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最近有很多學校都在期末考試,為此很多媽媽都感到十分都焦慮,紛紛在家長群裡討論:「哎呀,我家孩子一考試就容易粗心」、「我家孩子一考試就大腦一片空白」、「我家孩子一到考試周晚上就緊張得睡不踏實」……
這些問題困擾了很多的家長,為什麼會這樣呢?
事實上,這是由於孩子對考試的結果過於重視,不能以平常心面對,導致考試時過於緊張,從而影響到考試的發揮,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應試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小雨今年上初三,平時學習不僅刻苦,學習能力還很強,經常幫著同班同學解決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題。
但是這個孩子一考試就「糊」,屬於典型的考試緊張型選手,平時對他來說沒有難度的題目一到考試就容易出錯。
最終她中考失利,與自己心儀的重點高中失之交臂,家長和同學都很替她感到惋惜。
面對考試容易緊張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他發揮失常?或者怎麼才能幫助他發揮出自己最佳的水平?
1、考前複習要平均
很多家長和孩子習慣把考試內容都放在臨考之前集中複習,其實這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壓迫感,還會激發親子間的衝突或者矛盾。
所以家長可以試著讓孩子提前複習,比如提前幾個星期就跟孩子說需要開始進入複習階段了,等到了臨考前只要把容易忘記的知識點再鞏固一下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孩子和家長的考前壓力和緊張感。
2、 家長不要行為「失常」
很多家長一到孩子臨考前就容易焦慮並且行為異常,比如催促孩子「你快點複習,不然考試又要考砸了」、「你有這時間還不如多看幾道題,省的沒考好回家哭鼻子」等。
這種言語積累多了會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他考試時就會變得特別緊張。
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緊張情緒,也不要一到考試就要給孩子「加餐」、「大補」,就和平常一樣和孩子正常相處就可以了。
3、模擬考試場景
有些家長在對孩子考前輔導時,只關注了他對知識點的掌握,而忽略了考試「模擬練習」。
這也是很多孩子考試時容易緊張的原因:不熟悉考試流程以及難以控制做題速度,就容易導致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不完試卷。
因此,家長可以在家預演考試過程,比如:在規定時間讓孩子做完一張試卷、家長像監考老師一樣巡邏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提前適應考試狀態,同時為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做好相應的對策,這樣孩子到了考場也能夠更加的遊刃有餘。
4、考後卷子要分析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沒考好,第一反應就是情緒上的發洩,比如打罵、威脅孩子,可是這樣的行為並不能讓孩子在下一次考得更好,反而會徒增他的緊張感。
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逐題分析試卷,讓他知道錯在了什麼地方,並加強對這類題型的練習和鞏固,這樣才能讓他真正地掌握知識點。
家長應該把所有的力氣、情緒都用在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做無謂的宣洩。
只有家長情緒平穩,孩子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才不會害怕,並且知道即使自己考試失利了也可以和父母討論、分析,而不是面對家長的嚴厲批評和打罵,從而在考試中發揮出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