您知道幾句俗語呢?是不是都能說上來它們的意思呢?今天要為您介紹的也是一句俗語,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呢?您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態,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再教育後人的時候總少不了幾句俗語,所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總能說說上幾句,剛開始聽的時候,感覺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和生活結合起來慢慢品味,就會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學道理。
  • 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人很多人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勤勞質樸,這些優秀的品質一直傳承至今,尤其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吃苦耐勞,待人誠懇友善,這些既有家庭的影響,也有傳統文化的薰陶。老一輩農村人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很多道理他們都門兒清,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也給人們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有一些農村流傳的習俗也漸漸的被人們摒棄,不過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農村流傳的俗語。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普及,有很多俗語被人們所摒棄,甚至被年輕人所看不起,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而言,他們對這些俗語卻深信不疑,並且還十分喜歡這些俗語當中,所富含的一些淺顯道理。而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生不睡柳,死不睡楊,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花,特別是到了春天的時候,百花盛開煞是好看,但是植物開花也分很多種,每一種植物的花期和開放的時間也都會有所不同。但是有這樣一種植物,如果它開花了現在農村有不好的說法,它就是竹子開花。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理解呢?竹子是南方的一種植物,也是一種全身是寶的植物。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或者是家裡面有一些老人的,那麼你應該經常會從他們的嘴邊聽到一些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卻並不像書本上寫的那些知識一樣高深莫測,或者是充滿了美妙的詞語。但是它們卻朗朗上口,有它的智慧所在,可以讓你一聽就記住。而其中這些俗語已在民間流傳千百年,是農村的人從古至今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
  • 農村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你覺得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時候,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自然現象或者是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農村俗語,在缺乏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年代,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指導著人們的勞作耕種以及待人接物,可見這些俗語的重要性
  • 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封建迷信的,有的卻非常有道理,所以我們在看到俗語的時候要懂得區分,但是現在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距離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遙遠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看看你們以前有沒有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