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老人13年到廢品收購站回收舊書自辦書屋

2020-12-19 騰訊網

張洪球和他背後的圖書

張洪球和他背後的書架

張洪球的書屋就在這個破舊的祠堂裡

張洪球未放進書架的書

張洪球晾在門外襤褸的衣服

南方農村報訊每逢趕集的墟日,廣東羅定市分界鎮就擠滿了小販和前來挑選貨物的村民們。集市上人來人往,年過七旬的張洪球老人穿著一件單薄而破舊的短袖衫坐在他的雜貨檔前。在眾多出售算命、六合彩書籍的地攤包圍下,老人和他身後的瓦房在冬日的寒風中顯得有些孤獨。

張洪球在這間租來的瓦房裡已經獨自居住了13年。日夜陪伴著他的,是從廢品站回收的3000本舊書。在這個偏遠小鎮,來舊書屋買書的人並不多,村民們大多是來免費看書的。「書賣不賣得出去沒關係,只要有人看,有人租,我就會把它做下去,直到做不動了為止。」老人說。

舊瓦房是住所又是書屋

推開舊書屋的大門,映入眼帘的是5個堆滿了舊書的書架。穿過這些書架和一堆破舊的鍋碗瓢盆,另一間空曠的雜物房便是老人就寢的地方。

1998年,張洪球租下了這間靠近鎮上集市的瓦房,以賣土特產和小商品為生。據鎮上的老人稱,這間瓦房是張姓家族的祠堂,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瓦房雖然陳舊,卻也是遮風避雨的好場所。

由於喜歡讀書看報,張洪球經常扛著麻袋到附近鎮上的廢品站「淘」舊書。「有時候買兩三本,要是碰上好書了,一次能往回搬上二三十斤。」張紅球說。隨著舊書越買越多,他索性開起了這間舊書屋,而這一開就是13年。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十來本書,後來回收的舊書慢慢多了,現在差不多有3000本。」張洪球說。舊書屋裡的書籍五花八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小說《三國演義》到眼下熱銷的漫畫《火影忍者》都能找到。為了把舊書分門別類整理好,毫無木工經驗的張洪球以低價收購附近商店廢棄的木料,親手把它們磨平、打上釘子,製作成一個個簡陋而實用的書架,還細心地在上面寫上書目標籤。

對於書屋中的舊書,張洪球格外珍惜。「別人用五毛錢回收的書,我用一塊五毛買回來。」他說。去年分界鎮遭遇水災,張洪球的舊書屋也沒能逃過厄運。幾百斤舊書被齊腰深的積水浸壞,張洪球只好把它們一一晾乾,再當作廢紙賣給廢品站。提及此事,老人仍然感到十分惋惜:「要不是被水泡壞了,這些書我都捨不得賣的。」

雖然只有小學學歷,但張洪球的讀書量卻不小。在舊書屋的藏書中,張洪球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古典小說。老人隨手從書堆中拿出一本《中國現當代散文鑑賞》,裡面收錄了錢鍾書、豐子愷、老舍等多位大家的文章。「也說不出這些文章好在哪裡,但就是覺得寫得好,喜歡讀。」老人靦腆地說。

每件衣物都是「破洞百出」

每逢分界鎮趕集的墟日,張洪球便會趕在天沒亮之前起床,自己做點早餐,再將舊門板和木頭組裝成臨時的桌子,把茶油、山楂等土特產在上面擺放整齊,等待著客人們的到來。

12月的羅定,天氣頗為寒冷,老人只穿著一件破舊的短袖衫和一條已被洗得發白的粗布褲子,腰間用布條當做簡便腰帶纏起。「沒事,幹起活來就不冷了。」老人說。一旁的晾衣繩上,老人的每件衣物都是「破洞百出」。

每當有村民來借書時,張洪球就把借書者的名字登記在一本專門的名冊上。如今,這本厚厚的名冊已顯得十分殘破。「以前借書的人多,現在有了電腦、電視、電影,看書的人就少了。」張洪球說。

