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崇文尚武的湖南平江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授予軍銜,至1965年共授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將官以上軍銜共計1614名。其中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縣、安徽六安、湖南瀏陽等十個縣因將軍數量眾多而被民間喻為「將軍縣」。這些誕生共和國第一代將軍的紅色土地,還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寫滿了歷史與榮譽。從崢嶸的歲月中走來,從血與火的戰爭中走來,「將軍縣」在人們的記憶中歷久彌新。中國文明網特推出專稿,追尋十大「將軍縣」將帥傳奇,傳承將帥們的家國情懷,謳歌中國革命,謳歌中國共產黨。 

崇文尚武「以得勝為能」——湖南平江

    平江,一方閃爍著湖湘文化燦爛光輝的紅色熱土。這裡是湘楚文化源頭之一,享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汨羅江自東向西貫穿全境,承載著屈原、杜甫兩位世界文化名人的忠魂皈依。歷代平江人秉承屈、杜騷風,文人蔚起,才士篤生。有人總結,當地的將軍文化就來源於「崇文尚武」之中。民間至今流傳著一句口頭禪:「賣家神,當土地,也要送子女讀書。」即使是革命戰爭年代,平江學子讀書之聲仍不絕於耳。平江起義後,平江縣嘉義梅塘建立了第一所列寧小學。隨後,紅色學校普及革命根據地,多達300餘所。這裡,走出了60餘位共和國將軍和100多位省、部級幹部;孕育了著名畫家周令釗、國家一級作家彭見明等一大批文化名流。 

平江縣 圖片來源:暱圖網

   

昔日「將軍縣」如今「博士縣」

    平江將軍縣的千秋光環,開天闢地應當歸功於漢昌太守、偏將軍魯肅。至清末,曾有民歌唱贊:「平江只有四姓大,餘蠻子帶兵打海外。張嶽齡、李次清,七篇文章鍾昌勤。」餘虎恩窮苦出身,人稱餘蠻子。他隨左宗棠收復新疆,屢建奇功,詔封建威將軍。李次清、張嶽齡、鍾昌勤則因文才武略而享有知名度。 

    崇文尚武的強悍民風,造就平江豪傑輩出。平江曾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之一,1928年7月,這裡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平江起義」。為了新中國的誕生,這裡犧牲了25萬名優秀兒女,其中被評為革命烈士的有2.1萬多人,佔湖南的五分之一;先後走出了蘇振華、傅秋濤、鍾期光等共和國將軍。1955年授銜時,有平江籍將軍52名,上將4名,中將10名,少將38名;1965年授銜少將9名,共61名。 

1978年蘇振華陪同葉劍英元帥視察科學考察船「遠望號」。 圖片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平江走出的開國將領中,有這麼一位人物:他英勇善戰,曾經兩次榮獲中革軍委頒發的紅星獎章;他出身農家,本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放牛娃,人到中年才接觸海軍,卻讓毛澤東放心:「管海軍靠你!」他就是上將蘇振華——中國海軍現代化的奠基人。同為開國上將的傅秋濤,被贊「智勇雙全」。在蔣介石一手製造的「皖南事變」中,他突破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是成功突圍的新四軍最高指揮官;另一位平江開國上將鍾期光,是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參與創造者和重要實踐者之一。他曾背起患有哮喘的劉少奇逃脫敵機的轟炸,是劉少奇的救命恩人;他曾在「反右」時期頂住壓力為蒙冤同志平反,晚年更是兩拒為後代「走後門」。 

    「崇文尚武」的風氣讓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210多位博士、教授、博導、院士。這裡有飲譽國內外的武俠小說鼻祖平江不肖生,有發明雷達的博士李昌來,有縱橫山水的國家級國畫大師周令釗;還有翻譯《資本論》的上海大學經濟系教授李季。昔日的「將軍縣」,與時俱進,如今已成為「博士縣」。 

   

文化建設託起紅土地上的希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崇尚文化教育的平江縣,近年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不斷促進平江教育內涵發展,平江教育,真正步入有序健康發展的軌道,成為「魅力平江」的一張全新名片。  

學生到平江烈士陵園瞻仰先烈 圖片來源:平江網

    走進平江各中小學,一幕幕景象令記者感到震撼:山溝溝裡,最漂亮的建築就是學校,可以媲美城區名校;人工草坪上,農村娃娃的足球夢肆意綻放;學生九龍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得到傳承;千人腰鼓、師生跑操、學生旗舞,場面壯觀,整齊劃一;國學誦讀、功夫扇等社團活動讓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當地把「紅色教育」融入學校的平日教學中。 

   

