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幸福宜居城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河東新區黨群上下一心破除項目要素障礙工作紀實
8月1日,記者走進河東二期,已然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五彩北路景觀帶合家歡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打卡地,遂寧教育新星洋渡實驗學校逐夢遠航,高品質棚戶區改造項目任家渡山水小區開始交房入住,東湖引水入城等項目建設繁忙而有序……不破不立,不拆不通,項目的順利落地建成,離不開徵地拆遷要素保障。拆遷,是為了城市更美麗的明天,為了廣大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富裕的新生活。河東二期項目建設全速推進的背後,是黨群上下一心破除項目要素障礙的成效,也是攻堅克難抓項目促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棚改拆遷戶樂當政策宣傳員
2013年8月1日,對於任家渡村的村民們來說,是個特別重要的日子。當天,河東新區二期辦召集大家召開拆遷徵地動員大會,標誌著河東二期建設正式拉開帷幕。「二期辦幹部來到我們社,把整個拆遷的程序、原則和對老百姓的好處都給我們仔細的作了講解,大家聽到都很滿意。」據任家渡村3社居民蔣忠回憶,起初大家還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少村民提出疑問:地被佔了以後怎麼生活?未來怎麼就業?拆遷房究竟好不好?二期辦幹部告訴大家,政府要給大家購買社保,城市發展了就業機會就多,拆遷房都是高品質建設,小區周邊學校醫院都配套齊全……一項項惠民政策徹底打消了村民的疑慮。
「那時黨委政府的宣傳很到位,二期辦幹部也給我們講的很詳細,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當然要帶頭來籤這個字!」動員會召開完的第二天,蔣忠就毫不猶豫地籤下了農房拆遷協議,隨後和村兩委一起,給老鄰居們作思想工作,短短25天時間內,任家渡村3社116戶村民就籤訂了114戶協議。「我是真誠希望大家都早一日遷入新居,早一點享受到棚改的成果!」蔣忠說,如今,看到老鄰居們都搬進新房,過上了舒適安逸的生活,他由衷地感到開心和欣慰。現在,他和老伴兒每個月也能領到2500元左右的社保,每天一大早就出門散步,空了就在小區裡鍛鍊身體,生活過得美滋美味。
2019年7月30日,任家渡村農房協議全部籤訂完畢,成為河東二期第一個全面完成拆遷即將轉入城市治理的社區。河東二期任家渡村黨支部書記張斌告訴記者,這離不開像蔣忠這樣的黨員們的付出,他們帶頭籤訂拆遷協議,帶頭做好房屋騰空和拆除工作,並當好「宣傳員」和「協調員」,加快了任家渡村拆遷工作的節奏。
新區黨工委高度重視協同作戰公平公正推進拆遷徵地工作
拆舊立新,新舊更替,是每一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必須要面對和經歷的一段路程,就像鳳凰涅槃,浴火才能重生。河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娜為組長的拆遷攻堅團隊,圍繞項目時序全力推進拆遷供地。拆遷攻堅組設立綜合組、法制組以及四個按項目包片的攻堅小組,由管委會縣級領導親自掛帥,在全區統籌調度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團隊,抽調23名幹部深入村社,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向群眾從各方面對拆遷政策進行宣傳,同時,多措並舉做好要素保障,籌措資金,確保棚改房按質按量如期交房。
拆遷工作要落實到位,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政策很重要。任家渡村村兩委的工作人員,大都擁有雙重身份,既是村幹部,又是拆遷戶。任家渡村黨支部書記張斌說,村民們總有著「先拆吃虧」的想法,「幹部都不帶頭拆,拆遷工作還怎麼進行?更何況現在的政策都是『一碗水端平』。」村兩委的黨員同志都帶頭籤訂拆遷協議,籤約後,他們又帶頭做好房屋騰空和拆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村民們對政策有任何質疑,我都歡迎他來看我家的拆遷協議,村兩委任何一個工作人員的協議也都可以公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作為村幹部都沒有任何開小灶、走後門的情況,所有人享受的都是一樣政策!」
張斌說,自己也是拆遷中的一員,既理解老百姓的訴求,也理解拆遷工作的難度,「在溝通中,少數村民有時行為過激了點,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訴求,作為村幹部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理解他們,並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這樣才能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用心用情傾聽群眾訴求真情感化「釘子戶」配合拆遷
河東二期建設全面拉開,拆遷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每天跑農家、走田頭,向拆遷戶宣傳政策、溝通思想,成了河東二期幹部們的工作常態。白天不在家的,就晚上登門;一次講不通的,就兩次、三次進行耐心講解。
任家渡村3社的林書群阿姨是出了名的「釘子戶」,無兒無女,前夫亡故,6年來就是不願拆遷。在多次分析林阿姨不願拆遷的癥結後,任家渡村黨支部書記張斌決定動之以情,以「情」字拉近彼此的距離。林書群說,「張書記到我這裡做工作,了解壓在我心裡多年的委屈,他勸我苦日子過去了,教我要向前看,我們像姑侄一樣談話,確實觸動了我,但是我就給他說,日久見人心,不過三個六月兩個冬,我就不得相信他。」幾年來,張斌隔三岔五都會去和林阿姨聊天交談,林阿姨生病了還買上水果主動去看望。一個平等的姿態,一句暖心的話語,林阿姨的「心結」就這樣打開了,做了6年的「老釘子戶」,今年7月30日,林阿姨二話沒說,籤訂拆遷合同。
「把老百姓當作親人」,是河東二期攻克徵拆難題的「法寶」,用真心傾聽,用行動證明,用誠心打動,河東二期徵地拆遷工作加速推進。正如河東新區二期辦城鄉統籌建設科科長董力榮說,拆遷不只是一個工作,這關係到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早日完成拆遷徵地,項目就能早日進場開工,老百姓就能早日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
高品質棚改「樣板房」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
現代化的設計、寬敞的地下停車場、24小時的安保服務、融入海綿城市建設,走進聯福家園小區,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相信這是棚戶區改造小區。放眼河東新區,聯福家園小區只是棚改項目的一個縮影,紫竹美庭的秀美,任家渡山水田園的清新明亮……這些棚改小區與高檔商品房小區親密相鄰,道路通達、規劃超前、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配置標準不管從房屋構建用材用料的「硬體」還是到房屋內部裝修的「軟體」,完全不亞於商品房小區規格。這些「樣本」,讓河東二期拆遷戶看到了「未來的家」,對未來的家擁有了更多的期許。
謝玉珍是原任家渡村8社的村民,說起如今的生活,她感慨萬千,「那些年我和老公在成都打工,一直的夢想就是在城裡有自己的房子,後來看到河東一期開發,好多認識的村民家裡都分到了房,搬進了漂亮的小區,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城裡人,那時心裡別提多羨慕了!」她告訴記者,河東二期沒有開發的時候,她們一家四代人都擠在一個房子裡,生活特別不方便,如今,她們一大家在任家渡分到了高品質棚改房,一大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徹底地改善。
「小區的環境特別好,住的還都是多年的老鄰居,感覺特別親切和方便。房子拎包就可入住,出少部分錢就可享受高品質物業服務。」謝玉珍說,河東新區棚改房的高品質大家都有目共睹,比好多商品房也不遜色,小區融入海綿城市建設,周邊學校、社區、商鋪、醫院一應俱全,「以後孫兒出門就可以上學,未來的二期還將打造成『東方威尼斯』,我們的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說到這裡,她笑得合不攏嘴。
(全媒體記者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