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鄂州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監測)

2020-12-11 鄂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監測項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細顆粒物(PM2.5)和能見度。監測時間每天24小時連續監測。

2017年鄂州市區7月份有效監測天數為31天,其中優9天,良18天,輕度汙染4天。本月有22天出現首要汙染物,其中首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2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11天,臭氧日最大8小時7天,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同時為首要汙染物1天,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日最大8小時同時為首要汙染物1天,空氣品質狀況所佔比例見圖1。7月份鄂州市城區空氣品質指數(AQI)最大值135(7月27日),最小值36(7月2日)。市區大氣中二氧化硫月平均值9μg/m3,二氧化氮月平均值22μ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值60μg/m3,一氧化碳月平均值1.0mg/m3,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值99μg/m3,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值34μg/m3

按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日均值的二級標準評價。本月市區二氧化硫日均值測得範圍3-26μg/m3,無測點超標;二氧化氮日均值測得範圍11-37μg/m3,無測點超標;可吸入顆粒物PM10日均值測得範圍26-104μg/m3,無測點超標;細顆粒物PM2.5日均值測得範圍12-76μg/m3,測點超標率3.2%;一氧化碳日均值測得範圍0.7-1.3mg/m3,無測點超標;臭氧的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測得範圍29-198μg/m3測點超標率12.9%。7月份市區空氣品質指數圖和大氣汙染物日均值濃度曲線圖分別見圖2和圖3。

2017年7月份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27天,佔總監測天數的87.1%,與去年同期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減少3.2%,二氧化硫月平均濃度下降10.0%,二氧化氮月平均濃度上升15.8%,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濃度上升5.3%,一氧化碳月平均濃度下降23.1%,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濃度下降12.4%,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濃度下降15.0%。與上月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減少2.9%,二氧化硫月平均濃度下降10.0%,二氧化氮月平均濃度下降15.4%,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濃度下降6.2%,一氧化碳月平均濃度下降9.1%,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濃度下降11.6%,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濃度下降17.1%。

㈡各區大氣環境質量

2017年鄂州市三個行政區納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縣(區)級排名,並且對空氣品質主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進行考核。

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情況:2017年7月三個行政區環境空氣中PM10月均濃度值華容區最高,梁子湖區最低,除華容區外,其它區監測結果均低於市區均值;PM2.5鄂城區最高,梁子湖區最低,除鄂城區外其它區監測結果均低於或等於市區均值,監測結果見表1。

表1 2017年7月各區空氣汙染物平均濃度表

縣(區)

SO2

(μg/m3)

NO2

(μg/m3)

PM10

(μg/m3)

CO

mg/m3)

O3

(μg/m3)

PM2.5

(μg/m3)

備註

鄂城區

6

22

49

0.8

101

37

鄂城區以國控市政府站點數據

華容區

13

11

70

0.8

121

33

梁子湖區

8

3

39

0.8

128

22

市區均值

9

22

60

1.0

99

34

空氣品質狀況:全市三個區7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鄂城區86.7%,華容區79.3%,梁子湖區67.7%。梁子湖區有2天重度汙染,主要汙染物是臭氧,其它二個區未出現重度汙染天氣,詳見表2。

表2 2017年7月各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情況表

排名

(天)

(天)

輕度汙染(天)

中度汙染(天)

重度汙染(天)

嚴重汙

染(天)

優良天

數比例(%)

1

鄂城區

16

10

4

0

0

0

86.7

2

華容區

4

19

4

2

0

0

79.3

3

梁子湖區

14

7

5

3

2

0

67.7

備註

梁子湖區、鄂城區和華容區的有效監測天數分別為31、30和29天,排名按優良率

綜合指數情況:按照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空氣質 量監測結果相對較差~相對較好的區依次是:華容區、鄂城區、梁子湖區。鄂城區主要汙染物均為細顆粒物(PM2.5),華容區和梁子湖區主要汙染物均為臭氧(O3)。三個區綜合指數均低於城區。詳見表3。

表3 2017年7月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表

排序

綜合指數

最大指數

主要汙染物

1

鄂城區

3.66

1.06

PM2.5

2

梁子湖區

3.18

1.54

O3

3

華容區

3.76

1.11

O3

城區

3.84

1.01

O3

二、地表水環境質量

鄂州市地表水水質月報的範圍是長江(鄂州段)、新港河、高橋河、長港、梁子湖、洋瀾湖等主要河流、湖泊,其中梁子湖、長江(燕磯)和長港樊口段共6個斷面屬於國控斷面,其它6個斷面為省控斷面。

