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新區仁裡小學仁禮特色教育發展紀實

2020-12-17 遂寧新聞網
  三月,校園的玉蘭悄然綻放,芳香四溢。「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誦唐詩,品宋詞,傳國學,承經典。「春之韻」「秋之聲」仁禮詩文朗誦會在悠悠童聲中拉開序幕……


製作閱讀手抄報

  仁裡小學,地處河東新區仁裡古鎮美麗的靈泉山下,青瓦白牆,玉蘭飄香,綠樹成蔭,環境雅靜,美籍華人唐仲英基金會捐建的牌子,在陽光的輝映下格外顯眼。學校前身為仁裡私塾,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佔地面積20畝,現有25個教學班,教職員工70餘人,孩子1220多人。

快樂的舞蹈

  近十年,學校始終堅守回歸本真、追求質樸的教育思想,秉持「仁愛育心,禮儀育人」的教育理念,通過誦讀經典傳承國學精髓、構建豐富德育活動體系踐行立德樹人目標、拓展校本課程內容實現孩子多元發展等富有特色而有實效的辦學路徑,培養「懂愛、知禮、勇毅」的中華少年,成就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如今,校風校貌形象好,師生言行舉止美,育人質量提升快,深受社會各界讚譽。

  與經典同行促使「仁禮」文化落地生根

跳得真高

  2018年8月,在四川省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舞臺上,來自仁裡小學的一群孩子身著華裝,自信陽光,或高亢或溫婉的朗誦將觀眾帶進了辛棄疾憤慨豪邁的情感表達中,呈現金戈鐵馬、浴血沙場的悲壯場面,贏得臺下此起彼伏的熱烈掌聲。這是仁裡小學師生共同創編的經典誦讀節目《烽火祭英雄》,榮獲省級二等獎。捷報傳來,全體師生為此振奮,全校經典誦讀再掀高潮。

國學經典誦讀課

  邀一輪明月共花下煮酒,攜一縷清風於柳下撫琴。品國學經典,承華夏文化,讓「仁禮」文化在師生心中生根開花,仁裡小學一直與經典攜手同行!

  學校成功舉辦七屆仁禮詩會。每屆詩會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或吟誦古詩,或品味宋詞,或名篇暢想,很好地將經典誦讀與民族服飾、武術、棋藝、書法等傳統文化深度融合,展現了仁禮文化的豐富內涵,成為全體師生分享經典、展現自我的魅力舞臺。

  師生成功創編了多個經典誦讀節目。根據學校的教育理念、育人目標、文化內涵,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結合經典名篇,創編了《留守的心不再孤單》《印象.春》《荷韻》《烽火祭英雄》《河東誦》《兩個月亮》等多個經典誦讀節目,在省市級的經典誦讀大賽中成績突出。

  建德育體系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禮儀兒歌課

  春天,與詩歌結緣;夏天,和節日聯歡;秋天,與書籍作伴;冬天,讓運動錘鍊。發掘潛能,培養情趣,陶冶性情,點燃夢想,豐富而有趣味的德育活動全面落實著立德樹人目標。

  仁小孩子最盼望的便是每年6月的藝術節,歌舞、書畫、器樂、小品,自由表達的藝術形式,最大程度張揚著孩子的個性。他們特別喜歡春秋兩季的校園運動會,趣味趕豬、花樣跳繩、海底撈月,賽場上角逐的不僅是個人的實力,拼搏的更是班集體的榮譽,成就的是孩子堅持頑強的個性。當然,讀書節、詩文朗誦、尊師大典、愛心傳承等系列活動也是孩子們期待的。

  學校的德育活動以詩會、藝術節、讀書節、運動會為主,走班活動為輔,涵蓋了圍棋、葫蘆絲、象棋、穿閱美(以歷史朝代的服飾為研究基礎,加上經典誦讀)、閱讀越美、仁禮詩社、科海探秘、藝體社團等60多門課程,較好地滿足了孩子的個性發展需求。

  在遂寧市關工委、遂寧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河東新區關工委共同關心下,2018年11月,河東新區第一支少兒網球隊在仁裡小學成立。該活動為學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契機,也是上級領導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拓校本課程促進孩子全面多元發展

  國家課程需要校本課程來完善,學校的特色發展需要校本課程來實現,知仁懂禮勇毅的仁小孩子需要特色精品的校本課程來成就。課程是學校發展、成就教育公平有質量的主要途徑。仁裡小學一直重視校本課程體系的探究與構建。

荷韻

  學校圍繞「仁禮」育人理念,開設了書法、閱讀、經典誦讀、禮儀四大主體校本課程。

  書法課和午間的「靜心寫字」相結合,規範著孩子們的書寫,讓他們體會著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漢字文化的魅力,品味其中的人文精髓。閱讀課和周三的經典晨讀相結合,讓孩子走進《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道德經》等古文經典,感受經典的語言美、音律美,觸摸聖人先賢高尚的精神世界。禮儀課和主體班會相結合,規範孩子們的言行,內化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明白知仁懂禮是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準則。

  豐富國家課程之內涵,詮釋仁禮教育之真意,堅實孩子終生發展之根基,富有特色的仁禮校本課程綻放著迷人的異彩。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一路走來,雖有艱辛和汗水,但為追求教育的質樸,回歸教育的本真,仁禮教育一直行走在路上。

  美麗的夕陽灑滿小路,腳下的荊棘變成火紅的杜鵑!

