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3日刊出評論指出,沉默真是一門學問!蔡英文以817萬超高票順利連任,但是治臺(原用詞為「國」)本領並未對應增長,第二任伊始,就接連使出沉默絕招處理「監委」提名及日本擅自改名釣魚島的爭議,結果卻處處顯露蔡的權謀及對日軟弱的身段,令人搖頭。
一般認為,綠營為了掩護陳菊坐上「監察院長」寶座,主動找上臺東縣前縣長黃健庭出任「副院長」,姑且不論是否有其他考慮,最起碼可收裂解藍營之效;只是,風聲一出,不僅藍營驚駭,綠營更是沸騰,遂由黨部副秘書長林飛帆打頭陣,眾「綠委」蒙面而上,猶如關門放狗,把黃健庭嚇得自豎白旗,陳伸賢見狀,也趕緊收拾書包走人。
黃健庭受綠營攻擊的那兩天裡,猶對蔡持一絲希望,因為是蔡主動邀請,蔡是領導人,又是黨主席,說話總該有些分量吧,但是蔡卻惜字如金,坐看帆神、「綠委」霸凌黃健庭,蔡兩天的沉默,對黃健庭而言,可能感覺有一世紀那麼長,只好自我了斷,求得解脫。
最諷刺的是,在黃健庭「婉謝」 蔡好意之後,蔡英文在社交媒體優雅表態了,她再唱一次「超越黨派的價值,作為這次提名的重要原則」的主旋律,原本打算要廢掉的「監察院」突然又變得很重要,黃健庭可能作夢也沒想到,以他豐富的政治歷練竟然會被耍得團團轉。
蔡的沉默也用在日本擅自改名釣魚島的爭議上,釣魚島被日本石垣市片面改名,在野黨、地方、漁民團體都一再表達強烈抗議及譴責,還邀請蔡英文一起出海捍衛主權、保護漁權,但蔡一句「謝謝」之後,就沒有再聯絡了。
怪的是,她和高中生座談時再被問到如何宣示釣魚島「主權」,她竟侃侃而談說這是臺灣(原用詞為「國家」)面臨的最重大挑戰,很多歷史因素及國際現實讓臺灣受限,「機會是準備給準備好的人,年輕的你們跟執政的我們,都要隨時把自己給準備好」,相信學生再聰明,恐怕聽不懂她到底要如何宣誓。
蔡英文回應高中生:「機會會有的,只要我們爭取」,呵呵呵,那不就是默認日本更名麼?
蔡對高中生暢談釣魚島「主權」,但當日本石垣市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釣魚島改名時,蔡又再度選擇沉默,既無聲明、也無談話,更也沒有召見日本駐臺代表抗議,蔡英文的沉默放大了駐日代表謝長廷的荒唐說詞,不僅轉移焦點,還用不實數據誤導臺(原用詞為「國」)人,合理化日方的蠻橫;俗謂沉默是金,但蔡這次肯定是用錯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