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啥意思?是何道理?

2020-12-16 農夫也瘋狂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啥意思?是何道理?

文/農夫也瘋狂

二胎政策放開了以後,在農村裡有不少的年輕人加入到了生二胎的行列中,其中還有一些70後的大叔、大媽們也來湊熱鬧了。當孩子出生了以後,長輩們見到了都會對寶寶的外面進行一番點評。其中基本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孩子像誰。當然了,孩子不是想媽媽,就是像爸爸了。而這時有些老人就常會念叨「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這樣一句俗語,其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人所說的這話是何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先來看看前半句,「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其意思是說如果兒子長得像媽媽,那麼以後就會有出息,將來長大了會是大富大貴之人。老祖宗的這話是何道理呢?

其實,這個兒子像娘,不只是簡單字面上說的外面像,更多的是在性格特點方面像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尤其是母親更是和孩子的相處時間非常常,對其性格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在過去母親主要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孝順公婆。她們不用外出幹活的,只要負責好家裡的家務活,然後把公公婆婆和孩子照顧好就行了。這些雖然看似都不是力氣活,但是卻都是不輕鬆的。所以一個勤勞、賢惠的妻子就尤為重要。如果這個母親非常的勤勞、賢惠,對公婆也很孝順,那兒子從小就會對這一切耳濡目染了,慢慢也就學會了母親的處事方法及智慧,這樣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也會有影響的。

試想一下,一個比較勤勞、智慧的人,那長大了以後一般都不會太差的,因為勤勞,再加上智慧這就是致富的捷徑。而且女人一般要比男人秀氣一些,兒子長得像娘,那在外貌方面也會更加俊秀,而有好顏值的人往往人脈也更好,也更有異性緣,因此就有了「兒子像娘,金磚砌牆」的說法。當然了,其深層次的含有,還是希望孩子能學習母親的優點,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並且把母親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

再來看看後面半句「女兒像爹吃穿不缺」。了解了前半句的意思,那這後半句就比較好理解了。其意思是說,女兒如果像爹一樣,那以後就會是吃缺不缺的。在古代的時候是男主外,女主內。養家的重擔主要是男人來擔,而為了讓一家人吃飽飯,男人每天都是比較辛苦的,需要早出晚歸的幹很多的農活才行。因此往往只有勤勞的男人,才能讓一家人避免餓肚子。而這個女兒像爹,一方面是指外貌方面像爹,另一方面是指行為處事及性格方面像爹。

