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2020-12-27 澎湃新聞

【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2020-12-18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等地積極探索扶貧產品認定和銷售路子,拓展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優化扶貧產品供給和服務,有效解決扶貧產品賣難問題,推動消費扶貧走深走實,助力貧困群眾增收。

廣西武宣

扶貧產品「應納盡納」擴大帶貧效果

一是消費扶貧信息員主動登門服務。每個鄉鎮指定一名專門負責消費扶貧信息員,各村信息員和駐村隊員配合,深入村屯、扶貧車間、帶貧合作社、田間地頭宣傳消費扶貧政策,了解帶貧情況,指導申請產品認定。只要符合扶貧產品認定標準,市場主體只需提供相關資質材料、產品介紹、帶貧佐證,網上申請及申報材料均由鎮村扶貧信息員幫助完成。

二是經銷商協助宣傳帶動。由縣消費扶貧服務中心、第一書記產品聯盟直營店等縣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扶貧愛心企業牽頭,協助開展消費扶貧宣傳,帶動電商、商超等共同助銷扶貧產品,讓市場主體看到參與消費扶貧既可履行助力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又可帶來經濟效益,較好地激發市場主體對扶貧產品認定的積極性。

三是進一步擴大影響帶動。充分發揮縣級融媒等官方宣傳作用,力求縣內所有有資質的農產品市場主體知曉政策。印發《武宣縣消費扶貧行動倡議書》,廣泛開展宣傳。建立消費扶貧服務微信群及扶貧公眾號,宣傳扶貧產品,傳遞消費扶貧信息,每月推送3期以上扶貧產品介紹。全縣扶貧產品通過國家級認定2個、自治區級認定70個、縣級認定106個。

寧夏鹽池

「三個精準」全力提升消費扶貧成效

一是特色產業培育「精準」。堅持把灘羊作為全縣特色農業頭號富民產業,從發展標準化生產、質量追溯、品牌宣傳、市場營銷四個體系等關鍵環節進行扶持,規模化養殖比例達60%。把黃花菜作為加快種植結構調整的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扶持黃花菜新型經營主體33家,幫助註冊黃花菜商標10個,建設寧夏黃花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通過東部地區平臺優勢,引進7家黃花精深加工企業、合作社。

二是產品質量提升「精準」。推動制定灘羊產業全程操作技術標準規範27項、寧夏露地黃花菜生產技術規程等特色優勢產業生產標準。統籌實施牧草種植研發、鹽池灘羊基因鑑定全程追溯技術應用、繁育場圈棚改造、灘羊肉製品品牌建設與推廣等灘羊產業提升項目,不斷強化牧草、養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育,形成產業全鏈條、質量追溯全體系。幫助部分農特產企業引進自動化生產線,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是拓展銷售渠道「精準」。線上與主流電商平臺加強合作,推動鹽池農特產品線上暢銷;線下採取「政府搭臺、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的方式,在北京、深圳、廈門、泉州等城市開展特色產業宣傳推介活動,累計舉辦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12場,吸引供應企業36家、採購企業48家,開設鹽池灘羊肉等農特產品專營店226家,進入大型連鎖超市、餐飲企業300餘家。目前,幫助銷售鹽池灘羊肉、黃花菜、小雜糧等農特產品7.7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3萬餘人增收。

安徽太湖

「五向發力」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一是強化黨政主導。組建消費扶貧工作專班,制定《太湖縣推進消費扶貧行動實施方案》、「消費扶貧月」任務清單,建立聯席會議和周調度工作制度。全力推進消費扶貧「三專一平臺」建設,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八進」行動。

二是優化產業扶貧。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發展模式,引進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扶貧,帶動油茶、小黃牛、六白豬等特色產業發展。目前,共投入產業扶貧財政資金6.5億元,扶貧小額信貸資金7.2億元。全縣三品一標累計認證162家448個產品,8個農產品獲「安徽省名牌產品」,13家農業企業獲得「省商標品牌示範企業」。

三是推進產銷對接。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積極與省、市、縣內學校、政府、企事業單位、超市、大型批發市場等對接,採取「農校對接」「農餐對接」「農企對接」「農超對接」等方式,根據各方的需求制定訂單,籤訂協議,組織合作社和農戶按單生產,定期供貨。今年因疫情影響滯銷的52噸農副產品實現「清零」。

