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的三種形態?其實還有很多不在其內,比如火焰

2020-12-22 科學信仰孫晨

我們所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這個世界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一草一木是物質、一花一樹是物質、一桌一椅是物質,就連恆星與行星同樣也是物質。而宇宙間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外在形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固體、液體和氣體,它們通俗的被稱為物質的三態。於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就認為所有物質都是以這三種形態出現的,但其實不然,物質的形態可謂是多種多樣,沒有上百種,也有幾十種,而且處於固體、液體和氣體形態的物質實際上只佔宇宙中物質總量的1%,可能還不足。如果你不信,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物質不屬於這三種形態。

首先一個就是火焰,火焰顯然不是固態或者液態,那麼火焰是氣態嗎?當然也不是,否則它就飄散了。然而,火焰的的確確是一種物質,那麼火焰這種物質是以什麼形態存在的呢?別急,還是讓我們先從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的基本形態說起,雖然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輕而易舉的識別物質的這三種形態,但是對於這三種形態之間的關係,其實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物質的本質就是原子與分子,我們日常所見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所組成的,而物質的三種形態實際上就是對物質內部原子與分子運動狀態的描述。

通常我們所說的固態物質,它內部的分子和原子是非常整齊的排列著的,因此固態物質會呈現出一種穩定的形狀,或方形、或圓形、或不規則的形狀,但終歸它是穩定的。固態物質內部分子與原子的排列結構在物理學上被稱之為「空間點陣」。我們知道,所有物質內部的分子都是處於不斷運動之中的,固態物質也是如此,只不過它們的運動相對緩慢平穩。當物質由固態轉變為液態時,需要加溫,而溫度的升高會導致物質內部的分子與原子加速運動,由於分子與原子開始劇烈運動,所以物質便很難再保持固定的結構。

於是物質開始流動了起來,也就成為了我們通常所說的液態。不過,儘管分子與原子開始劇烈運動,物質固定的結構被打破,但是分子與原子間的相互吸引力並不會因此消失,所以液體仍然是一種緊密的物質。當我們對液體繼續加熱,物質內部的分子和原子運動更為劇烈了,在劇烈運動的過程中,分子與原子間的距離逐漸拉大,相互之間的引力作用減弱,幾近消失,物質表現為很容易飄散,這就是物質的氣態。可見,常見的三態是對物質內部分子和原子運動劇烈程度的描述,而上面所說的火焰則是一種等離子態物質。

等離子態描述的不再是分子或原子之間的運動,而是原子周圍電子的運動狀態。對於三態物質而言,無論原子的運動多麼劇烈,就每一個原子而言,其電子都是圍繞原子緊密運行的。而等離子態的物質不是,在等離子態物質中,電子不再圍繞單一原子核進行運動,而是會在原子之間四處遊蕩穿梭、不斷流動。不僅僅火焰是等離子態物質,我們常見的閃電、極光都是等離子態物質,而且縱觀整個宇宙,近乎於99%的物質都是等離子態。比如像太陽一般的恆星,全都是一個個巨大的等離子態球體。而宇宙中更為神秘的天體,比如中子星則又是另一種形態的物質所組成,我們稱之為中子態。

