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空氣品質變差了嗎?來聽環境監測專家給你講講

2020-12-12 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昆明藍」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點。7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168個重點城市6月和1-6月的全國空氣品質狀況排名。6月份昆明位列第16名,但1-6月沒有進入前20名。不少市民發現,今年3-5月昆明也沒有進入榜單前20名。對此有市民提出疑問,昆明的空氣品質變差了嗎?7月11日,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專家結合榜單詳情進行了解讀。

數據

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7.24%

「空氣品質狀況除了看排名,也要關注空氣品質優良率、汙染物濃度變化等。從數據來看,上半年昆明的空氣品質其實優於往年同期。」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楊健說。

先看空氣品質優良率。根據昆明市主城區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今年上半年(1-6月),昆明市空氣品質有效監測181天,其中優75天、良好101天、輕度汙染5天,空氣品質優良率97.24%。和去年同期相比,優級天數增加了30天。這是繼2013年開始進行排名以來,昆明市上半年優級天數最多的一年,優級天數主要集中出現在1月、2月和6月。

再看汙染物濃度。上半年,昆明市各汙染物濃度均達到了國家年濃度二級(良好)標準要求,6項汙染物中除一氧化碳(CO)同比上升之外,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均同比下降。

規律

上半年排名歷來不佳

排行榜中,昆明是雲南唯一一個列入排名的城市,市民對排名的關注度也相對較高。此次公布的排名昆明沒有進入上半年前20名,讓不少市民有些失落。其實,根據統計數據,在上半年排名中,昆明並不是「首次跌出」前20名,而是一直沒有進入過前20名。

「和全國不少城市冬季空氣品質不佳不同,昆明空氣品質不佳的情況主要出現在上半年,一直以來1-6月是昆明空氣品質重點監測月份。」楊健說。根據統計數據,2017年到2019年期間,1-2月昆明市排名相對靠前,而3-5月均無法進入前20名,6月重新回到前20名,1-6月的累計排名均未進入前20名。但每年下半年,特別是秋冬季昆明市空氣品質基本保持較好水平,排名會逐步靠前。

分析

外源汙染是直接原因

楊健介紹,每年的3-5月,都是雲南省空氣擴散條件最差的時節,昆明市空氣品質在內部汙染排放和外源汙染輸送的共同影響下,空氣品質相對較差,導致這幾個月的排名均不理想。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昆明4月排名在168城中排第88名,這是開展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以來的最差名次。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分析,今年春季雲南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少雨高溫天氣,降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0%,氣溫上升了2℃,昆明雨季較去年推遲近20天,導致整個區域臭氧大幅度升高。與此同時,整個雲南省空氣品質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

區域性遠程汙染輸送是造成排名下降的直接原因,例如周邊地區森林防火計劃燒除、春種燒荒等,今年2月、3月就發生了兩次較為嚴重的外源汙染造成的空氣品質異常事件。楊健介紹,其實每年的3-5月,東南亞國家、省內以及昆明市內部分區域均存在春種燒荒等情況,但由於風向、風速、降雨等因素的影響,各年影響程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今年就對昆明影響範圍大、時間長、程度較重。

此外,目前昆明市正在處於城市高速發展建設期,施工工地多、範圍廣,初步統計今年昆明市住建方面的工地超過700個,加上其他各類建設、拆遷、裸露的工地、土地等,數量超過2000個。雖然採取了大量的措施進行管控,但仍有部分施工單位各項防控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特別是夜間情況較為突出。這些建設的影響將在項目工程結束後消失,是短期的汙染來源。

「下一步,我們會結合揚塵治理、大氣汙染防控等工作,加強對企業、工地、渣土車、汽車尾氣等汙染的管理。同時,我們也建立了相應的預警機制和對應措施,根據空氣品質變化採取相應措施,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宇虹