魚販張杰清是今年舊書屋唯一一名長期租書的客人,租書費用為每月5元。每個星期,張杰清都會到舊書屋借閱兩三本書。「我睡覺前一定要在床上看一下書,才睡得著。」張杰清說,他已經在舊書屋連續租了7年的書,「以後也會租下去。」

「只要有人看就做下去」

與許多城市書店的命運相似,這間坐落在鄉村祠堂裡的舊書屋同樣無法為它的主人帶來哪怕是微薄的收益。「開舊書屋是沒錢賺的,」老人坦言,「我只是對這個有興趣,喜歡書。」

瓦房外的白牆上,「租書、換書」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在來舊書屋的村民中,免費看書的多,租書、買書的寥寥無幾。偶爾還會有竊書的光顧,但張洪球對此並不在意,「發現了就把書拿回來,要是沒發現,也就算了。」

「他很有精神,也很熱情。」分界鎮文化站站長張展泰如此形容張洪球。「他沒有老伴和孩子,一個人打理書屋不容易。」張展泰說,「雖然過得很艱苦,但他生活得很用心,很積極。」眼下,張洪球正打算為書屋添加一個新書架,以便堆放剛回收的舊書。

張洪球是五保戶,每月的補助不到400元,賣雜貨的生意僅能勉強餬口,而打理舊書屋卻耗費了他不少的時間。談起未來對舊書屋的打算,已過古稀之年的張洪球說:「書賣不賣得出去沒關係,只要有人看,有人租,我就會把它做下去,直到做不動了為止。」

■記者手記

就是喜歡

採訪張洪球,讓我想起佩內洛普·菲茲傑拉德的小說《書店》中文版封面和封底的兩句話,封面的話是「我就是想開一家書店」,封底是「可是,那個小鎮並不需要一家書店」。

在213份百名「嶺南鄉村讀書帶頭人」申請材料中,張洪球的這份顯得有些特別:材料是用歪歪扭扭的字手寫的,照片上的書屋十分簡陋,甚至連聯繫電話都沒有。當一名熱心村民將我們帶到一間外表殘舊不堪的瓦房門前時,我們仍未意識到,這就是張洪球老人和他心愛的藏書的棲身之所。

後來,我們才得知,老人一直是獨身一人,不懂電腦,也沒有手機。當我們向他索要聯繫方式的時候,他把我們帶到瓦房對面的一間店鋪,指著牆上的電話號碼說:「你們打這個電話,讓店主叫我接就可以了。」

採訪雖已過去數日,但老人只著一件薄衫,在瓦房內昏黃的燈光下向我們介紹書屋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與其他獲獎者相比,張洪球並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沒有組織大規模的讀書活動,但老人對書的熱愛,對辦書屋的執著,令我們感動不已。

老人樸素而不善言辭,被問及辦書屋的理由,他回答「就是喜歡」,接著靦腆地憨笑了幾聲。當我們想給老人拍照的時候,文化站站長想借件外套給老人披上,讓老人顯得體面一些,但老人執意不肯,「沒關係,就這樣拍就可以了。」

老人似乎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在這個讀書風氣並不濃厚的小鎮上,開著這樣一間無利可圖的舊書屋。或許他自己並不知道,這間舊書屋將成為多少農村孩子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之一,又曾讓多少懷著文學夢想的青年們在其中得到安慰與救贖。

農村讀書氛圍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像張洪球老人這樣點滴的努力與積累,正是當下農村所需要的寶貴力量。(李世敏 範琛)

