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英語貫徹落實國務院高考內容改革專題會議精神,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功能。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就有10個以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講英語。
我國,從1983年起把英語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熱潮。
小到電腦鍵盤大到國際會議,哪裡不是需要使用英語呢?就連做跨境電商、外貿行業也把英語作為通用語言。現在大多數的國家已經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大學也開設了很多英語專業,程式設計師做代碼也跟英語息息相關,就連醫院的簡寫處方等等都是運用英語。
英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堂姐,在她孩子半歲的時候就報了遊泳課、英語課等各種早教班。
有一次,我問她:「你孩子才半歲,還沒學會說話,你怎麼給他報上了英語課啊?」
她告訴我:「現在寶寶處於學習階段,我從小開始培養他的語言環境,對他以後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當她的孩子一歲了,我發現她孩子相對身邊其他小朋友的要聰明些。
現在我漸漸明白她當初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父母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選擇了英語早教。根據調查有72%的父母是贊同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英語,而且知識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對孩子英語早教的認同度更高。
為什麼那麼多父母會選擇對孩子進行英語早教呢,不僅僅是因為英語的重要性,更是因為幼年時期時進行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智力發育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的母語不斷地完善,對母語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便不利於學習新語言。同時,我們還會用母語來衡量英語,最為直觀的就是「中國式英語」的體現,我們的母語思維習慣性的讓我們以中文語法來對英語進行排列,從而鬧出各種笑話。因此,越早進行英語學習,母語思維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越小,越有利於孩子英語思維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時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會有利於孩子大腦的開發,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的英語應該怎麼培養呢,這對於父母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
英語從學單詞開始,不要一上來就是句子和對話,我們要循序漸進。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從單個的字(詞)開始,和我們學習語文是一樣的。單詞的發音要標準,單詞量儘量足夠!
有些家長在培養孩子英語的時候,一上來就對話「how are you」「what is you name」,說是培養孩子的預感,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或許剛開始,你說的句子孩子學會了,你會覺得很厲害。可能幾句簡單的他知道,但是相對有點難度的句子,他就不懂,時間久了,小孩子會越來越沒有信心,也就對英語沒有興趣,反之可能會討厭英語。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哪個階段就要做好哪個階段的事,3~8歲的啟蒙階段,就需要把每個單詞記住,每個單詞的發音讀準!每個單詞都發音標準了,簡單的句子和對話只是順其自然的事,小孩子懂的單詞越多,他就越自信,就越敢去用英語表達身邊相關的句子,而且聽力和口語是相輔相成的,聽力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才是一個良性的語言學習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