相關焦點

  • 除了固體,液體,氣體,還有5種物質形態
    物質的物理狀態有許多種,最基本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但除此之外,您還聽說過其它哪些物理狀態?小編在這裡介紹一些大多數人可能不太熟悉的物理狀態。液體液體中的基本粒子,就像固體中的基本粒子一樣,相互之間存在引力。但是,液體的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比固體大,有更多的空間,因此儘管液體的體積可以保持不變,但它可以變形和流動。
  • 物質只分為氣體液體固體嗎?其實多得說不清,最多一種佔宇宙99%
    從小學開始,課本上就講到物質共有三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和固態,然而這其實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周圍的事物是這樣,實際上物質的狀態種類很多,細分下來已有好幾十種。物質狀態是指一種物質呈現出的表象特徵。
  • 物質有多少狀態?固體,液體和氣體嗎?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 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下面怪羅簡單介紹下吧: 第四種是熱的帶電氣體(等離子態),它由帶正電荷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火焰是由激發態和等離子態共同組成的。
  • 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形態,火是什麼態?光又是什麼態?
    物質的三態物質的形態跟元素的屬性有關,大部分物質在足夠低的溫度下,粒子之間的運動降低,原子組成的物質分子之間的距離縮小,會呈現固態,簡單的說就是結冰了,當然固體不存在這個情況,它的分子間作用力很強,本來就是固態!
  • 物質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那火算什麼體?還是屬於物質之外?
    生活中,火對人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有人問你,火究竟是什麼物質?我想你肯定會迷茫。大部分人會認為火是氣體,但是它貌似又和氣體不同,氣體是發散的,可以到處飄逸。而火就只會圍著一點,無規則的變化著形狀。火究竟是什麼呢?固體、液體還是氣體?
  • 火到底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火到底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眾所周知,人類和動物的重要的區別在於人類知道如何使用火,可是雖然我們會使用火很多年,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火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那麼火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
  • 固體、氣體、液體燃燒各自有哪些類型和特點
    P5答:一、氣體燃燒 根據燃燒前可燃氣體與氧混合狀況不同,其燃燒方式分為擴散燃燒和預混燃燒。 擴散燃燒即可燃性氣體和蒸氣分子與氣體氧化劑互相擴散,邊混合邊燃燒。擴散燃燒的特點為:燃燒比較穩定,擴散火焰不運動,可燃氣體與氧化劑氣體的混合在可燃氣體噴口進行。 預混燃燒又稱爆炸式燃燒。
  • 火到底是什麼物質?氣體,液體,固體?其實都不是!
    但是我現在要是問你:「我們最常見的火究竟是什麼物質?」。我想你會迷茫。對啊,火究竟是什麼鬼?我想大部分會認為火是氣體,但是它貌似又和氣體不同。氣體是發散的,可以到處飄逸,而火就只會圍著一點無規則的變化著形狀。其實我們都知道,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我們雖然看不見原子,但是可以看見由無數原子累積起的宏觀物體。其實火的本質就是氫,碳,氧等三種原子共同作用的結果。
  • 將固體物質不斷地打碎後,最終會成為液體或氣體嗎?
    打碎固體時,需要破壞固體內分子(或者原子)間的化學鍵,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如果碎到了分子(或者原子)程度自然就成了液體,其實整個過程消耗的能量足以把固體融化為液體,所以「打碎」與「加熱融化」最終的結果是等價的。
  • 火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顛覆你30年的認知!
    你可以目不轉睛一直盯著明亮的火焰看,因為它們會在扭曲、閃爍中無限循環。但你到底是在看什麼?很明顯,火焰並不是固體,它們也不是液體。和空氣混合在一起,它們比較象是氣體,但比空氣更可見——也更短暫。就科學上來說,火和氣體不同,因為在同樣的狀態下氣體可以無限期地存在,而火最終都會燒盡。有一種誤解是認為火是電漿,物質的第四種相,在這種相中,原子被剝去了電子。
  • 太陽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科學家:都不是,是另一種狀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太陽究竟是固體還是液體,抑或是氣體呢?說起來,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奇怪,但是,這裡卻有著很深的門道。首先,如果讓你回答,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呢?有的人會說:應該是固體吧?氣體怎麼能聚集成一個球?不會散走嗎?也有人可能會說:怎麼可能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散失,所以太陽應該是氣體。不過,小編要遺憾地告訴這些人,這些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 土壤由固體、液體、氣體三相物質共同組成
    土壤由哪些物質組成?和土壤肥力是什麼關係?答:土壤由固體、液體、氣體三相物質共同組成。砂土透水通氣,土壤養分的有效性較高,但養分含量相對較低,施肥見效快,但保水保肥性差,肥勁兒較短,所以「發小苗不發老苗」。對這種土壤,基肥比例應該適當降低,追肥要少量多次。特別是對尿素、硝酸鹽等容易從土壤中流失的肥料,施後不要大水漫灌。
  •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我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一個問題:太陽是固體還是液體還是氣體?有人會說:它應該是固體吧嗎?氣體如何聚集成球?不會消失嗎?有些人可能會說:它怎麼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丟失所以太陽應該是一種氣體。但是,小編很遺憾地告訴這些人這些陳述是不準確的,事實上太陽的狀態是一種完全不同於眾所周知的固液氣體的狀態,稱為等離子態,也稱為等離子體。
  • 五行之中有種特殊物質,非固體非液體非氣體,可毀滅其他四種物質
    單從物質的角度去剖析,五行可以代表五種物質,在這五種物質中,有一種是特殊物質,它非固體非液休非氣體,沒面積沒體積沒質量,但可以毀滅其他四種物質。這種特殊物質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五行代表的物質。金。金是五行之一,在陰陽演變中代表收斂,如果用它代表物質,則可代表金屬。
  • 我們知道物質有固氣液三種狀態,但實際遠超你的想像!
    比如鐵在912°C時是面心立方體,而在912~1394°C之間則是體心立方體。當固體加熱到其熔點之上時,物質會成變液體。液體內部粒子之間的力雖然不可忽視,但是粒子可以相對運動,因而物質的結構是不確定的,而由容器來決定。
  • 太陽是液體、氣體還是固體?科學家:它實際的形態你根本想不到
    否則如果失去了太陽,不僅大地會變得一片黑暗,我們連基本的氧氣供給都無法維持,畢竟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但是有些愛思考的人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陽究竟是什麼狀態是固體嗎?難道這是液體的嗎?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全面的,即便你那邊都是氣態,也算不上嚴謹,因為太陽的大氣層的確是氣態,可是它的本質部分算是等於等離子體。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我們通常所見的火焰就是一種高溫等離子態,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是高溫等離子態,在一些情況下,低溫同樣也可以產生火焰。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 為什麼木炭燃燒沒有火焰,木柴燃燒卻有?火焰到底pick誰?
    事實上,只有氣態物質燃燒才會產生火焰,比如我們做飯時使用的煤氣、天然氣。可是像汽油、酒精這樣的液體可燃物,以及石蠟、木材之類的固體,燃燒時也能看到火焰,這是為什麼呢?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燃燒的幾種方式。
  • 沙子究竟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MIT 教授提出新解釋模型
    如果一個人慢跑在沙灘上,那麼沙子則像固體支撐著他們的重量;把它放在沙漏中,沙子則又像液體一樣從縫隙流出;如果小孩子跌倒並踢到一堆沙,沙子粒又會互相碰撞交互,就像氣體一樣。像沙子這樣的顆粒狀物質無處不在。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水就是一種十分神奇的物質,估計很多人不知道水能夠變換很多的不同形態,大部分的形態估計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現在美女小倩給大家講一下這些水的知識,希望朋友們能夠加我粉絲,一起研究和探討科學話題,大家一點要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