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春天來了!
立春後,自然陽氣萌生升發,氣溫、日照、降雨都開始上升或增多,春是溫暖的開始,孕育著生長。
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的一大原則,按四季特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除了咬春(吃蘿蔔)吃春餅,立春後養生的重中之重就是:養肝!
..
如果肝臟代謝不正常,人體所需的養分得不到及時供應,身體各個器官都無法正常工作:本應明亮的眼睛會由於肝血不足而乾澀呆滯,本應光滑堅韌的指甲也會幹枯變形。
如果肝臟無法正常排毒,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再美的女人也會變成「黃臉婆」,再強壯的男人也會萎靡不振,中老年人的健康更加無從談起。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主任醫師池曉玲說,春季養肝重在「生」,日常宜多吃性溫、具有生發作用、健脾養肝的藥食兩用之品。
太子參陳皮大棗茶
太子參15克,大棗5 枚,陳皮3克,煎煮後代茶飲,可調養肝臟。
山藥扁豆飯
粳米100 克,扁豆20 克,新鮮淮山藥50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然後小火燜熟即可。由於春季容易出現肝氣過盛而影響脾胃,因此春季養肝還強調健脾益胃,這碗飯的精妙之處便在此了。
春天養肝,養身參考給大家總結了一套三字經,立春後照著做,排出一整個冬天積壓的毒素,給一整年的健康開個好頭。
這個溫熱主要是指食物的性質,立春要適當多吃點辛溫發散的食物,酸味食物要少吃,因為不利於肝氣疏洩和陽氣生發。專家尤其推薦六種生發陽氣的食物。
大蔥:早春大蔥冒出嫩芽,清香脆嫩,正好嘗鮮,也有「咬春」的意思。蔥裡含的蘋果酸、磷酸糖等,可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使發汗,在一定程度上驅除體內寒氣。
大蒜: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能殺滅想在體內打算活動的細菌,同時降低血脂,減少血液中糖的含量,從而保護肝功能,配合春季養肝。從中醫的角度講,養肝也是護陽。
韭菜:又名起陽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起到保養陽氣的作用,對春季保健十分有益。
白胡椒:白胡椒能溫胃散寒,做韭菜炒雞蛋或韭菜餃子時加些白胡椒,能預防感冒。
芥菜:含有豐富的A、C、D維生素,能提神醒腦、解除疲勞,解決春困的煩惱。芥菜有一種辛辣的芳香氣味,可以旺火沸水焯一下,也可以急火快炒,從而減輕「異味」。
生薑: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揮發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具有健胃功能。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愜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舒暢肝氣、活血通絡、振奮精神的作用。
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氣,使肝氣機通暢,更好地發揮調暢氣機,調暢情志的作用。人也變得神清氣爽。
伸懶腰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儘量呼氣,這樣鍛鍊的效果會更好。
保持眼睛睜開,用鼻子吸一口長氣,口輕念「噓」字將氣慢慢呼出,如此連續呼吸30遍,此呼吸法可以去肝之邪熱,亦去四肢壯熱,眼睛昏花等症。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夏承志說,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養肝就是養眼。《黃帝內經》指出:「人臥血歸於肝」。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數倍,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中醫認為,凌晨1~3點是肝經「值班」的時間,這個時段是養肝的最佳時間。
肝臟養生與情緻密切相關,比如肝陽上亢,也就是常說的肝火旺人群,容易出現煩躁、易怒、夜晚睡不著等症狀;而「怒則傷肝」,易怒的人又容易損傷肝臟。
因此,養肝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調節情致,讓自己「樂起來」,保持良好的心情。
立春後建議人們多出去走走,換個環境、接觸外界,正好可以重新補充身體的陽氣。出遊、郊遊、釣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1.肝火目赤:症見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暴發火眼、大便燥結、小便赤黃等,這時可服些黃連上清丸。
2.肝火失眠:症見夜臥不寧、容易驚醒、口渴多飲、大便乾燥、脅肋時脹或小腹隱痛,可選用複方蘆薈膠囊,連服2天即可。
3. 肝火耳鳴:肝火上攻耳竅導致耳鳴,常表現為耳如雷鳴聲、轟轟作響、或如潮聲,同時還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脅痛、耳竅脹塞等,可用龍膽瀉肝丸。
4. 肝火眩暈:肝經之火而上炎的眩暈,表現為頭暈頭痛、面紅赤、口苦目赤、小便短赤等,可用清肝瀉火的龍膽瀉肝丸。
5. 肝熱自汗:因肝熱迫汗而易出汗,動則尤甚,常兼口乾、口苦等症,治用丹梔逍遙丸。
6. 肝火頭痛:因肝火上擾清竅所致。《類證治裁》:「內風擾巔者筋惕,肝陽上冒,震動髓海。」症見頭角及巔頂掣痛,眩暈煩躁、易怒,睡眠不寧,脈弦等,治宜平肝潛陽為主,可用天麻鉤藤口服液。
(小方來源:醫藥養生保健報社 作者:賈佩琰 養身參考提醒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立春至,天變暖。
多喝水,少減衣,
吃瓜果,防感冒。
保重身體是關鍵,
想你念你最重要。
微信傳情問候到,
立春健康一年好。
立春到,快給大家送去最早最好的祝福吧,抓住寶貴的養生時機,給一整年的健康開個好頭!
每日編輯不易,若您還滿意,可點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編,或放到圈子裡,感激不盡!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