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4 騰訊網

  說起農村人很多人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勤勞質樸,這些優秀的品質一直傳承至今,尤其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吃苦耐勞,待人誠懇友善,這些既有家庭的影響,也有傳統文化的薰陶。老一輩農村人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很多道理他們都門兒清,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如果想要學到更好的知識,一定會是歷盡艱辛才能夠學到;想要技藝高人一籌,那麼就得勤學苦練。」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句大白話,說的就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什麼農村人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答案其實很簡單!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學習新的知識,首先就有一個接受的過程,然後再有一個理解的過程,接下來就是記憶的過程,最終還有一個實踐的過程。在這一系列的操作過程中,都會對舊有知識體系造成衝擊,如果跨度太大,對於學習的人來說非常痛苦,甚至難受!因此才會有這樣的俗語「學在苦中求」!

  如今很多綜藝節目中都會有一些表演雜技的演員,看著舞臺上面他們的光鮮亮麗,很多觀眾都非常佩服。但是他們的這種絕技,並非天生就會,甚至他們只是普通人,只不過是十幾年如一日的練習一項運動,日積月累之下,量變引起質變,最終練成絕技。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俗語「藝在勤中練」!

  這句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想學習就必須具有吃苦的精神,想學藝就要始終勤學苦練!」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努力付出的人一定會有所回報!

  你們還知道哪些更有意義的俗語嗎?歡迎在下面分享你的心得體會!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
  • 農村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凝聚著無數先人的經驗和心血,這些蘊含深刻道理的文字,通常會民間俗語的形式,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雖然現在社會速度發展很快,但是有一些經典的東西,並沒有被淘汰,而是仍然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在古人經常講的「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通俗易懂,簡短意賅,意義深刻,朗朗上口的特點被傳承至今,俗語農村人常用的語言,它包括了農事,氣象,生產,人情世故,擇偶,習俗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雖說當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薄,但俗語卻依舊煥發著燦燦金光,前段時間,筆者就聽到一則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今天就和大家粗略的討論下這則俗語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俗語的傳播力很高,已經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而對於這些並沒有很多文化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都可以算得上是有道理的至理名言,甚至對他們來說這些俗語已經深入了他們的血脈裡,成為了他們行動或者是生活的信條。那麼今天小慄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俗語吧!
  • 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態,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再教育後人的時候總少不了幾句俗語,所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總能說說上幾句,剛開始聽的時候,感覺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和生活結合起來慢慢品味,就會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學道理。
  • 農村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花,特別是到了春天的時候,百花盛開煞是好看,但是植物開花也分很多種,每一種植物的花期和開放的時間也都會有所不同。但是有這樣一種植物,如果它開花了現在農村有不好的說法,它就是竹子開花。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理解呢?竹子是南方的一種植物,也是一種全身是寶的植物。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封建迷信的,有的卻非常有道理,所以我們在看到俗語的時候要懂得區分,但是現在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距離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遙遠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看看你們以前有沒有聽過。
  • 農村老人言: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對於農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多,而且有的俗語就算到現在也是非常實用的,所以有些農民因為自己沒有上過學,所以就用這裡俗語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老人說「百藝百窮,無藝成龍」是什麼意思?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俗語文化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燦爛的一朵奇葩。無數的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出了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上千年文明的外在體現,更是數以億計勞動人民的智慧集錦。我們的老祖宗將自己的智慧濃縮成短短的一句話,一個詞語,用來警醒人們,雖說有些俗語已經更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但依舊不能夠抹殺他們為文明傳承所作出的貢獻。就比如說這句「百藝百窮,無藝成龍」,雖然聽起來這句話有違常理,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卻是十分得有道理。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也給人們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有一些農村流傳的習俗也漸漸的被人們摒棄,不過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農村流傳的俗語。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普及,有很多俗語被人們所摒棄,甚至被年輕人所看不起,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而言,他們對這些俗語卻深信不疑,並且還十分喜歡這些俗語當中,所富含的一些淺顯道理。而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生不睡柳,死不睡楊,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蓋房都比較講究風水,大家普遍認為房屋位置選得好可以帶來財氣與好運,位置選不好可能會招來禍端,也因此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那麼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每一個俗語都有它自身的意思,如果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話,您能把各種各樣的俗語說的朗朗上口,那您絕對會成為這幫人當中的明星。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而且很多俗語對我們的生活都有警示作用,有的時候在關鍵的時刻真能幫上我們大忙。您知道幾句俗語呢?是不是都能說上來它們的意思呢?今天要為您介紹的也是一句俗語,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呢?您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