月報採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和《鄂州市水功能區劃分》進行水質評價。按照環保部環辦[2011]22號《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的要求:地表水水質評價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以外的21項指標。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作為參考指標單獨評價(河流總氮除外)。湖泊、水庫營養狀態評價指標為:葉綠素a(chla)、總磷(TP)、總氮(TN)、透明度(SD)和高錳酸鹽指數(IMn)共5項。

㈠國控斷面

1、長江鄂州燕磯國控斷面

長江鄂州燕磯段國控斷面2個監測點,水質執行Ⅱ類標準。本月燕磯段面除溶解氧外其它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燕磯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總砷、氟化物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 BOD5、氨氮、總磷和總氮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月同期相比,總磷、溶解氧和總砷濃度下降趨勢,BOD5、氨氮、硝酸鹽和錳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2、長港樊口國控斷面

長港樊口國控斷面水質執行類標準本月長港樊口斷面各項監測指標均達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BOD5、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氨氮、總氮、總砷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 CODcr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上月同期相比CODcr、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氟化物、六價鉻和總砷濃度有下降趨勢, BOD5、總氮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3、梁子湖

梁子湖4個手工監測點位和1個水質自動監測點位,水質執行類標準。本月梁子湖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類標準,營養平均指數44.8,營養狀態中營養。去年同期相比,高錳酸鹽指數、總氮、氟化物、總砷、六價鉻、氯化物、鐵和錳濃度有下降趨勢,CODcrBOD5、氨氮和六價鉻濃度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水質營養平均數減少1.9;與上月相比 BOD5高錳酸鹽指數、總氮、氟化物、總砷、硫酸鹽、葉綠素a和硝酸鹽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水質營養平均指數增加5.0,營養狀態仍為中營養。

㈡省控斷面

1新港鐵路橋斷面 

新港鐵路橋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執行類標準本月新港鐵路橋各項監測指標均達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CODcr、總砷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和氟化物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次相比,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總砷氟化物和糞大腸菌群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2、港口橋斷面

港口橋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執行類標準本月港口橋各項監測指標均達類標準。與上月相比,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BOD5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去年同期未監測

3、洋瀾湖 

洋瀾湖5個監測斷面,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各監測斷面均符合類標準,營養平均指數61.4,營養狀態中度富營養。主要超標汙染物有總磷CODcr高錳酸鹽指數,最高超標倍數分別為1.600.450.15倍,高錳酸鹽指數的超標率為60%CODcr的超標率為80%總磷的超標率為100%去年同期相比BOD5濃度下降趨勢,氟化物和總砷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營養平均指數減少0.4與上次同期監測結果相比BOD5氨氮和總磷濃度有下降趨勢,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總砷和葉綠素a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營養平均指數增加0.9

鄂州市湖泊營養指數和水體汙染狀況分別見圖4和圖5。

河段(水體)

執行標準

實際

水質

主要超標汙染物

點位屬性

超Ⅴ

長江燕磯

           

未達標

溶解氧

國控斷面

長港樊口段

           

達標

 

梁子湖

出湖口

           

達標

 

入湖口

           

達標

 

湖心

           

達標

 

梁子島

           

達標

 

港口橋

           

達標

 

省控斷面

新港鐵路橋

           

達標

 

洋瀾湖

300-

         

未達標

TP、IMnCODcr

800-

         

未達標

TP、IMnCODcr

500-

         

未達標

TPCODcr

700-

         

未達標

TP、IMnCODcr

700-

         

未達標

TPCODcr

三、集中飲用水源

鄂州市城區集中飲用水源地2個,即雨臺山水廠和鳳凰臺水廠,為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個為華容泥磯。根據《2017年全省環境監測工作要點》和《2017年湖北省環境監測方案》要求,雨臺山水廠和鳳凰臺水廠監測項目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表1的基本項目(24項)、表2的補充項目(5項)和表3的部分特定項目(33項)等共計62項指標,同時全年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在7月進行一次109項全分析,水質執行類標準。

本月城區2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各監測斷面24項指標均達到類標準,各監測斷面補充項目及部分特徵項目38項均符合標準值要求。與去年同期相比,氟化物、總砷、六價鉻、硫酸鹽和鋇濃度有下降趨勢,BOD5CODcr、氨氮、總磷、總氮、氯化物、硝酸鹽、甲醛、鈹、硼和銻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上月同期相比氨氮總氮、六價鉻、氯化物、硝酸鹽和鋇濃度有下降趨勢,BOD5CODcr、總砷、硫酸鹽、鐵、甲醛、鈹、硼和銻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華容泥磯,各監測斷面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總磷、氟化物、總砷、六價鉻、錳和鋇濃度有下降趨勢,BOD5、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硫酸鹽、硝酸鹽、甲醛、硼和銻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次監測結果相比,氨氮、總磷、總鋅、總砷、六價鉻、氯化物、錳、硼、銻和鋇濃度有下降趨勢,BOD5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硝酸鹽、鐵和甲醛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四、降水

