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5 農家柒格格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蓋房都比較講究風水,大家普遍認為房屋位置選得好可以帶來財氣與好運,位置選不好可能會招來禍端,也因此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那麼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

想要知道這句俗語的含義,那麼就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路剪房、背水屋」,所謂路剪房指的就是蓋在兩個路口交叉地方的房子,這個位置的房子與路形成類似鉸剪的形狀,而房屋恰好就處於剪口的位置,所以才被稱為「路剪房」。背水屋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了,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背離水源的屋子。

「路剪房見傷亡」意思就是說建在道路交叉口的房子比較容易出現一些傷亡的禍事,不太吉利。在農村、一般的道路交叉口很少設有紅綠燈,這樣的路口也是事故頻發地段,所以也就有了「見傷亡」的說法。不僅如此,我們都知道路口一般來往車輛比較多,經常發出很大的噪音,還容易揚起灰塵,長時間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中,對健康不利,可能會導致出現一些疾病,所以、路剪房見傷亡這幾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風水學上,「水」指的就是「財」,而且在農村人們普遍認為依山傍水才是吉兆,因為流水源源不斷、財源也會廣進,所以蓋房子時要注意靠近水源。而「背水屋」離水源很遠,很容易斷了財路,聚不了財氣,所以這樣的背水屋也不被人所喜,大家建房子時都會選擇地勢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方。

很多人都認為農村俗語大多含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這句俗語從科學角度講還是很有道理的,主要就是告誡後人蓋房選位置時不可太過於隨意,一定要謹慎對待!

其實,很多農村俗語都蘊含有大智慧,大家還知道哪些有趣的俗語呢?一起來討論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說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每當說完這些,他們還會加一句「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小時候覺得還挺神秘,後來長大後,發現這裡面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僅僅是一部分道理,因為這句話採用了極為誇張的手法。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莫財路」,啥意思?古人的建築經驗
    比如這句「路剪房見傷亡」以及它少有人知的後半句,初看嗤之以鼻,細想卻有幾分道理。在古時候百姓建房時對路剪房、S形路房、丁字路房歷來都是唯恐避之不及,所以我們常見的房屋大多依南北方位而建,在建造的時候也都會請人查看風水好擇福地而居之,所以都會避開剪刀路,丁字路,蛇行路等等地段,如今我們在農村偶爾看到的大多都是因為人口流動所造成的。
  • 農村蓋房經驗:「路剪房見傷亡」!並非迷信,有4個科學依據
    農村這些經驗乍一聽有些迷信,但細緻分析,從磁場、氣流、光照等方面進行解讀,會發現它們其實都有道理。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路剪房」,在農村就非常忌諱蓋「路剪房」。那何為「路剪房」,為何不好呢?咋們接著看!
  • 俗話說,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莫財路,什麼意思?如今多數人不知
    俗語文化貼近生活,房子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物質財富。不管是高樓廣廈,亦或是草屋三間,再窮的人家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房子是家庭成員共有的生活場所,是維繫血脈親情的重要紐帶。關於房子,古時曾有這麼一句俗語"一人造屋子孫住",意思說一代人建造的房子可供兒孫使用。
  • 農村這句俗語「路剪房,見傷亡」有什麼含義呢?
    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中的俗語,只有六個字喲,但是卻包含了好多意思,那就是「路剪房,見傷亡」,單單看這幾個字,你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這一句俗語其實和風水有關,以前的農村人真的很迷信,很信風水,所以說有不少的俗語與建房子有關,並不奇怪。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農村的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業生產的,有的是關於修房蓋屋的,也有的是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可謂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涉獵。直到現在很多俗語老話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這會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也有人把俗語叫做了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也並非都是具有道理,像一些特殊年代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人很多人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勤勞質樸,這些優秀的品質一直傳承至今,尤其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吃苦耐勞,待人誠懇友善,這些既有家庭的影響,也有傳統文化的薰陶。老一輩農村人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很多道理他們都門兒清,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所以根據蓋房子農民們都總結了一些關於房屋的農村俗語,比如說「蓋房莫蓋背水路,千金難買向南樓」,說的就是風水好的農村房屋不會蓋到池塘前面,而坐北朝南的房子卻冬暖夏涼,價值很高。還有一句俗語「不怕屋前鬧嚷嚷,就怕屋後腳板響」也說的是房子最好是大門是朝向路。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通俗易懂,簡短意賅,意義深刻,朗朗上口的特點被傳承至今,俗語農村人常用的語言,它包括了農事,氣象,生產,人情世故,擇偶,習俗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雖說當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薄,但俗語卻依舊煥發著燦燦金光,前段時間,筆者就聽到一則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今天就和大家粗略的討論下這則俗語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導語: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想知道的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農村裡的俗語可以說是代表著「一方水土」以及「一方文化」的標誌性話語了,很多人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和氛圍的影響下開始對這些傳統的、守舊的東西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太相信。
  • 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
    導語,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而且內容豐富,貫穿於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和選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句俗語就是其中之一。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麼意思,放現在還有道理嗎?
    主要在農村,文化底蘊不高,文字駕馭能力不強,但對於人生經歷都有著自己一定的感觸,就能用簡單的言語表述下來,今天看來,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就像這句:「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語 男凹女凸不寡就孤 是什麼意思首先,這句話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在古代,男人和女人的言行都不同,簡單一點說就是,男人得有個男人樣,女人有個女人樣。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態,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再教育後人的時候總少不了幾句俗語,所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總能說說上幾句,剛開始聽的時候,感覺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和生活結合起來慢慢品味,就會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