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流程
今年幼升小招生流程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網絡信息採集,即我們口頭上說的網報。去年只有紅谷灘新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和南師附小這個幾個區域的公辦小學是需要進行網報的,而且今年是除了西湖區的本地戶籍子女以外,其他幾個城區的小學(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都需要先進行網絡信息採集,再進行現場審核。其中市管民辦小學統一由市教育考試院組織網上報名,縣區屬民辦小學在各自縣區系統進行報名。
生源認定變化
從《南昌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可以看到,今年的生源類別是新增了第四類,即房產性質為非住宅(公寓、商住樓)的情況。
但是各區對生源類別又有更加細緻的劃分。例如紅谷灘區本區戶籍生源認定就有10類,再加上隨遷子女生源認定4類,一共14類生源類別。
每個區的生源類別會有一定差別,請各位家長以入學當年招生公告為準。
戶籍情況
其實從今年的生源類別中就可以看到對戶籍情況的要求是在變嚴格的。上述列出的紅谷灘區前10類生源都有說明為紅谷灘區戶口,而東湖區的生源類別中,有明顯變化的是第三類生源。
往年第三類生源只要求戶口不在學區範圍內,但是房產在學區範圍內。今年的東湖區第三類生源明確要求戶口屬南昌市城區戶口,但不在學區範圍內。即便是在東湖區有房產,如果是外地戶口,那也要歸屬到第七類的情況了。青雲譜區也是同理。
青山湖區、高新區、經開區則是沿用了《南昌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中的七類生源類別。
這也可以看出來,東湖區、青雲譜區今年要求的戶籍情況是會比其他幾個區更為嚴峻的。紅谷灘區要求的戶籍情況不必都說,南昌城區範圍內最嚴格,沒有之一。
入學證件材料要求
因為今年大部分區域都要求先進行網絡採集,除了往年需要的戶口本、房產證/有備案的租賃房合同、出生證明、預防接種卡(隨遷子女還需要居住證、社保繳納憑證、用工合同或工商執照)等以外,有的區還需要提供房信網信息截圖(微信搜索南昌房信網可查)、孩子的證件照、戶口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系統內可查)。
另外,如果有出現戶口的地址和房產的地址實際為同一個,但是這兩份證件上的地址不同的情況,需要到所在地派出所開具證明後上傳至系統or帶去現場審核。
年齡要求
今年大部分區域都是需要進行網報,網報平臺一般都是要孩子的身份證號進行註冊。輸入了身份證號碼系統就可以檢測出來是否年滿6周歲,今年也有家長反饋說小齡生直接顯示無法註冊。
往年有民辦學校也是可以接收小齡生的,但是今年有家長諮詢過,回覆說跨了年份的小齡生(2020年入學,孩子出生年份在2015年)還是無法接收,即使接收也有可能無法辦理學籍。預備2021年入學的小齡生家長務必仔細考慮清楚,建議2021升學的家長們可以加入幼升小交流群,群內會共享最新政策資訊、招生消息~
學區劃分今年的學區劃分從大體上來看,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有幾個學區的變化非常值得注意
第一個是站前路小學雲飛路校區的「大學區統籌招生「。
「2020年,保持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雲飛路校區現有學區不變,學區內教育網點全部由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統籌各部資源,實行大學區統籌招生,並以2條南北向主幹道桃花南路、子羽路為界,將此區域劃分為3個區塊,子羽路以東為A區塊,桃花南路與子羽路之間為B區塊,桃花南路以西為C區塊。」
A區塊在華僑城就讀,B區塊在華僑城就讀,C區塊在玉蘭路就讀。有特殊情況,家長需提出申請,學校根據情況予以統籌。
第二個是紅谷灘區的學區劃分。今年紅谷灘區幾個教育集團有新開校區,故相應的學區劃分都有進行調整。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銀都路校區,它不僅為相應地段內的正常生源服務,同時為紅谷教育集團綠茵路校區適齡兒童及其父母戶口在學校學區範圍內,且戶主為父母之一或者本人,家庭實際居住地[房屋產權所有人為其父母(或其中一人)或本人、房屋權證性質為住宅]同時屬於學校學區範圍內的生源服務,鼓勵該類生源積極報名至銀都路校區就讀。
也就是說「春暉路以南至會展路以北,碟子湖大道以東至豐和中大道以西合圍區域;會展路以南至世貿路以北,豐和中大道東至贛江中大道以西合圍區域」的適齡兒童生源,可以在綠茵路校區和銀都路校區中進行選擇其一入學就讀。
面談難度
很多家長交流後覺得今年面談題的難度是有一點大的。例如有小朋友碰到到時鐘問題、100以內加減法問題、50以內加減法問題,還有一些邏輯思維題。
今年部分區的系統裡也要求填寫孩子是否接受過學前教育的情況,見下圖
信息整理自:南昌各區屬教育局發布義務教育招生公告、操作流程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