鄂州市設3個降水採集點。七月份降雨5天,共採集降水樣品15個,最大降水量45.6毫米,降水pH值範圍6.00-6.45,電導率範圍133-184微西/釐米,酸雨頻率為零。與去年同期相比,降水頻次減少,最大降水量減少419.6mm;與上月同期相比,降水頻次減少,最大降水量減少123mm。

五、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

七月份共採集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樣品各3個,全市降塵量範圍在6.16-9.65噸/平方公裡·月,平均降塵量8.32噸/平方公裡·月;硫酸鹽化速率範圍在0.41-0.45SO3 mg/(100cm2鹼片·日),平均100cm2鹼片·日轉化0.43mgSO3。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平方公裡降塵增加1.89噸,硫酸鹽化速率平均每天100 cm2鹼片SO3持平;與上月同期相比平均每平方公裡降塵減少0.12噸,硫酸鹽化速率平均每天100 cm2鹼片SO3減少0.01mg

六、城市功能區環境噪聲

鄂州市城區噪聲執行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鄂州城市功能區環境噪聲監測設立6個監測點位:即蓮花山(1類,居民文教區)、市建築設計院和凡口造船廠(2類,混雜區)、鄂鋼安環處(3類,工業區)、園林局綠化處和武昌大道(4類,交通幹線兩側),分別代表不同功能區。城區聲源構成以生活噪聲為主,其餘依次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施工噪聲和其它噪聲。

2017年第二季度功能區噪聲監測結果顯示園林局綠化處、武昌大道夜間噪聲出現超標1.0dB(A)0.5dB(A),超標率分別為1.8%0.9%,其餘區域全部達標, 聲環境質量較好。與上季度相比,園林局綠化處、武昌大道夜間噪聲超標率在下降,整體環境噪聲質量變化不大;與去年同期相比,除居民文教區,其它各功能區晝、夜噪聲均在好轉。功能區監測結果詳見表1

1 2017年第二季度功能區噪聲等效A聲級監測結果

單位:等效聲級Leq[dB(A)]