四是開展直播帶貨。開展「縣長直播帶貨」活動,通過常態化的網絡直播帶貨,全縣「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縣商務部門通過舉辦電商直播培訓,設立電商直播間,組建本地化直播團隊,帶動更多的電商從業和創業者參與電商直播。

五是聚合各方力量。組織開展「百城萬企促消費」系列活動之太湖縣首屆大眾消費節暨消費扶貧產品展示展銷會。篩選12家優質扶貧企業參加安徽省優質特色扶貧產品展示展銷會暨省直單位定點幫扶成果展。動員25家社會組織採購價值200餘萬元扶貧產品。利用縣域結對共建和定點扶貧幫扶資源,實現幫銷9300多萬元。

內容來源:國務院扶貧辦

編 輯:範安民

審 核:黃良忻

歡迎投稿

lbfb001@163.com

原標題:《【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西柳城縣: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10月17日,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消費扶貧」展銷會在柳城縣白陽廣場舉行。社衝食用菌、衝脈蠶絲被、古砦大米、沙埔酸筍、鳳山雲片糕等扶貧產品、特色農副產品集中亮相,而帶著這些產品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在展銷會「各顯神通」,為自己的產品吆喝銷售,場面熱鬧。
  • 【工作動態】浙江省民主黨派消費扶貧工作現場會在磐安召開
    【工作動態】浙江省民主黨派消費扶貧工作現場會在磐安召開 2020-06-0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武宣:將大米換一種方式吃,吃出家鄉的味道
    武宣米餅的歷史有多長,已經無從考證,從我們查閱的一些文獻資料來看,在《武宣縣誌》飲食章節有記載:春節民間多習慣包大粽、蒸年糕、做米餅、炸粉圓、炸魚圓。武宣米餅又以三裡的最為有名,據三裡鎮東嶺村民張家仁敘述,其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製作米餅,當時全縣只有3戶人家做米餅生意。
  • 廣西龍州縣:推進鄉村旅遊扶貧保就業 促消費 穩增收
    原標題:廣西龍州縣:推進鄉村旅遊扶貧保就業 促消費 穩增收   「入股櫻花谷鄉村旅遊區以來第三次分紅,我的
  • 廣西河池大化瑤族自治縣創新開展旅遊扶貧
    近年來,大化縣通過推行「黨旗引領·聯建聯養(種)」扶貧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肉雞、肉羊、肉牛、桑蠶養殖和沃柑等水果種植產業發展。加強對產業發展管理,利用國家的政策支持推進消費扶貧,促進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已經成為大化縣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2019年10月,大化榮獲廣西「十大最美縣域」稱號,並被評為全域旅遊發展優秀縣區。
  • 中國石化線上線下同步做實消費扶貧
    中國石化線上線下同步做實消費扶貧 2019-07-19 17:04同時,中國石化的扶貧產品也已成功進駐易捷便利店、東營勝大超市、蘭州極臻甘肅體驗館等線下實體店。  近年來,中國石化持續加大推行消費扶貧力度,幫助貧困地區構建農牧產品直通市場、對接市場的銷售機制,建立長效持久的消費扶貧模式。2018年,中國石化直屬企業累計購買全國832個貧困縣農產品772.13萬元,幫助銷售1.5億元。
  • 廣西河池市羅城縣教育脫貧攻堅紀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舉措推動義務教育保障工作走深走實2019年以來,羅城聚焦脫貧攻堅「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精準實施控輟保學,加快完善易地安置配套學校建設,全面夯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礎,大力培育推普扶貧新風貌,推動義務教育保障戰役走深走實,取得喜人成績。
  •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聚力教育精準扶貧 助推樂業精準脫貧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為打贏義務教育保障戰役,促進教育公平,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神,統籌推進,有序開展,取得了良好實效。
  • 武宣2020年「荷花節」又來咯!超多精彩活動等你來撩~
    以下文章來源於武宣關注 ,作者武宣縣融媒體中心 武宣關注介紹武宣,我最全面;說明武宣,我最深刻;解讀武宣,我最權威。不染橋畔半潭水,盛夏荷花遍地香。為進一步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政策,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常態下廣大群眾夏季旅遊活動,探索建立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模式,展示以荷為元素的旅遊特色產品,推出一批武宣紅糟酸經典菜系,培育一批武宣紅糟酸特色餐飲企業,刺激帶動武宣經濟和特色旅遊發展。
  • 吃不起榨菜,我們還有武宣紅糟酸!