代表:平江烈士陵園、平江起義紀念館

平江烈士陵園 圖片來源:暱圖網

    在平江縣人民公園人民英雄紀念碑兩側,翠柏常青,平江籍將軍墓群就在這裡。50多個將軍陵墓呈扇形分開,墓中埋葬了22位平江籍開國將軍的骨灰,另有20多位將軍的衣冠冢。在這些墓碑上,鐫刻著將軍們的遺像、生卒年月、軍銜及職務。如此多將軍骨灰集體回歸故裡,在全國尚屬首次。

平江起義紀念館 圖片來源:暱圖網

    平江人民懷念將軍,也沒有忘記普通一兵:紀念碑的背後,還有一面高近5米、長近30米的花崗石牆,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滿了2.1萬名革命烈士的姓名。每個姓名的背後,都是一段鮮血寫成、可歌可泣的事跡,震撼人心。而位於該縣開發區的平江起義紀念館,由原國務院副總理陳雲同志親筆題寫館名,這裡是共產黨員、社會實踐團隊組織「紅色之旅」的必到之地。(武漢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集結號:將軍省、將軍縣、將軍鎮、將軍村,有你的家鄉嗎?
    1955年我國第一次進行軍銜授予,此後十年期間,三軍之中有一千六百一十四位獲得將帥軍銜。其中各省將帥人數前十的省份,被民間譽為十大將軍省;各縣將帥人數前十的縣城,被民間譽為十大將軍縣。也有一些鄉鎮、村因貢獻大、將軍多,被譽為將軍鄉、將軍村。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江西蘇區「模範興國」
    興國,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9.3萬餘人,為國捐軀的達5萬多人,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長徵路上幾乎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了肖華、陳奇涵等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 這個縣誕生了64位將軍,湖南真正的「將軍縣」,特產更是全國聞名
    湖南人在超市小店鋪中最常見的兩樣食品,就是檳榔和辣條,而辣條,據說發源地就是湖南省的平江縣,如今湖南超市內,很多的辣條產地也是嶽陽平江縣,其實平江縣不但是一個休閒食品產地,擁有著美味的特產,還是一個風景秀美,旅遊資源豐富的縣,最主要的是,從這個縣一共走出了64位將軍,這才是平江縣的驕傲
  • 安徽六安的一個小縣,人口68萬,被譽為「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將軍縣由來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境內先後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
  • 崇文尚武辦有溫度有夢想的學校
    民安小學崇文尚武。    走進南頭鎮民安小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道兩旁的武術和腰鼓主題文化牆。教室裡展示著師生家長的作品:有書畫、剪紙、手工、照片等等,處處體現著「一班一主題、一班一特色」的理念,有宣傳《弟子規》的,有弘揚武術魂的,也有彰顯繪畫藝術的……    該校校長衛坤介紹,民安小學歷來崇文尚武。
  • 2018第二屆中國(平江)休閒食品文化節11月舉行
    9月9日9時,2018第二屆中國(平江)休閒食品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會上通告2018第二屆中國(平江)休閒食品文化節將於2018年11月9日--11日,在著名將軍縣湖南平江縣舉辦。   第二屆中國(平江)休閒食品文化節在廣州啟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平江縣人民政府、廣東中鐵御金龍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御金龍』)聯合主辦,中鐵御金龍、湖南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承辦,廣東御金龍遊艇俱樂部、廣東男人幫文化傳媒聯合執行。
  • 武術之鄉保定蠡縣:崇文尚武戳腳的發源地
    戳腳是中國武術運動的優秀傳統拳術之一,在武術界有「南拳北腿,戳腳一枝花」之說,號稱「北腿之傑」。蠡縣人民自古崇文尚武,當地人習武練功有著悠久的歷史。武術名家有「戳腳」傳人劉觀瀾和武學一代宗師、河北奧運首人溫敬銘等人,可謂人才輩出。如今,富裕起來的蠡縣農民農閒之餘,常練習武術,強身健體,樂在其中。
  • 崇文尚武、創新創造、時不我待、追求卓越!
    「崇文尚武、創新創造、時不我待、追求卓越」,近年來,奉古承今、革故鼎新而成的新時代溫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溫縣的個性體現,「亮劍」幹部作風,「呼喚」使命擔當,「植入」奮楫篤行,蓬勃著高質量發展的浩然之氣,激揚著奮勇向前的強大力量,蘊藏著創造歷史的磅礴勢能。
  • 身高八尺,崇文尚武,歷史上真實的他你知道嗎
    身高八尺,崇文尚武,歷史上真實的他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們了解一個歷史上的人物,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古代小說,有些小說中的人物甚至已經超越了次元的壁壘,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成為了大家心裡認同的,真實存在的人物,縱使他可能並不存在,縱使他可能與小說中說的完全相反
  • 「廣西雙擁行」河浪村板盆坡:「農村公寓」記鄉愁「崇文尚武」擁軍情
