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2020-12-16 三個老頭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在村裡每家每戶都是有一點親戚關係的,即使沒有親戚關係,那也是關係很要好的。如果碰上誰家嫁娶,她們就會在一起聊起這家的事情,有時候還會用一些俗語來說婚嫁的事情。

在村裡我們都知道,老人都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她們常說,看娘的腳後跟,就知道閨女有幾分,雖然這個聽起來比較離譜,但這也是老人們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我們都說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跟著怎麼做。所以在農村有一句這樣的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這句俗語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1、娶妻先看娘

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把娶婦娶回家都是為了過日子。閨女像娘這句話誰都聽過,也都懂是什麼意思。小孩除了先天的遺傳基因之外,很多的行為舉止,包括生活上的一些習慣,都是去學習自己的父母。我們不是常說環境會影響一個人,小孩除了在學校的時間,其它的時間就是在家裡,家裡只有父母,所以他和父母學習的時間更多。

母親在家裡也是一個重要的位置,母親的一言一行很多時候能夠代表家庭的情況,包括家庭的教育,家庭的家風,這些都會通過母親的細節表現出來。而且閨女一般都是和母親相處的時間長,耳濡目染,她的做事風格也可能會類似於母親。女孩子飯做得好不好,這些簡單的生活技能都是先從母親身上學到。所以說娶妻也要先娘,娘很會過日子,自然閨女也很會過日子。

2、嫁夫先看爹

女人的一輩子找個好婆家是很重要的。女孩在出嫁之前,先要看一下男方爸爸的為人,做事方格,爸爸的教育直接會影響小孩。如果爸爸平時很勤快,每天都想著做些什么正事,那他的兒子肯定會很有出息,從小跟著父親,也會學到不少東西。反而那些好吃懶做的爸爸,培養出來的小孩肯定也是一樣好吃懶做的。

一般去相親的時候,觀察一下男方父親的眼神舉止,就會簡單的了解到了男方是什麼情況。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地方的門店都是子承父業,父親年輕的時候幹什麼,那以後他的兒子會也幹什麼,這些都是從小男孩會跟著父親學習。父親知道疼母親,知道努力掙錢,讓他們那個家庭過上幸福的日子。那兒子把媳婦娶回家肯定也會像父親疼母親那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由。父母只是給予他們意見,畢竟是他們兩口子過日子。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是要由他們倆口子一起努力。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像古代的時候,都是婆媳一家人住在一起,現在的社會,都是各過各的,只是過節,放假的時候,才會回老家。

對於今天分享的話題:【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大家又有何看法和想說的呢?你們那邊有這樣的說法嗎?你們老家有哪些農村俗語!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分享、交流!

