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1月6日,中國東方航空收到一封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醫生朱建軍的感謝信。
朱建軍於1月5日攜帶一例人體器官(肝臟)從鄭州乘坐MU5394航班趕往上海,由於手術難度超出預期、手術時間延長,趕往機場的時候已經臨近登機時間,而該班次是當天最後一班趕往上海的航班。
據朱建軍醫生回憶,他們一行兩人提前電話報備並及時與鄭州機場溝通,東航地面工作人員了解全部情況後,暖心安慰他們不要著急,會盡全力幫助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東航工作人員跑前跑後,與機場安檢、登機口、機組人員聯繫協調,在兩名醫生旅客到達機場之前打通好所有環節。在醫生到達機場後,東航地服人員帶領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通過安檢並安排電瓶車將兩名醫生旅客送到登機口。最終,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兩名醫生在航班起飛前10分鐘順利登上飛機。
「東航人在整個過程中奔跑的背影、揮灑的汗水以及細緻耐心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們,特此向全體東航工作人員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在感謝信的末尾,朱建軍說,這次順利帶回上海的肝臟移植給了一個4歲的終末期肝病小患者,手術順利,目前患者順利恢復中。據悉,東航參與本次航班服務保障的鄭州營業部2020年全年共計保障了16次涉及肝臟、腎臟、造血幹細胞等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任務。
朱建軍本人在2020年期間,乘坐東航航班趕往外地完成人體捐獻肝臟器官手術60餘次,攜帶60餘個肝臟器官成功挽救了60多名患者的生命。
記者注意到,東航是全國航空公司中率先開放綠色通道並暢通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申請渠道的企業。由於其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城市,醫療資源集中,器官捐獻的出港和到港運輸需求都數量可觀,很多時候,在器官運輸要求的路線上,只有東航的獨飛航班,或者只剩下東航航班還有時刻。
此前,東航首創95530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綠色快捷功能,特別在95530的語音菜單中設立了人體器官運輸專線,接通客服後表示需要人體器官運輸服務,客服就可以直接轉接到器官運輸專線,有專人指導手續辦理流程。與此同時,東航客服中心設立全部由業務骨幹組成的特殊服務專業團隊,負責對接專線收到的運輸申請。隨著這套流程逐步打磨優化,如今,有人體捐獻器官運輸需求的旅客,都可以通過東航的客服中心95530熱線、各地東航直屬售票處、機場東航櫃檯等途徑,申請東航啟動器官轉運綠色通道。
早在2016年3月,東航就在全國率先制定了《移植用人體器官運輸程序》。2016年當年,東航全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4次;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增長到了985次。2020年受疫情出行影響,數據小幅下降至870次,其中,通過95530申報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業務已達到638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