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舊書 書販月均賺三千(圖)

2020-12-14 搜狐網

  凌晨4時擺地攤 舊貨市場成聚集地 從挑書人手中拿貨 普通舊書加一半價 古書則賣到成百上千元———

  昨夜,大風降溫,寒意卻絲毫沒有降低書販們淘舊書的欲望。今晨4時,在度過元旦假期後,潘家園舊貨市場迎來2007年的首個周末。近300名書販與淘書人冒著寒風,打著手電筒交易。

  記者從潘家園舊貨市場辦公室了解到,近期每天的舊書交易額都能達到75萬元。

  北京的潘家園和報國寺聚集了大批職業販賣舊書的書販,以買賣舊書為生。

記者對書販這一群體展開調查,發現他們平均月收入能達到3000元。

  調查說明

  調查對象:書販及相關人士調查時間:2006年12月24日、2007年1月6日調查方式:暗訪

  凌晨4時起來淘書舊貨市場成聚集地

  12月24日,凌晨4時,天還未亮,北京報國寺旁邊的胡同內人頭攢動。書販在地上鋪著一塊塑料布,上面碼著各種書,手電筒燈光在黑暗中不停地晃動。

  像這樣的舊書地攤一家挨著一家,書販與前來淘書的人借著幽暗的燈光交易著。

  記者粗略統計,這裡大概有30個舊書攤,前來淘書的人也在百位左右。

  一位姓許的書販告訴記者,為了省去攤位費,他們只能凌晨擺攤,天一亮就撤攤,這已經成為慣例,吸引了大批淘書人前來淘書。

  「這書多少錢?便宜點!」一位淘書人肩上背著一個大包正在和書販討價還價。

  這位淘書人告訴記者,每周四天不亮,他都會來這裡等書販拉書進來。

  每到周末,潘家園舊貨市場也和報國寺有同樣的情形。

  記者從潘家園舊貨市場辦公室了解到,現在潘家園舊貨市場買賣舊書的固定攤位已達275家,是中國最大的舊書交易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221號攤主告訴記者,攤主們通常把周一到周五從各地抓的貨拿到這裡來銷售。