《三個老頭》鄉村欄目,原創文章,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啥意思?老祖宗對結婚的忠告!
    俗語是老祖宗根據日常生活,總結出來的一系列具有深刻哲理的句子,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在農村,無論是讀過書的還是目不識丁的人,他們的嘴裡必然能夠說出幾個俗語來,俗語能夠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足以說明它的魅力之大。
  • 老話說「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中有各種或宏大或精美的物質文化,還有反映歷代人們生活的非物質文化,如唐詩宋詞、雜曲小調等等。當然,俗語也是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語不論對於前人還是我們當代人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給大家說一說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這句俗語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 古人說:「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什麼意思,有參考價值嗎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太多習俗與文化得到傳承。而就今天來看,有些古人俗語也變成經驗之談,比如關於婚姻的這句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看上去沒什麼深意,但哪怕是在今天,對於擇婚論嫁的男女依舊有著經驗的借鑑作用。
  • 「娶妻先看母,嫁夫先看父」,啥意思?沒結婚的不妨看看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句有關結婚的俗語「娶妻先看母,嫁夫先看父」,什麼意思呢?就是娶妻之前先看看妻子的母親是個什麼情況,而在嫁丈夫之前先看看丈夫的父親,也就是未來的公公是個什麼情況,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有沒有道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的年輕人相對象有許多自由,只要倆人相處得不錯就行。而古代相對象可不是這樣,古代相對象必須先由雙方的父母出面去相看雙方家的姑娘和小夥子,而且,還必須遵守一種原則,那就是互相要相看「口」與「手」,如果雙方父母分別對姑娘的「口」和小夥子的「手」滿意,那麼,婚姻就基本成功了,否則,就很難說了。「什麼?
  • 農村俗語:「看他娘的腳跟,斷她閨女七八分」,這話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看他娘的腳跟,斷她閨女七八分」,這話有道理嗎?為什麼農村裡的一些俗語不僅有道理,而且還總有意思,它總是以俏皮話出現,卻又讓人覺得非常生動。這樣即解釋了俗語的意思,也讓很多人在農村老話中學習了不少的東西。
  •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啥意思?是何道理?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啥意思?是何道理?文/農夫也瘋狂二胎政策放開了以後,在農村裡有不少的年輕人加入到了生二胎的行列中,其中還有一些70後的大叔、大媽們也來湊熱鬧了。而這時有些老人就常會念叨「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這樣一句俗語,其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人所說的這話是何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先來看看前半句,「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其意思是說如果兒子長得像媽媽,那麼以後就會有出息,將來長大了會是大富大貴之人。老祖宗的這話是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這樣解釋合理嗎?歡迎補充指正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民間俗話,這些俗話都是農民群眾在實際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經過時代的變遷和時間的洗禮,經久不衰,這些流下來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讀來詼諧幽默卻又富含哲理,談笑之間,就把一個活生生的道理為你陳列於眼前。
  • 農村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
    農村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在農村裡以前因為沒有天氣預報,所以農民們不能提前知道天氣狀況,從而在種植方面有許多的不便,突然的降溫升溫,不能夠及時的做好應對措施。所以以前在農村裡有許多的俗語,其實都是農民們經驗所得,大部分呢的俗語雖然看上去沒有什麼依據,但現在都能用上。今天我們介紹的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許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並且說說看它的依據所在。
  •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筆者經常聽到有些人說,兒子長得像母親,女兒長得像父親什麼的。子女的長相是由父母的長相決定的,從遺產學上來看,兒女的長相主要看父母的基因在細胞中的顯隱性表現,至於是像父親多一點還是像母親多一點,要看誰的基因表現顯性誰的基因表現隱性。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兒子像母親多一點,女兒像父親多一點的說法。不過,為什麼人們會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爹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老婆有」,啥意思?
    想必大家對俗語都十分熟悉吧,農村俗語屬於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一。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唐詩宋詞,詩詞之美在於它的意境,總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等到我們長大一點,又開始學習成語,別看成語字數不多,它裡面蘊含的內容可是很豐富的,有的成語還包含了很多典故。
  • 農村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有什麼道理呢?
    您好,這裡是軍輝溫馨屋,每天為您推薦新鮮的文化小內涵,我是小編軍輝說文化,每天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風俗與農村的常識。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有什麼道理呢?「父愛比山高,母愛比海深」,是我們都能明白的道理,「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古人告誡我們「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在父母生前好好待父母,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感恩,所以有「千裡燒香,勿如孝敬爹娘」。從各種古書中就有記載孝子故事受世人讚揚。「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過去式了,現在看什麼你知道嗎
    畢竟是子女一輩子幸福的大事,在挑選上也是有標準的。首先從外表上要滿足「兩看」,也就是流傳下來的2句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01「娶妻先看口」娶妻不僅是青年男子人生的大事,更是一家人乃至家族興旺的大事。那為什麼娶妻要看女子的口呢?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買豬和娶媳婦,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兩件事情,但是、在農村卻流傳著「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這樣一句俗語,這是什麼意思呢?是對女性的不尊重嗎?今天咱們就來深入分析一下這句古怪俗語的意思。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記得小時候,每年年初的時候老爸總會去集市上買一兩頭小豬仔,養到年底的時候宰了吃肉,這樣就不用擔心過年沒錢買肉了。而老爸每次挑選豬仔的時候,除了看小豬的個頭、肥瘦外,還會看看豬圈的大小以及衛生情況,如果豬圈特別小特別髒,即使小豬長得肥肥壯壯的,老爸也不會買。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腳後跟」是指一個母親說話、做事的方式,母親對於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母親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推測出她的子女是什麼樣的人。
  • 農村俗語: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有道理嗎?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都都是農民朋友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俗語大都反應的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卻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這也是俗語能流傳這麼廣泛的原因。
  • 三農:俗語裡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是什麼意思!
    雖然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們都已經開始對我國的這些傳統文化不那麼重視了,給傳統的俗語文化在傳承上面造成了非常大衝擊和影響,但是在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眼中,傳統文化卻是寄託著農村和農民們在精神上的追求,可以非常直觀的反映出當地的民俗禮儀,
  • 農村老話說「爹親叔大,娘親舅大」,啥意思?覺得有道理嗎?
    說到親戚關係有很多俗語,小時候並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只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覺得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由衷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就像下面這兩句。外甥狗,吃了兩頭走;侄兒親,打斷牙齒連著筋這句俗語就是表達和外甥,侄兒的親疏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人擇偶「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找對象 擇偶有一個潛在的規律,那就是「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農村人婚姻選擇配偶的一句古老的民間俗語,指出農村人婚媒選擇配偶時的最主要最關鍵的因素及標準,若是女人的口,男人的手,不達標的話,不能滿足雙方心意的時候,這門婚事基本上是不能夠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