監測結果

功能區

2017

第二季度

2017

第一季度

2016

第二季度

標準值

居民文教區

蓮花山

Ld

54.4

54.6

53.9

55

Ln

45.0

43.9

44.5

45

Ldn

49.7

49.2

49.2

/

混合區

市建築設計院

Ld

55.7

57.1

57.1

60

Ln

47.9

48.3

49.5

50

Ldn

51.8

54.2

54.5

/

凡口造船廠

Ld

57.1

58.7

59.3

60

Ln

46.3

46.8

47.4

50

Ldn

51.7

54.8

55.3

/

工業區

鄂鋼安環處

Ld

59.6

60.1

59.1

65

Ln

53.2

52.6

54.2

55

Ldn

56.4

56.4

56.6

/

交通幹線道路兩側

園林局綠化處

Ld

66.9

68.1

67.9

70

Ln

56.0

57.5

57.3

55

Ldn

63.3

64.6

64.4

/

武昌大道

Ld

67.1

67.5

68.1

70

Ln

55.5

56.5

57.4

55

Ldn

63.3

63.8

64.5

/

附表1: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質

量指數

空氣品質

指數級別

空氣品質指數

類別及表示顏色

對健康影響情況

建議採取的措施

0~50

一級

綠色

空氣品質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51~100

二級

黃色

空氣品質可接受,但某些汙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101~150

三級

輕度

汙染

橙色

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

151~200

四級

中度

汙染

紅色

進一步加居易感人群症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運動。

201~300

五級

重度

汙染

紫色

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300

六級

嚴重

汙染

褐紅色

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

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運動。

附表2:湖泊(水庫)營養指數

營養指數TLI

營養狀況

≤30

貧營養

30~50

中營養

>50

50~60

輕度富營養

60~70

中度富營養

>70

重度富營養

相關焦點

  • 2017年1月鄂州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監測)
    2017年1月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1天,佔總監測天數的35.5%,與去年同期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增加3.0% ㈡各區大氣環境質量 2017年鄂州市三個行政區納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縣(區)級排名,並且對空氣品質主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
  • 義烏環境質量月報來了 2月份水和空氣品質都不錯哦
    水上保潔 黃允宏 攝環境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所在,環境質量好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日前,義烏市環保局公布了2018年2月義烏環境質量月報,月報從地表水水質、交接斷面水質、飲用水源地水質以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四個方面為義烏市民全方位展現了2月義烏環境質量。從環境月報中可以看到,水質方面,2月份,義烏市7個市控以上地表水斷面(興中橋、塔下洲、低田、南江橋、龍潭、候芹渡、楊宅)7個斷面均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
    第二條本規範規定了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設計和監測點位設置要求、環境空氣品質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的方法和技術要求以及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的管理和處理要求。  本規範適用於國家和地方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為確定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防治空氣汙染所進行的常規例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活動。
  • 生態環境部通報11月和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1月和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1月,監測的112個重點湖(庫)中,Ⅰ~Ⅲ類水質湖庫個數佔比75.0%,同比上升7.7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佔比5.4%,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 新疆2017年環境空氣品質好轉 首要汙染物為PM10和PM2.5
    中新社烏魯木齊6月4日電 (耿丹丹)記者4日從新疆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疆2017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較上年有所好轉,19個主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9%,首要汙染物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PM2.5(細顆粒物)。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標準修改單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應定期評估並適時修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為此原環境保護部於2017年委託中國工程院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開展了專題評估。評估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現行標準作用,認為標準應當總體保持穩定、部分修改完善,特別是關於汙染物監測狀態的規定應參照國際通行做法予以修改。
  • 生態環境部通報10月和1-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0月和1-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0月,監測的112個重點湖(庫)中,Ⅰ-Ⅲ類水質湖庫個數佔比為74.1%,同比上升7.7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佔比5.4%,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 昆明的空氣品質變差了嗎?來聽環境監測專家給你講講
    7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168個重點城市6月和1-6月的全國空氣品質狀況排名。6月份昆明位列第16名,但1-6月沒有進入前20名。不少市民發現,今年3-5月昆明也沒有進入榜單前20名。對此有市民提出疑問,昆明的空氣品質變差了嗎?7月11日,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專家結合榜單詳情進行了解讀。
  • 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北極星環保網訊:明年起,陝西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環境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陝西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
  • 經監測事故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
    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獲悉,12月19日零時46分,黑龍江省安達市萬寶山園區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格雷車間一乳化反應釜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2人輕傷。當日4時37分,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接到綏化市生態環境局電話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經現場監測,事故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正常,地下水中未檢出甲苯、二甲苯等特徵汙染物。
  • 明年起陝西統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監測6項指標
    本報訊(記者 張瑾)明年起,我省十個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韓城市將全部統一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和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指標。2012年~2013年,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我省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延安、楊凌等7市(區)39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具備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6項指標監測能力,並實時傳輸監測數據。各站點建成以來,儀器穩定運行,數據正常傳輸,為我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 前7個月寧波空氣優良率創三年來新高
    今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消息,今年前7個月,中心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1.5%,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天有九天是水晶天」,創下三年來新高,比2017年同期提高6.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達到2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降低14微克/立方米。
  • 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四川印發《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全文如下: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臭氧汙染的重要前體物,為積極推進環境空氣VOCs監測體系和能力建設,摸清生成臭氧的重點VOCs種類,掌握重點VOCs濃度水平和變化規律,支撐開展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監測函〔2019
  • 山東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SO、NO平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
    本端融媒體記者記者 於懷峰今年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山東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紮實成效。12月31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介紹山東打好汙染防治三年攻堅戰相關情況。
  • 目標:全年空氣品質指數達標率91%以上,珠海金灣堅決打贏環境「保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珠海市金灣區在2020年要實現空氣品質指數(AQI)達標率91%以上,PM2.5濃度控制在29微克/立方米以下,揚塵汙染明顯改善,地表水水質考核斷面保持優良,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 武威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甘肅客戶端武威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12月23日上午,武威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第三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月至11月環境空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和《武威市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公報》相關情況。
  • 10月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四川10市入圍前20強!
    11月19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0月和2020年1-10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在今年10月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前20位城市中,四川有10個城市入圍,分別是雅安、遂寧、內江、資陽、綿陽、廣安、瀘州、南充、樂山和德陽市。
  • 環境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擬修訂 實現與國際接軌
    現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於2012年2月29日發布,自2013年起分批實施,2015年在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實施。標準發布實施以來,有力引領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和環境管理轉型,對制定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全國和重點區域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7月21日向媒體通報,《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修改單主要內容是修改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規定,實現與國際接軌。現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於2012年2月29日發布,自2013年起分批實施,2015年在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實施。標準發布實施以來,有力引領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和環境管理轉型,對制定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全國和重點區域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探秘 咋區分PM2.5和PM10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11月3日,吉林長春市仍然沒有擺脫霧霾的困擾。據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11月3日9時,該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343,環境空氣品質為重度汙染。經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預測該市將持續汙染天氣。依據《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決定將大氣重汙染預警級別由Ⅳ級調整為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