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發布上半年環保「成績單」 空氣品質6年來最好
據悉,2020上半年青島市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態勢。空氣品質總體狀況為近6年來最好,重點河流水質不斷改善,超額完成國家、省下達我市的Ⅲ類及以上優良水體比例約束性指標。從各月份情況看,3月空氣品質全月均為優良,2月、3月和5月連續實現6項汙染物月均濃度全達標,PM2.5月均值連續4個月達到近3年最好水平。從同期變化趨勢看,上半年除PM2.5與年均標準限值僅相差1微克/立方米外,其餘5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裡水空氣品質 六指標均有改善
珠江時報訊(記者/陳志健通訊員/朱嘉泳)10月28日,裏水鎮召開2020年第三季度大氣環境防治工作暨藍天保衛戰百日衝刺部署會議,會議通報、分析了裡水第三季度大氣環境防治工作情況,部署了裡水藍天保衛戰百日衝刺工作。會議強調,各相關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防控重點,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2020年1-11月武漢市空氣品質改善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的考核排名
2020年1-11月,全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空氣品質優良率87.8%,同比增加19.8個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二氧化氮、臭氧(以下簡稱PM10、PM2.5、NO2、O3,下同)平均濃度值分別為53、33、33、97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2.1%、23.3%、23.3%
-
大氣汙染防治公布評分標準 PM10和PM2.5為重要指標
記者1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能源局六部門聯合出臺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依據實施細則的計分方法,國家將對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分別評分,兩項評分均實行百分制。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共10個省區市評分結果為兩類得分中較低分值;其他地區評分結果為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分值。
-
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北極星環保網訊:明年起,陝西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環境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陝西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2020年能夠圓滿完成。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
明年起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本報訊(記者 張瑾)明年起,我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我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各站點建成以來,儀器穩定運行,數據正常傳輸,為我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
1+6+7體系放狠招 防治大氣汙染政府部門戴上緊箍
昨日,本報A04版對該體系進行了詳細報導後,記者再採訪了「1+6+7」體系相關起草人,對這一全新的大氣汙染防治「利器」進行解讀。 【解讀】六項制度約束政府部門7個方案削減汙染物濃度指標 此次我省出臺的「1+6+7」體系,其中的「1」是《關於進一步強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意見》,作為整個體系的統領性文件。
-
國務院部署大氣汙染防治 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
中新網6月14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汙染防治十條措施。會議認為,大氣汙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國日益突出的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問題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氣汙染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
-
各地環保頭條丨「廣西藍」令人醉,今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2項指標...
今年上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通過綜合施策和科學精準防控,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其中空氣品質優良率、PM2.5濃度2項指標均為有監測數據記錄以來的歷史同期最優值。今年1-6月,全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8.0%,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品質整體持續改善。其中,今年6月,全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更是達到100%。
-
PM2.5和氣質優良天數成指標 山東出臺辦法評估大氣汙染
齊魯網8月21日訊(記者 高亞南)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大氣汙染防治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評估辦法》。評估指標包括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以PM2.5和優良天數作為評估指標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以各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比例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作為評估指標;將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參考指標。
-
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_2020年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各地要採取有力舉措,結合源解析等科研成果,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供暖汙染防治從環保部獲悉,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監測數據表明,冬季是我國大氣汙染較為集中的時期,全國重點區域各省(區、市)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
-
PPP模式下的大氣汙染綜合防治
方案中的表述是:「充分考慮2020年一季度空氣品質的疫情影響,對標2019年一季度和四季度汙染水平,分類確定各城市的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按照汙染程度分為6檔,PM2.5每檔相差1個百分點,重汙染天數每檔相差2天,對『十三五』目標完成進度滯後的城市進一步提高要求。」
-
空氣汙染在這兒,防治標準在哪兒?
2013年4月,環保部發布第一季度74個城市空氣品質報告,新的官方結果前所未有地令人悲觀。74個城市空氣處於新標準汙染狀態的天數,比未汙染的天數還要多。這也驗證此前環境學界的判斷,「假若立刻執行新的空氣品質評價體系,全國將會有2/3的城市達不到空氣品質要求。」
-
杭州市深入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整治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近年來,杭州市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深入推進大氣汙染治理,空氣品質明顯提升。2020年1-9月,市區空氣優良率為91.2%,同比上升16.1%,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平均濃度27g/m3,同比下降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
-
優良天數率達83.2% 自貢富順大氣汙染防治綜合指數全市領先
空氣品質改善顯著,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一。優良天數253天 富順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市第一根據監測,10個月來,富順縣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均值為5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6%;細顆粒物(PM2.5)濃度均值為4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空氣品質改善顯著,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一。
-
重慶空氣品質評價六項指標首次全部達標
央廣網重慶11月21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止11月20日,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00天,同比增加16天,比2019年提前16天達到300天。空氣品質評價六項指標首次實現有監測記錄以來全部達標,為歷史最好水平。
-
我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六項指標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日消息 記者 蔡文潔 通訊員 張王堯 新年第一天,市藍天辦傳來好消息,2019年,我市空氣品質首次實現六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市區AQI(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比例為88.8%, 較去年增加了16天,在全省排名較去年再進一位。此外,NO2濃度、SO2濃度、CO濃度及臭氧濃度較2018年均呈明顯下降趨勢,這是自有檢測數據以來,我市空氣品質六項指標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中原區打好「組合拳」 攻堅大氣汙染防治
連日來,中原區上下聯動,針對大氣汙染重點區域,如工地、餐飲油煙等進行專項治理,積極主動作為,將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全力提升轄區空氣品質,讓藍天白雲常駐,提升群眾幸福感。航海西路街道 主動作為 打好藍天保衛戰近日,為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航海西路街道召開2020~2021年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動員部署會。會議傳達了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會議精神,對今年最後一個月的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議要求,要認清形勢、夯實責任。
-
最新研究:中國大氣顆粒物汙染改善明顯,但臭氧汙染加劇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得到明顯改善,但2017年中國74重點城市中仍有64%的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未達到中國現行標準。截至2019年,中國337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超標城市比例降至57.3%。與此同時,臭氧汙染在全國範圍內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