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藍」越來越藍。今年上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通過綜合施策和科學精準防控,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其中空氣品質優良率、PM2.5濃度2項指標均為有監測數據記錄以來的歷史同期最優值。
今年1-6月,全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8.0%,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品質整體持續改善。其中,今年6月,全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更是達到100%。
為了啃下大氣汙染防治這塊「硬骨頭」,今年上半年,自治區緊盯汙染過程,重點提升各市應對汙染天氣能力,對重點城市派出技術幫扶小組,運用可攜式檢測儀器、走航監測等設備查找汙染源,並通過工業企業差異化管理、工地和道路降塵抑塵、露天禁燒、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等措施,及時有效地降低了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影響。
今年以來,自治區不斷提升秸稈禁燒監管能力,印發了《廣西秸稈禁燒三年工作方案(2020—2022年)》《廣西秸稈禁燒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並在貴港市召開全區秸稈禁燒工作現場推進會,推進高空衛星遙感監測、鐵塔在線監控、地面網格化巡查——「空天地」一體化監控體系建設。同時,加強對機動車、非道路機械排汙監督管理,加快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探索實施對道路行駛機動車開展黑煙車和柴油貨車尾氣遙感監測超標電子抓拍執法;規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行業生態環境管理,加快提升服務效能和機動車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環保監管水平。
下一步,自治區將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建立健全秸稈禁燒目標責任機制,嚴格監管工業企業大氣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加強城市揚塵汙染綜合整治,深化移動源汙染綜合防治,突出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等薄弱問題的管控,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廣西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