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防控再起波瀾。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從6月17日8:00起,北京市130多萬中小學生離開學校返回家中開啟線上學習。跟幾個月前第一次上網課相比,不少學生更淡定了。與學生類似,採訪中,學校老師也表示,對再次回到線上教學並沒有上一次的壓力。
「對於這次線上和線下教學的銜接,各學校各學段的老師手頭的資源、技術水平和在線溝通的熟練程度,遠比兩三個月之前要熟練得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
北京此次線下線上教育平穩順利銜接,與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智慧教育有關,也與我國5G恰逢其時到來有關。
回顧歷代移動通信技術和我國教育發展歷程,3G時代,行動網路邁入教育領域,移動學習應運而生;4G網絡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線教育全面發展,遠程教育進程加速。5G時代則將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此前中小學延期開學、線下培訓關閉以及教育部「停課不停學」政策,提升了在線教育接受度,5G+智慧教育全面提速。
3G/4G時代受制於網際網路網速和帶寬,遠距離「身臨其境」的場景難以實現。而5G理論傳輸速率可達10Gbit/s,是4G的100倍,具備超低的端到端時延,使得遠程高清的直播互動課堂成為可能。
中國電信從今年2月19日起,全面助推學校上雲,向全國教育機構和校園師生免費提供雲課堂服務及天翼高清教育專區。在湖北,天翼雲課堂向湖北各地免費提供在線教育服務,建設「湖北省中小學線上教學平臺」,在天翼高清上建立「停課不停學專區」,服務全省近20萬學生家庭,截至6月2日,先後為1.7億人次提供服務。
6月12日,嘉峪關市教育局智慧校園解決方案產品推介會在嘉峪關市南湖小學體育館召開。中國電信嘉峪關分公司在推介會上介紹了自家研發的智慧校園創新產品和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充分利用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提出了智慧校園雲平臺建設方案,雲門戶、雲辦公、雲家校、雲教學、雲網絡、雲視頻等模塊,解決了學校的行政管理、日常辦公、校園安全管理、教學管理、家校互動、學生安全管理以及網際網路學習資源的獲取等問題。
足不出戶就能聽名師講課,「私人訂製」課程,一副AR眼鏡「身臨」課堂現場,圖書館、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刷臉進入……中國電信「5G+智慧教育」,開啟「未來校園」全新想像。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戶,較2018年底增長110.2%,佔網民整體的46.8%。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0年我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7230.6億元,到2022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智慧教育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智慧校園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大數據、雲平臺及智慧教室等解決方案將成主流,教育服務機器人備受關注;另一方面,智慧校園的深度和廣度將不斷延伸,智慧課堂模式呈多樣化發展,教育企業向技術產品、平臺、應用轉移。
隨著5G網絡覆蓋逐步完善,5G將在創新教學手段、均衡教育資源、擴展學習途徑、提升教學質量、完善考評體系、實現校園智能化管理將發揮更大作用,助力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