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1-02-08 譽家裝飾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

何為麻雀屋呢?因為麻雀是小型的鳥類,所以麻雀屋就是小房子。當然,房子雖小,基本功能還都是具備的。而所謂的麻雀屋也就是指舊屋、破屋,麻雀能夠飛進去搭巢的屋。意思也就是貧寒家庭。這句話說的是,居住在貧寒家庭(環境),家中後輩容易出棟梁之才。

這句俗語有道理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南小平

首先我先來講一個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家人,居住在不到50平米的房子裡,房子雖小,但是裡面該有的都有,比如廚房,臥室,書房等,說來也怪,房子雖小,可這家人輩輩出人才,於是就有了居住麻雀屋,棟梁輩輩出的說法。

人們常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故事中的房屋就像一隻麻雀,也就是俗語中的麻雀屋,為什麼住了麻雀屋就能人才輩出呢?麻雀屋小,但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一些比較奢侈的陳設,主人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能夠清心寡欲,心無雜念才能靜心去學習,學到了知識才能考取功名。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就是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有過多物質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一般都能成功。

@關山聽風

「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一句容易讓人作出錯誤理解的俗語。

明明人家已是棟梁輩輩出,也就是說,這家人不僅出一個人才,是代代有才人出,有人卻硬要理解成寒門出貴子。寒門出貴子後,還有多少人能住在原來的房屋內受苦,恐怕大多數的人進城建豪宅別墅去了。所以我認為,「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告誡官宦家庭要樹立良好的家教和家風。

@創作者

俗語之所以崇尚小屋出人才,實際上是根據經驗所得,或者是某個住過小屋的名人隨意所言,與科學道理是沒有半分的。他們只是單純地認為,小房子容易聚精會神,免受幹擾,在過去時讀書容易集中精力。同時,道學家認為,大房子陰氣重,非常消耗人的陽氣,容易使人精神倦乏和破財,當然這個更是無稽之談。

總之,按照如今的科學理解,房子不大不小才合適。不妨就讓這句俗語,給大城市蝸居者一個精神勸慰。

@天天有力

是有一定的道理。這個還要看人的基因潛力、人的志向定力。一個人沒目標理想,沒有改變貧窮面貌的堅強決心,那也是沒法改變面貌的。但俗話說窮則思變,大多數人都是嚮往美好生活的,所以一定會比常人多出百倍努力,通過各種手段來改變命運。

@胡說三農

啥道理也沒有!所謂的麻雀屋也就是指舊屋、破屋,麻雀能夠飛進去搭巢的屋。意思也就是貧寒家庭吧!所謂的「棟梁」,也就是指有本事的人。窮人家沒有出幾個棟梁之材,「富人」家倒是出的有。

現在有很多雞湯文,其實,有些農村俗語也類似於雞湯文。而這些雞湯文中的水分可以佔到99%,只有1%的成分才具有營養價值。

總結來說,這句話的實際意義跟寒門出貴子的意思差不多,在現實之中值得商榷,只能說是一種寄託,一種對於家庭運勢扭轉的一種美好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成為棟梁之材,這點來說是沒有錯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會上樹掏鳥蛋,其實掏的大部分都是麻雀蛋。什麼是「麻雀屋」呢?
  •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就明白
    熟知有喜鵲叫、燕子築巢、野狗進家、蜘蛛結網等,不同現象發生有不同寓意。人們覺得有代表喜事的事情發生時,就會有持續奮鬥的動力。站在現代科學角度來看,其實就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和鼓勵。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的意思很簡單:如果居住的房屋裡有麻雀築巢,那家裡就可能會有棟梁出現。
  • 農村俗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一輩留下來很多俗語,看似很普通,但仔細琢磨以後,發現這些俗語可包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裡面。雖然裡面難免有些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但多數都是通過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所以才能流傳至今。下面筆者繼續給大家分享三句俗語。看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說的是什麼意思?
    敢說真話的農民公號:農村的日與夜在古代,能夠受教育的人數有限。農民朋友們就發明了言簡意賅的俗語來傳遞知識和道理。農村的這些俗語凝結了農民的智慧,並且通俗易懂,郎朗上口,其中蘊含的道理流傳到今天也值得深思。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下農民朋友的智慧吧。
  • 農村麻雀又漸多,老話「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如何解釋,在理
    麻雀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鳥類,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部分人好食,有人肆意捕殺,數量是急劇下降了。好在,近幾年,國家禁食野生動物並制定實施了相關法律、條令,才使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麻雀沒有消失,如今,在農村數量又漸漸多了起來。
  • 孩子是養在農村好?還是城裡好?
    孩子是養在農村好,還是城裡好?其實這也要看具體情況,要根據實際情況,才能決定怎麼樣做。實際上農村有農村的優勢,城裡有城裡的優勢。真正決定孩子將來成才與否,還是孩子本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一、現在農村與城裡確實存在差別,無論是交通便利條件,生活質量,還是教學質量,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像我們平時有的時候沒有聽人勸告,而做錯了一些事,就會聽到熟悉的一句話:讓你不聽老人言,看看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 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有關農作的,為人處世的,預示天氣的等等,幾乎是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有人說這農村俗語就是百科全書,能給後人指引方向的作用。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主要是這些都是過去人們根據自己千百年生活經驗總結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讓人們很受用。
  • 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蓋房都比較講究風水,大家普遍認為房屋位置選得好可以帶來財氣與好運,位置選不好可能會招來禍端,也因此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那麼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什麼意思?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在民間有一句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很多人還是不了解其中的含義。這句話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種種之後,才會對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有所了解,今天這句老話還適用嗎?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所以根據蓋房子農民們都總結了一些關於房屋的農村俗語,比如說「蓋房莫蓋背水路,千金難買向南樓」,說的就是風水好的農村房屋不會蓋到池塘前面,而坐北朝南的房子卻冬暖夏涼,價值很高。還有一句俗語「不怕屋前鬧嚷嚷,就怕屋後腳板響」也說的是房子最好是大門是朝向路。
  • 農村俗語「寧聽門前吵鬧鬧,不聽屋後腳板響」,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有很多農村俗語,看似平淡無奇,但卻往往都是老一輩人智慧的結晶。它們有的告訴我們生活的經驗,有的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仔細回味,都是很有意義的。今天我們來看一句有關房子的俗語「寧聽門前吵鬧鬧,不聽屋後腳板響」,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農村俗語「頭尖額窄,眼闊肚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頭尖額窄,眼闊肚窄」,從這句話就能看出,它是說人面相的,但從面相上識人,有道理嗎?這跟在過去人們的傳統觀念有一定關係,一般會認為「頭尖額寬」的人更符合大眾的審美觀,更像是人們心中的富貴之命,因為頭頂尖,是有聰明的意思。那這一句俗語表達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屋門望見墳,子孫恐擔憂」,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而每次在交談的高潮時,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短句從老農口中說出,而此時,眾人多如沉思狀,這或許就是俗語的魅力,雖用詞不甚講究,卻引人深思,尤其是以下三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個俗語,我聽後也不知所云,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老農的意思是,在民間「天空」與「地空」是具體的一個日期,也就是民間的「天空日」與「地空日」,這兩天是諸事不宜,不適合作為挑選的好日子,來「起屋」和「葬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