    周大維 攝玉林軍分區政治工作處主任班友運表示,姚氏家族崇軍尚武,退役的姚氏子孫們把在部隊學到的、積累的理念和經驗帶到了新農村建設中,同時也在各行各業做出了不凡貢獻,這裡成為了新農村建設的典型。「河浪村姚氏農村公寓,一個大家族住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互助、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這裡傳承,而且家族崇文尚武,鼓勵家族裡的年輕人從軍入伍,保家衛國,其實這也是他們好家風的一種體現。」長城網記者李雄飛說道。
  • 中國首門辣條專業課在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開課
    辣條自1998年在平江誕生以來,已經逐漸走向全國成為&34;。隨著行業規模不斷增大,銷量逐年增長,對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迫切。9月15日,全國首個辣條專業班在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開班,首開辣條專業課為平江辣條行業輸送人才。
  •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實驗學校正式落戶平江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實驗學校合作辦學籤約暨頤華教育發展基金成立儀式舉行。儀式上,湖南師範大學及附中、平江縣人民政府、頤華大江投資有限公司三方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標誌著湖師大附屬平江頤華實驗學校的正式落戶。
  • 利津縣陳莊鎮中學開啟「崇文尚武、修身樂學」主題研學之旅
    在家委會的鼎力支持和學校研學領導小組的緊密籌劃下,陳莊鎮中學270餘名團隊成員,近期開啟了以「崇文尚武,修身樂學」為主題的團隊研學之旅。此次研學的目的地是廣饒孫子文化園,大家一路歡歌,一路笑語。途中導遊為同學們簡單普及了東營市的相關人文歷史,並介紹了一天的行程安排和研學規則。
  • 武漢高校開學季交換特產:湖南平江妹子用辣條徵服室友
    來自湖南平江的女生&34;,便帶了家鄉的正宗辣條和醬幹跟外地室友分享,她還拍攝vlog記錄下了開學第一天的畫面,視頻中,她講述8個月長假之後再次開學的心情,和室友一起吃辣條的溫暖畫面感染了許多網友。大張子認為,通過和室友們交換特產,不僅能夠直接了解到中國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讓舌尖得到滿足,也能增進室友之間的感情,可謂一舉多得。
  • 尚武精神是一個民族能立世的基本精神
    說起尚武精神,我們不得不從春秋戰國時說起,據史料稱,春秋時期中國人,性格是陽剛勇武,無論男女,都是以高大健碩為美。當時的貴族,上馬能武,下馬能文,俠客義士遍地,扶危救困,濟人不贍。士人多以君王的師友自居,將自己所學之道凌駕於權勢之上。
  • 湖南平江首開辣條專業班
    湖南平江首開辣條專業班15日,首個辣條專業班在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開班。該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麻辣王子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專業開設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等課程,為行業輸送人才。開班首日,學生們進行了辣條理論和實操的學習,並實地參觀辣條製作。做個小調查,你喜歡吃辣條嗎?
  • 崇文尚武 文化探源—漢江實驗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登武當山活動回顧
    2020年11月14日,我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舉行了「崇文尚武 文化探源」武當之旅登山活動。深秋的早上,已經泛著些許涼意。清晨7點,全體教職員工已整隊集合,統一乘坐大巴前往武當山。
  •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湖南岳陽旅遊必去的10大著名景點
    嶽陽古稱巴陵,是湖南的「湘北門戶」,是湖南省的第二大經濟體,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洞庭天下水,渺渺洞庭以它的浩瀚無窮、積蓄萬千,成就了嶽陽的博岸胸懷,形成了以嶽陽樓為代表的憂樂文化,以君山島為代表的愛情文化,以平江起義舊址和任弼時故居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汨羅江為代表的端午龍舟文化。
  • 航體文化傳媒長沙起航 今年將攜16套卡通熱氣球亮相平江
    航體文化傳媒主要業務是宣傳航空及其關聯產業,通過發揮明星效應,使航空的理念儘早深入人心,同時將在湖南各市州設立分公司,通過市分公司的深入基層宣傳,讓航空理念進入平常老百姓心中。與此同時還聘請著名的航空專家做顧問,與美國知名直升機品牌製造商合作,宣傳普及和落實國務院發展航空以及與之關聯行業的政策,為湖南航空企業的策劃、包裝、品牌運營服務。
  • 首個辣條專業班湖南平江開班
    楊華峰 攝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原院長夏延斌教授講述辣條的起源。楊華峰 攝9月15日,首個辣條專業班在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開班。本次辣條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專業開設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等課程,為辣條行業輸送人才。開班首日,學生們進行了辣條理論和實操的學習,並實地參觀辣條製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