  心存仁禮,必有遠芳!(孫紅碧)

相關焦點

  • 仁裡小學、遂寧八中(小學部) 2020秋季一年級新生招生公告
    廣大適齡兒童監護人:  根據《遂寧市教體局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遂教函〔2020〕68號)及《遂寧市河東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一年級新生招生入學公告》精神,仁裡小學和遂寧八中實行統一招生,隨機分配就讀學校,現將2020年秋季招生入學登記工作相關事宜公告如下。
  • 夜遊仁裡:主題光影秀強勢來襲 綻放秋夜最美光彩
    「沒想到一次來遂寧,就趕上了河東新區的『光影秀』,太漂亮了,很高大上,我把照片發朋友圈都在問我是哪裡。」光影秀現場,眉山網記者彭威楠手機不離手,一直都在拍攝照片。河東新區仁裡古鎮燈光秀 全媒體記者鍾敏攝「『光影秀』太有氣質,簡直是網紅打卡必備。」
  • 遂寧河東新區今年將新增1所公辦小學,新建2所公辦幼兒園
    「隨著河東新區人口的不斷增加,教育資源的貧乏讓讀書越來越難,雖有私立小、初、高中,但動輒一年數萬的學費讓很多家長確實『吃不消』,希望河東新區的公立學校能夠越來越多。」網友留言反應問題5月19日河東新區社會事業與群眾工作局就此事作出回應河東新區社工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河東新區現有公辦幼兒園4所(河東幼兒園、芳洲路幼兒園、紫竹路幼兒園、北安路幼兒園);公辦小學
  • 遂寧河東新區今年將新增1所公辦小學,新建2所公辦幼兒園
    「隨著河東新區人口的不斷增加,教育資源的貧乏讓讀書越來越難,雖有私立小、初、高中,但動輒一年數萬的學費讓很多家長確實『吃不消』,希望河東新區的公立學校能夠越來越多。」>就此事作出回應河東新區社工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河東新區現有公辦幼兒園4所(河東幼兒園、芳洲路幼兒園、紫竹路幼兒園、北安路幼兒園);公辦小學4所(河東實驗小學、仁裡小學、洋渡實驗學校、永盛小學),公辦九年一貫制1所(遂寧八中)。
  • 仁裡古鎮改造:惠及近2萬居民的民生工程
    河東新區仁裡老街66號居民王孝弟感嘆道。去年,仁裡古鎮房屋改造建設正式拉開帷幕,「青瓦懸山出簷長,白牆穿鬥木門窗」,如今,行走在仁裡老街和318街頭,已經可以看見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鎮建築。  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仁裡古鎮日日有動態,周周出形象,不覺間,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疫情路上,愛你如昨——仁裡小學安全工作紀實
    5月11日下午,仁裡小學召開保安安全工作會議。  會上,蔣校長長分別從考勤、門衛登記、車輛進校、家長進校、校門口上放學時段、校園衛生等方面要求保安人員嚴格按照學校規章制度執行。  此次會議的召開,提高了保安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營造了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為推動校園安全工作規範化管理夯實了基礎。
  • 《論語》中的「禮」與「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漁父亂彈,ID:yufuluant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論語》這部記載孔子與其弟子言行事跡的儒家經典,其實就是為解說兩個字:一個「禮」,一個「仁」。
  •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禮」還是「仁」
    教師的繼續教育每年都有,老師們在網絡上可以與教育專家來一次思想的溝通,這保證了教師們每時每刻都能學到最前沿的教育理論和技術,這是非常有好處的。這幾天我登陸中國教師教育網,選了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袁梅老師的課《國學與教師禮儀》,袁梅老師是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看了她的介紹,我很欽佩她。
  • 四川遂寧市河東新區:全景全時全齡度假模式 為休閒名城注入更多活力
    2002年9月,河東新區啟動建設之初便率先提出探索丘陵地區綠色發展新路,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中。遵循「先造景、再造城」這一思路,河東新區充分利用山環水繞的獨特資源,依山而建,擁湖發展。從涪江下遊的蓮裡公園,到聯盟河景觀帶,到五彩繽紛路,再到五彩繽紛路北沿線,一條13公裡的城市景觀綠帶拉出了河東新區的大體輪廓。
  • 儒家的核心觀念:禮與仁——學《論語》有感
    禮與仁這兩個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子對禮的表現形式很明確,即溫、良、恭、儉、讓。這也成為中國有理想的儒生們的自我要求的範本,也即儒家的君子人格。禮是一種規範,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其要達到的結果就是「和」。
  • 樂高樂園控制性詳規出臺,地點:裡仁清水新區,面積:3619畝
    由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眉山環天府新區樂高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專家會議審議通過,範圍為裡仁鎮東部片區,總規模約241.24公頃(3619畝)。 意見受理:仁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空間規劃管理股 電話:028—36221119 附件: 1.樂高片區用地布局裡仁片區 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3.裡仁清水新區用地布局規劃圖