相關焦點

  • 舊書回收捐贈愛心滿滿
    □ 明 也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山東濟南一位老人在廢品回收站挑選圖書的視頻悄悄走紅。老人今年76歲,愛好收藏的他經常在廢品回收點「尋寶」,挑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買下之後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這些年來,他已捐了1萬多本書。
  • 廢品收購站成回收報廢滅火器主力
    不同類型的滅火器使用年限從6年到12年不等,達到年限的滅火器必須報廢,這些滅火器都去哪裡了?手中有報廢滅火器該如何處理?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報廢滅火器流入廢品收購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報廢滅火器應交送具有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 [威海]節後空禮品盒成「雞肋」廢品收購站拒絕回收
    「年過完了,真不知道家裡成堆的空禮品盒該怎麼處理?」春節過後,很多市民家中堆積著一些空禮品盒。這些精美的禮品盒,看著漂亮,擺著礙事,想賣沒人要,扔了又可惜。  近日,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廢品回收處均表示不回收禮品盒,這些造價「不菲」的精美包裝盒,最後落得個尷尬處境。
  • 九旬老人自辦農家書屋30年 謄寫小常識贈村民(圖)
    九旬老人自辦農家書屋30年 謄寫小常識贈村民(圖) 2014-08-11 11:11:37陳人願老人與他的書屋  本報訊 實習生 黃學玲 陳麗 記者 汪清林 文/圖 老人退休後自費創辦農家書屋,一幹就是30多年,藏書從起初的幾百冊,到現在已有一萬多冊。
  • 從廢品收購站裡搶救被當做廢品處理的舊書
    整天穿梭於各個廢品收購站,搜尋需要的各種書籍。想想這些書被當廢紙賣掉,就有種拯救責任。學習用書廢品收購站有大量的考題集、試卷、各類職稱考試用書等。黨政機關幹部讀物廢品收購站裡,有很多尚未拆包的黨政幹部讀物,有政治類、歷史類、經濟類……非常奇怪的是,毛澤東選集,不管舊版還是新版,一本都找不到。
  • 南京人預定舊書能淘寶 廢品站裡開「二手書店」
    【金陵晚報報導】 □金陵晚報記者 張燕  到廢品收購站預訂自己需要的書?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七裡村12號就有一家廢品收購站兼營二手書店,專賣從破爛裡淘出來的書。如此獨闢蹊徑,小小廢品站折騰幾年下來生意倒也紅紅火火。
  • 廢品回收價格下跌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廢品回收工作
    根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5年,全國有回收企業13萬家,比2014年減少7000家;各類回收站(點)30萬個,比2014年減少5萬個;回收行業從業人員1500多萬人,比2014年減少300多萬人。在物價、人力成本持續上漲的今天,廢品價格卻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 為了開辦自己的廢品收購站,我與唯一的姐姐鬧翻了。
    我辦廢品回收站的日子(一)初入行業,學習經驗 我是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開廢品收購站的,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非常不容易,堅持到今天已經快十七年了。這麼多年我從一無所有,到現在靠它養活一家老少六口人,還在縣城買了房子,日子也算是過得還不錯。
  • 「七旬老人廢品站淘書捐贈」的多重意義
    12月2日,在濟南城區內的一處廢品回收點內,76歲的錢玉田爬上一處近一米高的書堆,彎腰拾起舊書,每一本都翻開看看。在過去的10餘年間,他先後從廢品回收點內「淘」出3萬餘本書,並將其中的1萬餘本捐贈。他還挑到了很多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買下之後,為孩子捐建「愛心書屋」。(12月2日《中國新聞網》)現實生活中,人們時常會看到一個並不起眼但卻事關千家萬戶的行當,那就是「廢品回收」。
  • 白雲區金沙洲廢舊鐵回收廢品收購站趨勢綠廣再生資源
