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創建30家省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現場教授輔具使用。記者 孔芳芳 攝

  每天早上9點,家住燕歸苑小區的蔣阿姨都會來到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做手工、吃午飯、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有時還會參與趣味運動會等多樣活動。

  蔣阿姨今年54歲,因脊椎損傷而高位截癱。對於她來說,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既是身體上的康復所,也是心靈的港灣。她和其他所有殘疾人朋友在此享受的各項康復服務均為免費。

  記者了解到,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是南京今年通過省級評估驗收的3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中的一個縮影。在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殘疾人可享受到更多便捷、高標準服務。

  須符合「六大功能、八項指標」

  12月22日上午10點,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在棲霞區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公布了南京市今年通過省級驗收的3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名單。

  今年,省政府將改造提升20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列為民生實事項目。經各設區市殘聯普查自評、省殘聯會同相關單位及專家抽查複評,全省共221家殘疾人社區康復點通過省示範點評估,其中,南京市通過評估的省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達到30家,超計劃完成江蘇省下達的24個示範點目標任務,數量居全省第一。

  那麼,符合什麼標準的殘疾人社區康復中心可被稱為「示範點」呢?記者了解到,每個示範點須符合「一個載體、四個條件、六大功能、八項指標」的詳細要求。

  一個載體是指以「社區康復示範點」為載體,四個條件須符合「人員配置、場地環境、設備配置、規章制度」等條件;六大功能則是具備「康復需求和服務狀況調查、基本醫療衛生、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支持性服務、轉介」這六方面功能。

  「八項指標」的規定更為具體,包括:1、至少配備1名社區康復協調員;2、每年至少組織1次社區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建檔率100%;3、殘疾人接受家庭醫生服務籤約率100%;4、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不低於90%;5、有輔具需求的殘疾人能及時得到適配或租借服務,接受基本輔助器具服務比例100%;6、組織職業、娛樂、運動康復等活動,每月不少於1次;7、殘疾預防宣傳、康復知識普及等支持性服務,每季度不少於1次;8、社區殘疾人對康復服務滿意率不低於90%。

  殘疾人將它稱為「第二個家」

  在全市30家示範點中,棲霞區共佔6家,佔全市五分之一,遠超市殘聯每區2家的任務。蔣阿姨常去的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就是其中之一。

  在示範點的社區康復服務站,18歲的劉正新(化名)正在騎臥室功率自行車,他旁邊一位年齡相仿的殘疾人朋友則在聚精會神地玩益智桌遊。劉正新是一名有智力障礙的青年,他和母親原本住棲霞區,前段時間搬去河西,因為太喜歡這家康復示範點,劉正新每天都會自己坐地鐵過來,在這裡吃午飯、做手工、進行康復訓練和室外活動,每天下午4點才離開。在這裡,他的臉上常滿是笑容。

  「棲霞區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為社區康復服務站裡每位活動的殘疾人朋友配備一名志願者,教他們玩不同項目的同時,陪他們聊天,發現心理問題及時疏導。」助殘康復師張幻告訴記者。

  冬至當天,剛在這裡包完餃子的蔣阿姨則將此地稱為「第二個家」。「甚至比家裡還溫馨。」她說:「因為高位截癱在家時間長了,家裡人有時還會語氣衝,但在這裡,老師們對我一直很耐心。」因此,蔣阿姨但凡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都願意跟康復師們說,心靈得到很大慰藉。

  成為示範點後,每月不少於一次的娛樂、運動康復等活動讓蔣阿姨印象深刻。「去公園、看電影、參加趣味運動會、開家長會和我們的家人溝通,組織親人微信群等等,這些舉動特別暖人心」。

  集合多方力量帶來更便捷服務

  棲霞區燕子磯街道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項目負責人黃玲玲介紹,該示範點對轄區內106名持證殘疾人均進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對34名重度殘疾人實施定期入戶巡診服務。

  在這裡,殘疾人還可接到社區的手工活鍛鍊手腦,拿到每月100-500元不等收入;南京特殊教育示範學院的學生會專門來教他們各類知識;每年一次針對每位殘疾人朋友的上門篩查服務,讓這裡的輔具師更準確了解社區內殘疾人的輔具需求,可為殘疾人朋友提供更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南京3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的建設中,每家示範點依據「融入社區、融入社區衛生中心」等原則,為殘疾人提供多樣而高效的服務成為一大鮮明特色。

