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人人都希望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人們付出實際行動,尤其是在吃飯的把控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吃飯的飯量小,有的人吃飯的飯量大。
相比於飯量大,人們更傾向於飯量小,大部分會覺得飯量小會更長壽,可這飯量小也需細細琢磨。
有初步的研究發現,限制飲食能夠達到延長動物壽命的好處,但這裡說的限制飲食,不是讓人們飯量過少,甚至是不吃飯的做飯。根據我國人的居民膳食指南來看,每天正確的做法是一日三餐。
每餐都能給身體供給營養,從而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可也不是讓大家飯量大的吃,經常吃得過飽的人群,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還會因為吃的飯量越多,增加人們全天熱量的攝入。
對控制體重、預防三高等慢性疾病都不利。那怎麼看自己要不要控制飯量呢?大家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
一個是看下自己的體重跟腰圍,正常的體重一個人的BMI,是要控制在18.5~24.9的範圍內的,如果你超出了這個標準,特別是BMI超過25,就算是超重了,對身體健康不利。
而有的人也有特殊情況,BMI是在正常的範圍內,但是腹部較為肥胖,就像人們說的小肚腩。
如果你是這種情況,在判斷上就用看腰圍。中國營養學會的正常腰圍範圍,男性健康的腰圍要在85cm以下,女性健康的腰圍要在80cm下,如果你的腰圍超過了健康範圍,就屬於腹部肥胖了。
這樣的人,則會因為內臟的脂肪較多,擠壓到了其他的器官組織,還容易誘發脂肪肝等肝臟疾病、慢性病等多種危險。
所以,有上邊的這些情況,則要控制自己的飯量。
還有一點是控制自己每餐的飯量,健康的做法是每餐吃七分飽,七分飽既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還不會過於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
人們用這種方式少吃,是非常健康的做法。但如果是每餐不吃,大幅度減少自己的飯量,自己的體重在短時間內降低到10%左右,就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現了。
對於這種情況的人,還需及時去醫院做下相關的檢查,避免是因為某種疾病,如肝臟疾病、甲亢等所引起的不良反應。
除此以外,對於各類人群每年做一次體檢,可以知道自己的健康情況,從而可以自我調節,幫助大家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