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說:
· 一段精彩絕倫的歷史,一生受益無窮的道理。
· 聽中國成語,學傳統文化,寫精彩文章,悟人生道理。曉周刊正式推出《成語世界》欄目,挑選經典成語,並以接龍的方式延續下去。
· 在這裡,孩子們通過遊戲多掌握一個成語,多了解一段歷史,多一份生活的感悟,多積累一個寫作文的好素材。
· 在音頻中,主播會用最貼近生活化的表達,讓孩子們對成語有著最準確最到位的理解,真正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筆千言」。
· 阿鋒哥哥和茉莉妹妹的《成語世界》公益欄目已在【點亮好習慣】公眾號正式上線!並且每周持續更新,關注公眾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聽成語、學成語啦~
【成語解釋】
能:善於;
形容能說會道,口才很好。
【成語故事】
小孔融十歲時,他父親帶著孔融到京城去見見世面。
這京城裡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學問,小孔融很想拜見這位大人。
可是父親卻對他說:「我們和李家非親非故,一向不來往,恐怕拜見不成呀。」
小孔融想了想,對父親說:「父親放心,孩兒自有辦法。」
說著,孔融便徑直朝著李府走去,到了李府門口,孔融對門衛說:「請傳報您家大人,就說李家世交到了。」
門衛進去傳報,接著就把孔融請進了大廳,李大人還沒到,孔融就在一張紅木椅上坐下了。
過了一會兒,李大人來了,他把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問道:「請問,小客官貴姓?」
孔融從椅子上跳下來,不卑不亢地說:「晚輩姓孔名融,山東曲阜人。」
李大人則更加疑惑了:「我們兩家曾經有過什麼交情嗎?我好像不太有印象啊。」
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親著哩!」
「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經向你們的老祖宗李耳拜過師,向他請教過學問,這說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幾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誼。」
「作為孔家的後代,我今天特來登門拜見您。」
李大人聽了孔融的巧言妙答,十分驚奇,連連稱讚他機敏聰明。
這件事情過去之後,又有一次,一位姓陳的大官來拜訪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
李大人指著孔融說:「這孩子,是一位人間奇童!」
姓陳的大官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不一定有作為。」
孔融聽了,馬上作出反應,他對這位大官說:「 這樣說來,大人您小時候肯定是很聰明咯。」
姓陳的大官聽完這話哈哈大笑說:「哈哈,這孩子可真是能言善辯啊,長大以後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果然,孔融長大之後被曹操重用,與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稱為「建安七子」。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
「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徵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破項王必矣。」
【小故事大道理】
在生活中,能說並不等於能言善辯,更重要的是說出來的話要有邏輯、有條理,能使人信服,而非蠻不講理。
【成語造句】
1、這兩個人性格截然相反,一個能言善辯,一個沉默寡言。
2、小紅知識豐富,能言善辯,是我們班這次辯論比賽的主力。
3、小明能言善辯,與人交談巧發奇中,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心悅誠服。
【近義詞】
能說會道、巧舌如簧、口若懸河
【反義詞】
笨口拙舌、拙嘴笨舌
【成語思考】
1、你還知道歷史上有哪些「能言善辯」的人物嗎?
2、嘗試用「能言善辯」造個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