  挑書人扎堆廢品站書販再倒手收舊書

  12月24日中午,記者來到潘家園舊貨市場西北角,這裡專門買賣舊書。

  記者一邊買書,一邊向攤主打聽舊書來源,發現舊書來源非常龐雜:有從工廠圖書館論堆買來的,還有從印刷廠直接收來的,但大部分舊書都是收破爛得來的。

  一位常在報國寺擺攤的書販徐明告訴記者,他的舊書幾乎都來自於昌平區東鎮東小口村的一個大型廢品收購站,是從聚集在廢品站的挑書人手中買來的。

  當天下午6時,記者驅車來到東小口村,找到了書販所說的那家大型廢品收購站。

  記者看到,這裡到處是獨立的小院,共有60多家。

  院子門口都掛著收購舊書、管材等廢品的招牌,而院子內則堆滿各種廢紙和書籍,不時還有卡車拉著滿滿一車廢紙、舊書進入院內。

  車一停,除了卸貨的人外,還有三三兩兩手裡拿著白色尿素袋的人匆匆趕來。

  廢品收購站的老闆告訴記者,這些人都是挑書人,每當有車卸貨,這些人就扎進舊書堆裡挑書。

  「他們一般都在附近租房住,一有卡車卸貨,他們就會出現。」老闆說。

  張洪軍今年40歲,3年前從河南來,一直在做舊書買賣。

  當記者看到張洪軍時,他正背著一麻袋舊書回家,他一天最少能挑出三四麻袋舊書。

  張洪軍說,在廢品收購站附近和他一樣的挑書人還有30多個,他們大多集中在每天早晚出現。因為一般卡車都是早晚從北京城區拉來舊書。

相關焦點

  • 北京地壇舊書生意火爆 商販賣舊書月收入能過萬
    地壇書市總指揮常立勇告訴本報記者,從下一屆開始,他們計劃擴大舊書淘寶街,把舊書攤攤位由36個增加到80-100個。  業內人士透露,舊書銷售的商家,平均月收入能過萬。  那麼,舊書買賣利潤到底有多大?舊書老闆如何能成為「高薪」群體?本報近日就此展開調查。
  • 舊書攤兒
    上世紀80年代我住在北京的北太平莊附近,常常不遠十多公裡的路程,騎車到琉璃廠淘舊書。那兒過去曾是讀書人常常光顧的地方,據說魯迅先生就經常去那兒淘書。只是,當時剛剛興建的琉璃廠路邊不設地攤,舊書都擺在門店裡,以線裝書為多,動輒標價百元上千元,只能偶爾買幾本便宜的閒書。    我對舊書市場格外留心,一聽說什麼地方要處理舊書了,就治戰具,備糗糧,希望滿載而歸。
  • 能怨不法書販越來越狡猾嗎?
    受不法利益的驅使,一些不法書販和學校勾結,造成大量盜版教輔讀物流入學校。由於盜版教輔讀物印刷質量低劣、漏洞百出,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據新華社銀川11月22日電,寧夏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調查認為盜版教輔書的使用比例仍近半,而就在前一年,在對七所中學進行調查時發現,竟有六所中學使用盜版。
  • 閒逛重慶北濱路興源廣場舊書集市,淘到近4000元的一套書
    作者 |讀書人的詩與遠方(孔網店鋪:讀書人的詩與遠方書店)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重慶舊書集市,現在留下來的,也就算江北北濱路興源廣場書刊廣場算聚集性最大的書刊市場了,這個存在了十多年的重慶最大書刊市場
  • 收藏撿漏:大叔運氣爆棚,30元買一本舊書,20年後拍出9800萬天價
    1993年9月29日傍晚時分,家住在江西九江市的陳明松正從市機械廠裡下班趕回家,準備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在下班的途中,他突然想起忘了給孩子買牛奶補鈣,於是便急匆匆的趕往最近的一家超市去買牛奶。但他買完牛奶走出超市,打開單車的車鎖時,不經意地回頭一看,突然看見了超市門口擺著一個賣舊書的地攤。這個陳明松可是一個喜歡買舊書來看的市民,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機械廠工人,文化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卻非常喜歡看書,常常在工作之餘的時候到全市的各個舊書攤,舊書店去逛,去淘自己喜歡的舊書。
  • 書販轉賣萬冊港版書遭訴 住處發現4000多冊禁書
    書販轉賣萬冊港版書遭訴 住處發現4000多冊禁書 4月27日,吳平因涉嫌非法經營罪、侵犯著作權罪,站在了南京市雨花臺區法院的法庭上。  應同行相求,幫忙訂購一批港版書  吳平以前到處打工,2009年後來到南京。一開始,吳平從事手機話費充值卡銷售。幹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什麼意思,便尋思著做點別的。吳平是個高中畢業生,雖然沒考上大學,但卻挺喜歡看書。
  • 賣了幾本舊書,賺了點小錢,卻發現了一個賺錢的項目!
    營銷戰法周末閒來無事,賺了一筆小錢!家裡面不看的書籍越來越多,尤其是看過的老書,還很佔空間,所以就想著怎麼去處理掉,記得原先看過一個回收書籍的程序,叫「多抓魚」。有些人把這些舊書回收之後再轉手賣給別人,賺個差價而已,有人真會花這麼多錢來買二手書嗎?這完全勾起了我的求知慾。因此我專門去研討了舊衣服回收,以此為例來掀開二手市場的暴利!
  • 足療店搖身變為「舊書攤」 只為轉租前再賺一筆