  拿燕子磯街道殘疾人之家來說,該示範點融合黨建、志願者,社區治理、醫衛和教育資源,衛健、殘聯、教育、愛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結合、共享的結果就是,可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多種便捷服務。「比如殘疾人換證服務過去可能要幾天,現在多方資源聯動,線上線下互動,很快就解決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示範點的所有康復器材由區殘聯免費配備、300平方米的場地則由街道免費供給,多方合力之下,殘疾人朋友可享受的福利就更多了。

  據介紹,南京市30個示範點作為為殘疾人士服務的示範站點,可接待3000餘名殘疾人士,這對於全市更多殘疾人服務中心是一個示範和引領作用。後續南京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全市殘疾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不斷增強全市殘疾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相關焦點

  • 社區康復納入民生服務 南京建成30個省級示範點
    今年,江蘇將「改造提升200個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示範點」列入民生實事,要花大力氣補齊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從「人人享有」,變為「高質量享有」。記者今天(12月22日)了解到,南京已經建成30個省級示範點。
  • 南京3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點通過省級驗收
    12月22日,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召開「南京市創建省級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新聞發布會」。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30家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點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名單。這些示範點各具特色,通過黨建引領、專業隊伍支撐,推動社區殘疾人的身體、心理和康復等協同發展,打通為殘疾人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 2020年度蜀山區社區兒童之家示範點創建資格公示
    2020年度蜀山區社區兒童之家示範點創建資格公示 2020-08-03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現康復、託養設施全覆蓋!安順市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託起殘疾人生活...
    「十三五」以來,安順市高度重視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殘疾人康復、託養設施項目14個,實現康復、託養設施全覆蓋。   西秀區創新探索實施「百合花」行動,建成全省第一家「殘疾人託養中心」,通過「搭建就業+供養平臺」,引進企業入駐安置殘疾人就業,該區殘疾人就業人數達到3830餘人,扶持30戶殘疾人成功創業,實現了殘疾人「兜底保障」轉為「就業脫貧」,託養中心被省級評為殘疾人創業就業示範點。
  • 殘疾人申報託養 有哪些補助可領
    本報訊 為幫助殘疾人家庭解放勞動力、減輕家庭負擔和照料壓力,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改善生存發展條件,今年,貴陽市委、市政府將「殘疾人日間照料示範點」創建納入為民辦「十件實事」範圍。7月8日,貴陽市2020年「殘疾人日間照料示範點」授牌儀式舉行。
  • 湛江市領導曹永中肯定徐聞創建省級「維穩工作示範點」工作
    7月6日,湛江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曹永中到徐聞調研創建省級「維穩工作示範點「工作。湛江市委政法委專職副書記林青,徐聞縣委書記李漢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周仔洪等陪同調研。當天,曹永中一行深入到城北鄉綜治維穩中心"五老"工作室、社區戒毒社會康復服務中心、城北鄉頭鋪村委會等參觀調研。座談會上,城北、南山、下橋等鄉鎮領導分別匯報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周仔洪匯報徐聞今年上半年的維穩工作及省級"維穩工作示範點"創建工作情況。林青對徐聞下一步的創建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指導意見。
  • 河莊街道這個社區成功創建省級無障礙社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近日,省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公布了第三批省級無障礙社區創建成功名單,河莊街道城隍廟社區榜上有名,被命名為「浙江省無障礙社區」,也是2020年新區唯一獲得該項殊榮的社區。2019年,錢塘新區確定河莊街道城隍廟社區為第三批浙江省無障礙社區創建點。城隍廟社區地處河莊街道區域中心,轄區面積約為2平方公裡,實際居住戶數3180戶11811人,殘疾人26人,70周歲老年人1543人。
  • [署名文章]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劉作勝:關於我縣殘疾人康復工作...
    、部門聯動,大力開展殘疾人精準康復工作,積極推進殘疾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中國殘聯前來調研指導、給予高度肯定;四是積極探索開展精神殘疾人村(社區)康復示範點建設,目前已建成籍山鎮陽光社區、許鎮大浦新村社區和弋江、工山兩個中心衛生院等4個示範點;五是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設施變成制度設計,將有效需求和項目實施精準對接,實現應助盡助、全面覆蓋。
  • 四川發布殘疾人康復補助項目 惠及近萬名殘疾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丹) 4月11日,省殘聯發布了今年在省八一康復中心實施的殘疾人康復補助項目,申請康復補助項目的殘疾人朋友,可以到當地殘聯報名申請,或直接撥打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項目辦電話(028-82660779)。
  • 湖南省財政廳調研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
