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並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多年來,通過觀察學生們是如何控制選擇的,她意識到,人們關於自控的很多看法實際上妨礙了我們取得成功。
多數人都覺得自己自控力薄弱——自控只是一時的行為,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很多人覺得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了,因此內心充滿愧疚。另一些人則覺得,自己被想法、情緒和欲望支配著,一時衝動而非審慎抉擇主宰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控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6個簡單而實用的技巧!
我深信,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和許多人擔心的不同,意識到自己有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著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自控力失效的陷阱。
1、 「我要做」自控力挑戰:有沒有什麼事是你想多做一些的,或是停止拖延的,因為你知道這樣做能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2、「我不要」自控力挑戰:你生活中最「頑固」的習慣是什麼?有什麼是你想放棄,或者想少做一點的,因為它妨害了你的健康、幸福甚至成功?
3、「我想要」自控力挑戰:你最想集中精力完成哪一項重要的長遠目標?哪種當下的「渴望」最有可能分散你的注意力、誘惑你遠離自己的目標?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一位學生把「不要遲到」重新定義為「做第一個到的人」或「提前5分鐘到」。這或許聽起來沒有太大的不同,但他發現,自己變得更有動力了,也沒那麼容易遲到了。因為,他把「按時到達」變成了一場他能獲勝的比賽。
如果你關注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麼,你就可以避免「反彈」效應帶來的危害。
在過去10年裡,神經學家發現,人腦像一個求知慾很強的學生,專注呼吸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訓練大腦,還能增強意志力。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內在的幹擾(比如衝動、擔憂、欲望)和外在的誘惑(比如聲音、畫面、氣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維訓練能幫人戒菸、減肥、戒毒、保持清醒。無論你「要做」和「不要」的是什麼,這種5分鐘冥想都有助於你增強意志力。
冥想不是讓你什麼都不想,而是讓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標。如果你在冥想時沒法集中注意力,別擔心。你只需多做練習,就會漸入佳境。
科學家認為,5分鐘的「綠色鍛鍊」就能減緩壓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強自控力。
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對大腦的影響和輕度醉酒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在醉酒的狀態下,人們毫無自控力可言。
如果你現在缺乏睡眠,有很多方法都能幫助你恢復自控力。即使你不能每晚都連續睡上8小時,作一些小調整也會起到明顯的效果。如果你已經一周都晚睡早起了,那麼周末補個好覺就能讓你恢復意志力。另外,即便你前一晚沒有睡好,打個小盹也能讓你重新集中注意力、恢復自控力。你可以嘗試補覺、儲存睡眠,或是打個小盹,這些策略都有助於減少睡眠不足帶來的危害。
1、當你受到誘惑要做與長期利益相悖的事時,請想像一下,這個選擇就意味著,你為了即時的滿足感放棄了更好的長期獎勵。
2、想像你已經得到了長期的獎勵。想像未來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
3、然後捫心自問:你願意放棄它,來換取正在誘惑你的短暫快感嗎?
當你面對即時滿足感的時候,不妨用「10分鐘延遲法則」來增強你的自控力,當你持續運用這個法則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把自己看做「能控制自己的人」,並終將大大增強了你的自控力
更多文章關注公眾號:讀書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