    白雲區金沙洲廢舊鐵回收廢品收購站趨勢綠廣再生資源發達的優勢更為明顯。廣州在廣東省從事金屬行業多年,有自己的團隊成員及機器設備,高價回收大量金屬,變壓器,廢橡膠,金屬,塑料,工業廢料等。
  • 從為「破爛兒」辦展到app預約上門回收,講述京城收廢品的陳年往事
    1959年,原崇文區廢舊物資回收公司的收購員在街巷中收購廢品。李晞 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的胡同、大院裡設有廢品收購站,人們隔三差五將平時積攢的廢品拾掇出來,拿到收購站換回幾毛錢。報紙、剩骨頭、牙膏皮、廢銅爛鐵……都能換錢。那會兒,廢品回收支援了工農業生產,也為國家創造了財富。
  • 吊車鉤子深夜被盜 廢品收購站尋一圈還真就找見了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盜竊取得的錢財終究是不義之財愛財卻不腳踏實地這種行為不可取哦把家裡的一些廢棄物品賣到廢品回收站是一件既環保又能換點零花錢的好事兒,但是有的人為了換點零花錢卻打起了歪主意。近日,順義警方抓獲一名盜竊吊車鉤子當廢鐵賣的嫌疑人。
  • 一違法廢品收購站,涉嫌非法侵佔農用地,面臨立案查處!
    有群眾反映,在龍山村龐頭村民小組,存在一間違法廢品收購站,涉嫌非法侵佔農用地,破壞周邊農地以及河湧的環境衛生,也對周邊的住戶、村民造成了極大影響。對此,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立即採取行動。11月26日,村小組發出搬遷通告。
  • 廢品老闆3毛錢回收的鐵疙瘩,清洗後轉賣260萬
    今天,我們要給他大家講的就是一個寶貝被賣到廢品收購站的故事。當時,它被以3毛錢的價格回收,但是轉手賣出去卻得到了260萬。是不是覺得有點好奇,究竟是什麼寶物這麼吃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隨手將鐵疙瘩扔進廢鐵堆瀋陽有一家廢品收購站,這兩天遇上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 某廢品回收點超九成二手教材流入造紙廠 為何叫好不叫座?
    某廢品回收點超九成二手教材流入造紙廠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的一處廢品回收站內,一位商販正在把剛剛回收的教材一麻袋一麻袋地倒在地上。一會兒功夫,倒在地上的教材就堆成了一座小山,記者隨手翻了翻,發現大部分都是八九成新甚至全新的書,王亮把它們堆放到這裡之後,先供二手書商挑選,剩下的就賣給了造紙廠。廢品回收站商販 王亮:大概90%左右的書給了造紙廠。
  • 廢品收購站的雜物亂堆放在太原小店區某小區周邊
    廢品收購站一般都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地帶,然而,在山西省小店區針織街富佳苑小區附近卻有三家廢品收購站,因為收購的廢品亂堆亂放到小區的公共場地,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近日,在12319數字城管的協調下,亂堆的雜物被清理乾淨。
  • 買賣舊書 書販月均賺三千(圖)
    凌晨4時擺地攤 舊貨市場成聚集地 從挑書人手中拿貨 普通舊書加一半價 古書則賣到成百上千元———  昨夜,大風降溫,寒意卻絲毫沒有降低書販們淘舊書的欲望。今晨4時,在度過元旦假期後,潘家園舊貨市場迎來2007年的首個周末。
  • 閒置無用賣廢品可惜 舊書處理成了難題
    舊書處理成了難題   2003年1月8日02:14  遼瀋晚報 >   瀋陽市瀋河區萬泉小區的居民孫永福面對著家裡越積越多的舊書不知道怎麼處理,他無奈地說:「扔掉還可惜,如果按照廢品賣每公斤只有7角5分。」
  • 學生畢業季賣舊書本 廢品回收站一天能收上百斤
    feijiu網資訊平臺:又是一年畢業季,不少學生把帶不走的舊書本賣掉,廢品回收站一天能收上百斤舊書本。  8日晚上7時許,記者來到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宿舍樓區,最裡面的兩個宿舍樓之間停著兩三輛三輪摩託車,車廂裡裝滿了書本,不時有學生扛著一麻袋書來到此處過秤。一名學生告訴記者,他家是寧陽的,打包的行李太多,不得已把舊書本賣掉。
  • 廢品收購站有些吃不消
    都攢起來 賣了記者發現,大多數市民會把快遞中的廢紙箱保存好賣掉,但是還有不少人因為回收價格低選擇扔掉今天上午記者找到了從事廢品收購行業十多年的王師傅了解情況。廢品收購員 王師傅:便宜了記者:能便宜多少王師傅:現在俺賣才賣八毛記者:收的話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