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時擺地攤 舊貨市場成聚集地 從挑書人手中拿貨 普通舊書加一半價 古書則賣到成百上千元———
昨夜,大風降溫,寒意卻絲毫沒有降低書販們淘舊書的欲望。今晨4時,在度過元旦假期後,潘家園舊貨市場迎來2007年的首個周末。近300名書販與淘書人冒著寒風,打著手電筒交易。
記者從潘家園舊貨市場辦公室了解到,近期每天的舊書交易額都能達到75萬元。
北京的潘家園和報國寺聚集了大批職業販賣舊書的書販,以買賣舊書為生。
記者對書販這一群體展開調查,發現他們平均月收入能達到3000元。
調查說明
調查對象:書販及相關人士調查時間:2006年12月24日、2007年1月6日調查方式:暗訪
凌晨4時起來淘書舊貨市場成聚集地
12月24日,凌晨4時,天還未亮,北京報國寺旁邊的胡同內人頭攢動。書販在地上鋪著一塊塑料布,上面碼著各種書,手電筒燈光在黑暗中不停地晃動。
像這樣的舊書地攤一家挨著一家,書販與前來淘書的人借著幽暗的燈光交易著。
記者粗略統計,這裡大概有30個舊書攤,前來淘書的人也在百位左右。
一位姓許的書販告訴記者,為了省去攤位費,他們只能凌晨擺攤,天一亮就撤攤,這已經成為慣例,吸引了大批淘書人前來淘書。
「這書多少錢?便宜點!」一位淘書人肩上背著一個大包正在和書販討價還價。
這位淘書人告訴記者,每周四天不亮,他都會來這裡等書販拉書進來。
每到周末,潘家園舊貨市場也和報國寺有同樣的情形。
記者從潘家園舊貨市場辦公室了解到,現在潘家園舊貨市場買賣舊書的固定攤位已達275家,是中國最大的舊書交易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221號攤主告訴記者,攤主們通常把周一到周五從各地抓的貨拿到這裡來銷售。
挑書人扎堆廢品站書販再倒手收舊書
12月24日中午,記者來到潘家園舊貨市場西北角,這裡專門買賣舊書。
記者一邊買書,一邊向攤主打聽舊書來源,發現舊書來源非常龐雜:有從工廠圖書館論堆買來的,還有從印刷廠直接收來的,但大部分舊書都是收破爛得來的。
一位常在報國寺擺攤的書販徐明告訴記者,他的舊書幾乎都來自於昌平區東鎮東小口村的一個大型廢品收購站,是從聚集在廢品站的挑書人手中買來的。
當天下午6時,記者驅車來到東小口村,找到了書販所說的那家大型廢品收購站。
記者看到,這裡到處是獨立的小院,共有60多家。
院子門口都掛著收購舊書、管材等廢品的招牌,而院子內則堆滿各種廢紙和書籍,不時還有卡車拉著滿滿一車廢紙、舊書進入院內。
車一停,除了卸貨的人外,還有三三兩兩手裡拿著白色尿素袋的人匆匆趕來。
廢品收購站的老闆告訴記者,這些人都是挑書人,每當有車卸貨,這些人就扎進舊書堆裡挑書。
「他們一般都在附近租房住,一有卡車卸貨,他們就會出現。」老闆說。
張洪軍今年40歲,3年前從河南來,一直在做舊書買賣。
當記者看到張洪軍時,他正背著一麻袋舊書回家,他一天最少能挑出三四麻袋舊書。
張洪軍說,在廢品收購站附近和他一樣的挑書人還有30多個,他們大多集中在每天早晚出現。因為一般卡車都是早晚從北京城區拉來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