    退一萬步講,真的吃不起榨菜了,還有我們武宣的紅糟酸呢!雖說紅糟酸從何年起在武宣興盛無法考究,但紅糟酸卻是武宣人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送粥佳品,也是各種燜、炒菜的佐菜,缺了它就沒有了那個味!從紅糟酸的發展,也是武宣農家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提升的一個縮影。以前紅糟酸只有在頭苗米收割以後,人們才有多餘的米拿來做紅糟酸。
  • 「金秋嵐皋遊·消費促脫貧」暨「南宮山」縣域公共品牌發布會在...
    西安新聞網訊 9月15日,由陝西省商務廳、新城區委區政府、高新區黨工委、安康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嵐皋縣委縣政府聯合主辦,以「金秋嵐皋遊·消費促脫貧」為主題的生態旅遊資源推介及「南宮山」縣域公共品牌發布會在西安永興坊舉行。
  • 廣西運動健康消費大行動:體育明星走進富川直播帶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富川臍橙文化節和2020年「百星百媒千紅千村萬店萬品」廣西運動健康消費大行動攜手,為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添上一把火,掀起了一輪全民健身、全民消費熱潮,助力廣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
  • 紅榜黑榜黃榜 武宣「三榜問效」問出攻堅好作風
    紅榜表揚 黑榜批評 黃榜警告  武宣「三榜問效」問出攻堅好作風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武宣訊(記者 羅俠 通訊員 何成天)「我今年在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查情況通報中被點名兩次,上的都是『紅榜』。得到縣裡的表揚,對以後工作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區藉助「食」經濟脫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共有20000多座山峰3300多個山弄,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後,是廣西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曾經,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南寧市馬山縣邊緣部分劃歸大化縣的群眾紛紛要求返回原籍。但2019年10月,大化縣榮獲廣西「十大最美縣域」稱號。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達277.59萬人次,同比增長33.31%;旅遊總消費 34.91億元,同比增長35.92%。
  • 廣西大化縣地標美食「七百弄雞」帶動旅遊業發展
    這樣的聲音曾在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幹部群眾的耳邊縈繞。大化縣共有20000多座山峰3300多個山弄,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後,是廣西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曾經,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南寧市馬山縣邊緣部分劃歸大化縣的群眾紛紛要求返回原籍。但是,2019年10月,大化縣榮獲廣西「十大最美縣域」稱號。
  • 武宣:賭博窩點藏深山,亮劍行動一窩端!
    武宣星藝 Weixin ID gh_1e2afc46e842
  • 王鷗加盟代言團 廣西體育健康消費大行動火熱進行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1日訊(通訊員 陳恬)「大家好!我是王鷗。愛尚運動,樂享生活,參與廣西運動健康消費大行動。助力廣西體育產業,攜手健康運動,引領時尚生活,綠色生態運動,就在廣西。」王鷗。
  • 今日小年 說說廣西米餅習俗——作家一耕文章鑑賞
    在風景優美,素有仙城之美稱的廣西武宣,民間俗稱「小年」為農曆臘月廿三。這一天,廣西武宣和周邊桂平等地有做米餅習俗。這是一件全家都能參與的工作,記得小時候是大人小孩全家總動員,男女老幼圍在一起,其樂融融,年味濃濃。
  • 中國藥科大學:科技助力推動消費扶貧
    中國藥科大學:科技助力推動消費扶貧 作者:稿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提供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程 暉 王樂如編輯
  • 廣西巴馬糯茶遠銷北上廣深市場
    近日,62歲的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鎮坡騰村六仁屯脫貧戶黃學告訴筆者。巴馬是世界著名長壽之鄉,也是中國富硒之鄉。巴馬糯茶是巴馬富硒農產品之一。該茶主要材料是巴馬富硒墨米,由巴馬綠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因其口感純正,潤腸暖胃,所以深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