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娃生病,最難過最受折磨的就是家長,看著娃如此難受,做家長的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受罪。
而當娃生病以後,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帶娃去醫院看病,但由於醫院人多,不管幹什麼都需要排隊,常常是「排隊三小時,看病五分鐘」。
家長領娃在醫生那就診時,都希望能多說點關於孩子的病情,但因為就診的人實在太多,並且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儘快見到醫生。
所以在有限的就診時間中,家長如何快速的向醫生傳達有效內容,是每個帶娃看病的家長所需要提前了解的,因為這能幫助孩子更快速的得到有效的治療。
帶娃去醫院看病,家長要注意這八點
1)未滿18歲掛兒科
我們國內大多數的醫院,針對未滿18歲的孩子想要看病,都是規定掛兒科的診號,但會有個別的醫院規定,對於14周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掛成人就診號。
不過具體到底掛哪個號,家長們還需要提前了解一下規定,不過大部分醫院還是規定掛兒科的哈。
2)提前與孩子溝通
一些孩子會對醫院、醫生和護士都十分抗拒,所以家長領孩子去醫院後,孩子就會大哭大鬧十分不配合,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將準備工作給提前做好。
領娃看病前,家長就要與孩子提前溝通,告訴孩子醫生不可怕,是來幫助孩子的等等。生病的孩子本來就很焦慮,所以這就需要家長足夠的耐心哦~
3)孩子相關病例要帶好
當孩子二次就診時,孩子的一些相關病例,家長一定要帶好,比如:孩子的各種檢查單、化驗單、處方,當孩子有過住院病史,那也要將出院小結、病情檢驗單也一併帶好。
孩子的這些相關病例,會更好的幫助醫生來判斷娃的病情,所以家長要引起重視哦~
4)孩子的相關信息要記好
孩子的相關信息,比如孩子的月齡、年齡,家長也要記好,並及時告訴醫生,因為孩子的年齡會對醫生判斷病情很有幫助。還有就是孩子的身高、體重,這與給孩子用藥的劑量有關。
5)別向醫生隱瞞病史
家長要記得別向醫生隱瞞孩子的過往病史,因為這不僅會影響醫生對孩子病情的判斷,還會影響醫生對孩子開的藥。
另外,當孩子有過敏史時,也要及時對醫生說,比如某種藥物過敏、某種食物過敏等等。
6)對醫生描述時要說關鍵
孩子生病就知道難受,但具體如何難受、怎麼樣難受,孩子很少能說的出來,所以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描述病情。
而此時家長要做的就是說出關鍵信息,比如孩子高燒,何時高燒?高燒多少度?燒了多久?中間有無驚厥等等,都要告知醫生。
家長最需要避免的就是不斷重複孩子的病情,或者向醫生各種訴苦,這其實都會影響醫生哦,因為醫生的首要任務是治療孩子,而不是聽你在訴苦!
7)拉肚子的孩子先臭臭
拉肚子往往是孩子常患的疾病,所以當孩子拉肚子以後,家長可以先提前準備好孩子的臭臭放在塑膠袋,便於醫院化驗。
但注意,是要孩子2個小時以內,並且沒有被外界所汙染的臭臭的哦,但不建議家長拿著紙尿褲,因為紙尿褲中臭臭中的一些成分會被吸收掉,會影響醫院的化驗和診斷的。
8)隨時關注孩子病情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生病以後,來到醫院看醫生,看完一次就完事了。但其實孩子的病情會變化的非常快,所以孩子的病情需要家長及時查看。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病情比之前更加嚴重,那就需要趕緊再回來繼續就診,這樣才不會耽誤孩子病情哦!
歡迎討論
你家孩子經常生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