    4月26日,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執法人員巡查至葛中路時,發現一家足療店「暗藏玄機」。看似「不起眼」的小店裡,只見一名老大爺正在忙活著,將一摞摞舊書整齊地排放在躺椅上,小小的足療店為何搖身變成了「舊書攤」?執法人員立刻上前了解情況。
  • 逛了一天的孔夫子舊書網,我搞懂了什麼叫知識回收
    總體來說,孔夫子舊書網的書信買賣,看似是廢品回收,其實是知識付費,正因為其中利潤驚人,所以總有人樂此不疲,「幹成一票,夠活兩年」。 當然,孔夫子舊書網最魔幻的地方在於,絕對不只是將目光聚焦在名人身上,而是從個體上升到時代,去洞察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以及背後的賺錢機會。
  • 老北京舊書往事:一份超越買賣與生死的書單
    上世紀上半葉,北京城裡的文人雅士們常去舊書攤,他們與書鋪的老闆或者店員熟識後,形成了一種極為特殊的關係,流傳著很多佳話。袁家方先生是民國北京一家舊書店老闆的後人,他講述了自己父親開舊書店時的許多細節以及老北京舊書行業中,店員與顧客之間超越金錢,甚至超越生與死的不平凡故事。講述者:袁家方,74歲,京城老字號研究專家。
  • 舊書身價3年漲10倍 揭秘二手書如何炒出天價
    近日,一位「書蟲」驚訝地告訴記者:「2008年12月,我在淘寶網上以165元價格購買了一套《汪曾祺全集》,三年多時間,在孔夫子舊書網上,這套書售價最低也要990元,最高竟然要1500元了!」  是什麼讓二手書價如此瘋狂?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古舊書籍日漸稀少、市場作用下的合理升值外,也不乏賣家惡意「炒作」的伎倆。
  • 賣了幾本舊書,賺了點小錢,卻發現了一個暴富行業!
    作者 | 錢哥  ID | 新說錢(iShuoqian)  周末閒來無事,賺了一筆小錢!  眼看著家裡的書越堆越多,尤其是看過的舊書,太佔空間,於是我就想著如何處理一下,隱約記得之前關注過一個舊書回收的小程序,叫「多抓魚」。
  • 二手書回收買賣,有人月入上萬的冷門生意,免費分享整套操作思路.
    —— 大思講堂這一節我們專門給大家分享一個超級冷門的生意:二手書回收買賣,賺中間差價。這個幾乎適合所有人操作。二手書回收買賣這個過程,有非常精妙和特別之處。《大思講堂》專門開闢這個章節給大家講解。第三種是借閱分享:這個可以跟各種職業學校、培訓班合作,學校可以通過每月2元的形式為每個學生辦理圖書閱覽服務,假定每個學校保持長期有5000人辦理閱讀的話,每月可以固定10000收入,假如能合作100個學校,每個月固定就有100萬收入。
  • 最賺錢的十大冷門生意 賣舊書居然也可以賺大錢!
    昨天為大家介紹了月入2萬的10個小生意,現在要介紹的仍然是賺錢的生意,不過之前現在介紹的是十大冷門生意,這些生意做得人很少,但是還是非常暴利的,對於那些想要自己創業手頭資金又不多的年輕人來說,考慮一下下面介紹的生意也不錯。
  • 你一個男人一個月賺三千塊工資,你哪來資本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我是Nina,情感諮詢師,溫一壺酒等你的故事網友故事,Nina整理發表,禁止轉載他賺的不多,我認識他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個月就指著那三千塊的工資過日子,指著他每個月三千塊的工資,剛剛夠一家人的生活費,他卻覺得我多此一舉,覺得反正夠花這不就行了,在家陪孩子多好。我難道不願意在家陪孩子麼,但是我在家陪孩子,誰賺錢,我們難道永遠就花這三千塊工資麼,不攢點錢麼,現在孩子小用錢的地方少,以後呢,難道不讀書麼,我們永遠不買房住在他家裡麼?
  • 滬上舊書業「換一種活法」:所有人都是舊書經營者
    東方網3月6日消息:初春二月乍暖還寒的一個下午,上海博古齋首席古舊書刊標價師陳克希剛回到辦公室,倒上茶,小啜一口喘口氣,還在為剛剛發生的事情萬分慶幸的同時又好氣好笑。  網際網路拯救舊書業  王小學是個舊書商,他最近一次在文廟書市裡轉悠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那時候他還拍了張照片發在朋友圈裡嗔怪「文廟的好東西越來越少了」。這在他的書友們看來是見仁見智,但他所說文廟內攤位少確是事實。加之文廟附近已不讓擺攤,那這些攤主該怎麼辦?網上買賣唄。
  • 小學生在廣場擺攤賣舊書:想攢錢買新的
    小學生在廣場擺攤賣舊書來源:澎湃新聞 5月31王梓丞說這些書都是他看過的舊書,一下午賣出10本賺了11元,這些錢會攢著用來買新書。 5月31日,內蒙古牙克石。五年級學生王梓丞和5名同學結伴在廣場擺攤賣書。
  • 那年我在鳳凰山路賣舊書
    但是找到工作,也並不能當時解決吃飯、用錢的需求,也得等下個月中才能得到這個月的工資!我真怕到了那時候我就要成了餓殍了!沒辦法,我就得求助於我的那些舊書了!這些書我都看過了,也不會再看了,放在我家裡放著也佔地方,還不如拿出去賣一賣,掙兩錢兒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