以前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尤其是窮人家的女人,根本沒什麼地位的。而要想嫁一個好人家,不光是要長得漂亮,關鍵還是要勤勞、人品好。如果長得漂亮,但是人卻不勤勞,那夫家也是可以隨時找個藉口休掉的。因此這句俗語的後半句的背後的道理,就是說女兒如果能像他的爹一樣勤勞、能幹,那麼就很容易找一個好人家,並且通過自己的勤勞雙手,在夫家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農村裡有不少的俗語,其能夠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些俗語我們表面看起來不值得一看,但是其背後的道理卻是深刻的。就算是在今天,依然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的。以上就是農夫對於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的理解,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補充!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筆者經常聽到有些人說,兒子長得像母親,女兒長得像父親什麼的。那麼為什麼人們要說女兒像父親,兒子像母親而不說兒子像父親、女兒像母親呢?筆者覺得應該是跟一些俗語有關係的。比如說,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跟這方面有關係的,它就是:「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算命先生提醒:「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啥意思
    比如農村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妖子」,這是指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 「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是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遺傳基因是非常強悍的,所以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長相或者是性格,往往會像自家的父母進行靠攏,當然也有一些人能夠看出會有一些父子相或者是母女相等等現象,而在一些老一輩的人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九哥講俗語(29期):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
    俗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們加於辨別,有選擇地吸收。
  • 老話說:「兒子像娘,金磚砌牆」,是啥意思?為何兒子要像娘呢?
    像村裡有些人,年輕時風光了一生,到年老的時候,由於孩子不爭氣,自己的生活也慘不忍睹。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兒子像娘,金磚砌牆」,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兒子像娘意思就是兒子長得像母親多一些,一般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是什麼意思?
    兒子長得像母親,以後就會賺大錢、出人頭地,女兒長得像父親,長大後就會果斷、自信。每個孩子的出生後,父母總是下意識地去尋找孩子與自己的相似點。即便孩子出生的時候,長得並不好看,他們也會從孩子還沒長成的五官中,找出與自己相似的地方。這句俗語中,充分表現了父母的這種心態,是父母對孩子的祝福與期望,蘊含著父母深深的愛。
  • 算命先生:「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啥意思
    在我們農村當中,我們都會聽說很多耳熟能詳的俗語,而且這些俗語通俗易懂,但是卻很形象的表現出了人們對於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看法。農村老人常常會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貌特徵來判斷一個人未來的運勢,雖然很多時候看似沒有多少根據,但是多少也有著很多的道理。 幾乎可以零失誤。加快凍肉化凍速度。方法四:取2個鋁盆或者鋁鍋。好吃不膩。
  • 兒子像娘,不富也強;女兒像爹,金磚砌牆,新生兒的長相隨誰好?
    important}產房裡,一位老公相貌平平,自己顏值漂亮的產婦說:「我可不想生女兒,女兒長相隨爹。」老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兒子像娘,不富也強;女兒像爹,金磚砌牆」。說的也是這意思,女兒長相大部分隨爹,兒子呢,大部分隨娘。可是, 當民間說法碰到嚴謹的科學,就沒有說服力了。基因學研究專家對於「女兒長得像爸爸,兒子長得像媽媽」的說法就不認同。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在村裡每家每戶都是有一點親戚關係的,即使沒有親戚關係,那也是關係很要好的。
  • 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啥意思?老祖宗對結婚的忠告!
    村裡的老太太們也會聚在一起聊天,聊起哪些小輩結婚的時候,她們的嘴裡還會說出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非常的有趣,乍一聽覺得沒什麼科學依據,但是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比如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看看娘的腳後跟,就知道閨女有幾分。這句話的引申義就是,母親是做什麼工作的,女兒之後大概率就會和母親一樣,所以才會有這種說法。
  • 「兒子像娘,金磚砌牆」,真的有道理嗎?達爾文的進化論給出解釋
    引言:兒子的智力受媽媽影響,這種說法對嗎?來看看達爾文的進化論給了什麼樣的解釋。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是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呢?似乎很多人聽到說想媽媽的時候都會很開心,這是因為有一句老話說: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就是說男孩子如果長得像媽媽的話,以後就能夠生活的很好,衣食無憂。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 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在我國上千年的文化流傳的過程中,文化的傳承始終在延續。不過農村流傳的很多俗語都蘊含著深刻道理,而且它們多源於我們的先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多了解這些俗語,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有好處的。就拿「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這句俗語來說,它主要講的是母親跟女兒之間的相處模式。尤其是說對於那些當了婆婆的母親和已經嫁出去的女兒而言,它可稱得上是經驗之談了。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老話說「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當然,俗語也是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語不論對於前人還是我們當代人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給大家說一說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這句俗語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娶妻先看娘這一句就是說人們在結婚之前,雙方是會見彼此的父母的,而男性在娶妻子的時候,一般會看女方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這是因為在古代,母親一般會在家中相夫教子,而女兒呢,因為女性身份的限制,不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不能進入仕途,只能待在家中做做女紅,讀讀書的。
  • 農村俗語:「爹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老婆有」,啥意思?
    俗語和成語相同的是字數都很少,但俗語比成語要好理解很多,每一句俗語都是簡單易懂的話,而這樣通俗的話裡卻包含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現在有不少人覺得農村俗語只有老一輩人才會去說,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到現在,不就是因為它的重要嗎? 每一句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的生活啟發,他們把俗語傳承下來也是想讓自己的後人少走彎路,不要在無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 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這些俗語是古人通過時間或者長時間的觀察得來的經驗或者是規律,尤其極大的概率性。雖然現在看似都是有著一定的迷信色彩的,但是細細研究,不難發現蘊含著很多道理的。一、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意思是說女人的手指頭如果比較短,就說明家庭生活比較富裕,不缺少吃的和穿的。從手相怎麼能看出人的家庭生活呢?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
  • 農村老話說「爹親叔大,娘親舅大」,啥意思?覺得有道理嗎?
    說到親戚關係有很多俗語,小時候並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只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覺得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由衷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就像下面這兩句。外甥狗,吃了兩頭走;侄兒親,打斷牙齒連著筋這句俗語就是表達和外甥,侄兒的親疏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農村俗語中關於性格遺傳的俗語很多,比如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說的都是父母性格對孩子的影響。那麼這句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女兒三四分」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從背後看看當媽的是什麼樣,就對她的女兒什麼性格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俗語說的有些武斷,但是大體意思是對的。
  • 古人說:「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什麼意思,有參考價值嗎
    而就今天來看,有些古人俗語也變成經驗之談,比如關於婚姻的這句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看上去沒什麼深意,但哪怕是在今天,對於擇婚論嫁的男女依舊有著經驗的借鑑作用。娶妻先看娘,母親的個性裡藏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將這句俗語分成兩句來看,首先,"娶妻先看娘",這顯然是對新娘子的了解與看法。
  • 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從一些俗語中可以看到以前人們的一些處事方法和態度。在農村的時候就經常聽老人說一句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這句俗語雖然是簡短幾個字,卻包含著複雜的親情關係,老祖宗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
  • 「這孩子長得像爸爸」,探望新生兒,真能看出長得像誰?
    文|橘媽我一直在懷疑我自己,就是辨別新生兒長得像誰的這個能力。我覺得我沒有這個能力。身邊一些朋友,孩子出生後去看望,很多人都在說孩子長得像爸爸什麼的,但我怎麼看都看不出來孩子到底像誰,除非特別都特點的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