    紅網時刻10月9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劉亦苗)10月9日上午,湖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偉文一行到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調研,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侯建斌陪同調研。何偉文一行實地察看了中心的康復大樓環境,看望了正在訓練的聽障、智障、孤獨症兒童,並與孩子們親切互動。
  • 我省3000戶殘疾人將在家享受康復服務
    我省3000戶殘疾人將在家享受康復服務 【字體:大 中 小】   殘疾人不出家門也能獲得康復體育服務
  • 關於印發《宿遷市殘疾人康復機構規範化建設暫行辦法(試行)》的通知
    二、目標任務根據《宿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推動全市各級康復機構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確保到2020年全市二級以上康復機構達12家以上。三、機構認證1.康復機構等級認證主要按照場地規模、設施設備、專業力量、服務水平等進行分級認證。康復機構分為視力、聽力語言、肢體(腦癱)、智力、孤獨症等類別。
  • 南京溧水中山路社區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
    法制網訊(通訊員 開航 徐明秀 朱晨)12月13日,溧水永陽街道殘聯聯合中山路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對轄區內視力、聽力、肢體重度殘疾部分家庭送溫暖,免費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此次輔助器具的發放是在前期康復需求篩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每位殘疾人進行評估,根據殘疾人的不同特點,針對其因殘疾所喪失的功能,結合其生產生活的環境和不同的輔助器具的補償功能進行適配。最大限度地發揮輔具康復治療及預防的作用。在發放現場,社區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認真為殘疾居民講解輔具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輔具損壞。
  • 棲霞區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學科 老百姓家門口的康復中心
    家住曉莊的沈先生今年不到40歲,他得空就會到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學科找鄭棋華醫生聊聊。沈先生說,從去年8月份出車禍到現在陸陸續續在該中心做了1年左右的康復,現在已恢復如常,真的非常感謝他們。「當時車禍挺嚴重的,在省人民醫院做了手術後,在膝關節處裝了鋼板。由於位置不太好,又是右腿,術後膝蓋根本不能彎曲,更別提走路了。
  • 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舉辦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
    人民網瀋陽9月9日電 (李進媛)為了提升殘疾兒童康復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質量和效果,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教育與社區服務部於9月9日上午舉辦了「最美特師風採,青春洋『益』舞臺」第二屆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比賽現場,從省殘疾人服務中心近百名特教老師中選出的10名優秀教師各顯神通,在青春洋溢的舞臺上展現著特教老師的風採。
  • 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東莞這家社工機構承接了全省的這個大項目
    6月8日,由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接運營的廣東省社區康園中心建設社會工作專業督導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東莞市創意產業園舉行,來自廣東省21個地市的殘疾人聯合會代表以及項目督導等80餘人出席。   殘疾人由於自身的缺陷,不少人無法實現就業,加上長期缺乏社會鍛鍊,與社會越來越脫節,社區康園可以讓讓眾多殘疾人重拾自信,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質量。
  • 2020深圳市社會組織創新示範點創建活動詳情
    結合工作實際,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決定開展深圳市社會組織創新示範點(以下簡稱示範點)創建活動。三、創建類別選取最廣泛、最具代表性和對深圳「雙區」工作具有重大貢獻的領域社會組織開展示範點創建,如: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人才建設、社區治理、內部治理、誠信建設、科創信息、生態環保、文教衛體、國際交流等領域。
  • 泉塘中學成功創建全國「掃黃打非」基層示範點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林暢 通訊員 林利蘭)昨日,記者從湖南省長沙縣「掃黃打非」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泉塘中學成功創建全國「掃黃打非」基層示範點,全省有12家單位入圍全國示範點(含示範點標兵1個)。
  • 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織就「四張網」讓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十三五」以來,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圍繞殘疾人精準脫貧,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出臺的各項扶殘助殘惠殘政策,織就康復項目助力、技能培訓助力、關愛幫扶助力、文體活動助力四張「助力網」,不斷提升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讓殘疾人活出了精彩人生。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殘疾人事業發展...
    5年惠及3萬殘疾人。     9.盲人按摩就業扶持項目     培訓盲人按摩骨幹人員1500名,扶持新增就業人員500名,扶持建立2家盲人保健、醫療按摩規範化實訓基地,扶持新建盲人按摩所100家、盲人按摩機構品牌店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