責編:沙蘭梅 一審:周曉雪

相關焦點

  • 上半年昆明空氣品質跌出全國前20?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半年昆明空氣品質跌出全國前20?來聽聽專家怎麼說...然而,7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168個重點城市6月和1-6月的全國空氣品質狀況排名。6月空氣品質昆明位列全國第16名,但沒有進入1-6月榜單前二十名。細心市民發現,今年3-5月,昆明也沒有進入榜單前二十名。對此有市民提出疑問,昆明的空氣品質變差了嗎?11日,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專家結合榜單詳情進行了解讀。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
    第二條本規範規定了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設計和監測點位設置要求、環境空氣品質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的方法和技術要求以及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的管理和處理要求。  本規範適用於國家和地方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為確定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防治空氣汙染所進行的常規例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活動。
  • 今年前11個月,昆明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6
    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 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顯示, 今年1至11月, 昆明空氣品質 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6位。
  • 經監測事故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
    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獲悉,12月19日零時46分,黑龍江省安達市萬寶山園區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格雷車間一乳化反應釜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2人輕傷。當日4時37分,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接到綏化市生態環境局電話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經現場監測,事故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地下水中未檢出甲苯、二甲苯等特徵汙染物。
  • 專家解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
    郝吉明:2017年3月,中國工程院受原環境保護部委託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開展專題評估,中國工程院對此十分重視,成立了評估工作領導小組、顧問專家組、評估專家組、執筆組及支持團隊,組織了本領域的主要院士、專家和重點區域一線業務骨幹約50多名的評估隊伍,組建了標準實施成效評估、國內外標準綜合評述、完善我國標準體系的對策建議等三個工作組,重點分析標準各指標在空氣品質管理中的作用
  • 杭州空氣品質真的變差了嗎?209個灰霾天怎麼回事
    那麼今年,杭州空氣真的是突然變差了嗎?昨天下午,杭州市環保局、杭州市氣象局聯合召開會議,回應了大家最關心的「灰霾天是否增加」的問題。  杭州市氣象局總工程師宋健說,灰霾天數的快速增加,和監測模式由人工轉為自動有一定關係,對灰霾天的判斷有了更精確的標準。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標準修改單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應定期評估並適時修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為此原環境保護部於2017年委託中國工程院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開展了專題評估。評估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現行標準作用,認為標準應當總體保持穩定、部分修改完善,特別是關於汙染物監測狀態的規定應參照國際通行做法予以修改。
  • ——專家解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徵求意見稿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杜宣逸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徵求意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 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北極星環保網訊:明年起,陝西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環境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陝西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探秘 咋區分PM2.5和PM10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11月3日,吉林長春市仍然沒有擺脫霧霾的困擾。據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11月3日9時,該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343,環境空氣品質為重度汙染。經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預測該市將持續汙染天氣。依據《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決定將大氣重汙染預警級別由Ⅳ級調整為Ⅲ級。
  • 經監測: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地下水...
    經監測: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地下水中未檢出甲苯、二甲苯等特徵汙染物 2020-12-20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你家的空氣還好嗎?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物聯網和空氣品質監測
    煙霧到達舊金山的時侯我並不在城裡,但幾天後回來時,空氣中的煙味很重。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2017年是加州火災之年」的文中,文中討論了我用來收集和分析空氣品質數據的工具。這次我會再次使用這些工具來分析我家內外的空氣品質。
  • 環境空氣品質預報市場規模預計達58億元
    是我們不斷提出各種需求,企業來幫我們實現。」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豔記得,上海市開始做基於新標準的空氣品質預報業務系統始於2012年。  彼時,距離這個市場「暖」起來還有一年時間。  事實上,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預報從1998年就開始了,當時主要採用依賴於歷史觀測數據、精確度較低的統計模式,預報結果也無關PM2.5。
  • 2017年1月鄂州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監測)
    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 按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日均值的二級標準評價。
  • 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傳感器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空氣汙染嚴重的是室外,認為室外的環境汙染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事實是,辦公室、居室、電影院等密閉的室內環境中的空氣品質遠比室外的環境汙染程度更高。隨著家居市場的逐步擴大,許多新材料家居隨之出現,人們對於工作和生活場所的環境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室內環境汙染已經由單純的化合物汙染、煙塵汙染等向物理化學汙染轉變。採用精確監測、記錄分析室內環境中的溫度、溼度、氣壓、有害氣體等環境情況,達到對室內環境的全面科學檢測成為了當前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之一。
  • 2017年7月鄂州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監測)
    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 ㈡各區大氣環境質量 2017年鄂州市三個行政區納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縣(區)級排名,並且對空氣品質主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進行考核。
  • 明年起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本報訊(記者 張瑾)明年起,我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我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各站點建成以來,儀器穩定運行,數據正常傳輸,為我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 2018年臺灣多地空氣品質變差 官方稱因風弱雨少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環保署」27日公布「2018年空氣品質監測初步統計」,顯示桃園、新竹、苗慄地區的空氣品質明顯變差。臺灣「環保署」分析稱,與風力減弱、雨量減少導致汙染不易去除有關。但外界也關注是否跟林口電廠營運有關,臺灣「環保署」表示,將來會查清。
  • 環境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擬修訂 實現與國際接軌
    按照《大氣汙染防治法》關於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應定期評估並適時修訂的有關要求,原環境保護部於2017年委託中國工程院對標準開展了專題評估。中國工程院組織來自多個相關領域的50多位院士、專家開展了評估。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要求「修改《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有關規定,實現與國際接軌」。按照該部署,生態環境部組織原標準編制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起草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並向相關部委、地方、科研單位和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 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如何不說謊
    三峽晚報訊 本報記者 譚廷/文 鄭聯學/圖  6月5日,宜昌市環保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100%,同比增加 7個優良天。  環保部門發布的空氣品質數據究竟有多真?有無存在人為幹預?……記者連續三天走訪調查,為你揭開宜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的真實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