  • 感悟《論語》中的「仁」
    「仁」是孔子關於人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情趣的最根本的觀點,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把「仁」的思想施行於整個社會就是「仁政」,「仁政」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社會政治理想。孔子曾表示:採用我的主張,我就推行「仁政」;不採用我的主張,我就加強修養「仁」的品質。孔子「仁」的思想,集中體現在他對眾弟子所請教的「仁」的回答上。
  • 河東的這些民宿,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仁裡老宅院仁裡老宅院位於遂寧市仁裡鎮臥龍庵村,距離市城區10公裡,是遷建復原清朝中期的特色民宿。設有茶室、書室、畫室等,是一家獨具特色的鄉村民宿。夜裡的仁裡老宅院更美,天氣好的時候繁星閃爍,閣樓間燈火闌珊,在院裡搭起帳篷靜靜躺下,耳邊是一陣陣清脆的蛙鳴,悠哉悠哉~酒店電話:15828889883地址:船山區臥龍庵村(河東仁裡古鎮旁)
  • 姚海濤-仁禮合一視域下的孔子生死觀
    孔子將仁禮合一理論貫徹到其思想的方方面面,以此理論去觀照其生死觀,若合符節。仁禮合一既反映了孔子打通內(仁)外(禮),貫通人我,將人性根據與制度理據、自律與他律合一的道德理想,也表現了其圓融無礙的生命境界與人文關切。孟子繼承了孔子一體之仁,發展為仁政之說;荀子則繼承了孔子禮的面向,發展為隆禮之說。在生死命題上亦當如是觀。審如是,孟子注重「成仁」之生死,而荀子強調「隆禮」以養生送死。
  • 裡仁思想,儒家「仁」思想的衍生(上)
    仁,作為儒家的基本理念之一,已隨著儒家思想的流傳和鞏固滲人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然而,正是由於其流傳,才面臨著源初面目走樣的危險;正由於其鞏固,才可能導致思想活力的失落。因此,追問仁就並非是多此一舉。仁並非是一種外在的、當下擺在那裡有待認識的現成之物。人和仁並非如兩個現成的對象那樣有一種現成的關係,而是共同生發、相互維持的。人與仁被孔子所說的「裡」維繫在了一起。此處的「裡」不能理解為一種空間關係,而應看作源發的棲居關係。「裡仁」體現出了一種人與仁之間的本質關係。
  • 仁裡小學召開安全工作會議
    為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員的目標,9月23日,仁裡小學召開了安全工作會議,通過專題培訓、觀看警示視頻、安全知識測試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全校教職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  校長蔣龍在活動中強調,安全工作十分重要,要切實做好學校全體師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將安全工作與學校教育工作兩手抓,構築起學校和班集體的安全教育網格;要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應急處置等各項機制,切實增強做好安全穩定工作的主動性,
  • 譯論 | 胡翠娥:「殊德之仁 」與「全德之仁 」 ——海外譯「仁」及其對儒家思想的認識之發展
    本文從譯入語文化語境自身入手,採用描寫性研究方法,結合譯者對「仁」的翻譯和對儒家思想的認識與研究,重新梳理海外譯「仁」的發展脈絡,試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儒家仁學在西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之所在。從歷史的發展來看,英語世界對「仁」的翻譯和認識整體上經歷了從「殊德」到「全德」的變化。事實上,在中國典籍中,「仁」字的含義也經歷了變化。
  • 也論「仁」與「智」:與「仁」表現為「愚」商榷
    《光明日報》2010年11月15日《國學》版,刊登了何麗野先生《「仁」與「智」》一文。該文強調:「『仁』的外在表現並不是智,而是看起來有點愚」。由此可以推斷,在何先生看來,孔子以為「智」雖與「仁」有密切的關係,但「仁」的外在表現不是「智」而是「愚」。我認為這個看法有值得商榷之處。  孔子的學說可以「仁學」名之。「仁學」思想之核心在於以「五常」規範人的道德本質。
  • 解讀《論語》,中國文化為什麼提倡仁、義、禮?不僅僅是個人修養
    就是中國道家說的仁的用,在佛家說的慈悲的精神的指引下,去做人做事的實際運用,可以說是形而下的運用層面的東西。從這裡我們看到,仁是天地自然的本性,科學研究和發展都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人性人心自然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所以做人自然要講究仁,怎麼講究仁,自然是按照《論語》中聖賢的教誨去做。如果不講究仁,俗話說,你不仁我不義,最後受到報應的還是自己。
  • 拙讀《論語》第二百九十三篇:什麼是仁?如何做到仁?
    主流譯文: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實踐禮儀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了。實踐仁德全靠自己,能由得了別人嗎?」顏淵說:「請問一下施行仁德的條目是什麼?」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看,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聽,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