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一航廈機坪遭雷擊 被打出一個大坑洞

2021-01-21 中國臺灣網
桃園機場一航廈機坪遭雷擊 被打出一個大坑洞

2012年04月27日 13:27:00  來源:東南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拉皮整建工程持續進行,今年5月20日起將分四階段分區啟用。配合第一航廈帷幕工程施工,出境平面小客車道5月封閉一個月;入境平面車道6月封閉,接送旅客的民眾要將車輛改停在航廈北側。

  昨晚北部地區出現大雷雨,桃園機場一航廈A2機坪被雷擊打出一個大坑洞。桃園機場公司公共事務室主任孫臺祥說,機場人員昨晚7時15分發現這個面積約25公分乘以25公分的坑洞,深度約5到10公分,昨晚7時30分就已填平,今天沒有航班受到影響。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因為老舊漏水屢遭抱怨,入、出境集中在同一樓層,航廈內總是擠滿旅客,周邊交通也經常打結。機場公司工程處副處長孫宏彬指出,第一航廈整建期間仍要維持營運,工程難度較高。5月20日起會分區、分階段啟用,未來報到櫃檯間距較寬敞,民眾進出航廈不會感覺像以前那樣侷促,空間也會變得較明亮。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帥]

頁面沒有找到

相關焦點

  •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動土施工 預計2020年完工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機坪、滑行道與機坪設施工程」等工程26日舉行動土典禮;航廈預計2020年完工,2021年中完成試運轉,未來三個航廈預計每年可服務達4500萬旅運人次。
  • 桃園機場可「觀海」 斷電漏水 數萬乘客受困
    民航資源網綜合消息,6月2日臺灣北部地區降下大暴雨,導致島內最大航空樞紐桃園機場聯外道路和部分地下設施嚴重淹水,再加上位於大屯山的多嚮導航臺VOR遭雷擊受損,航班一度停飛,數百航班受延誤,截至昨日中午已有數萬乘客行程受阻。據「飛常準」今日(3日)6點的最新的流量統計,桃園機場的進出港準點率均在70%以下。
  • 臺灣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可能提前解凍
    據報導,「民航局」統計,目前桃園機場一航廈及二航廈每年出入境旅客量約2100萬人次,而實際容量約可達3200萬人次,所以除了尖峰時段外,桃園機場的出入境大廳反而顯得冷清。 據悉,幾年前,「民航局」曾規劃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不過發現客源不足,所以計劃暫停。而除了兩岸周末包機外,再度取得「執政權」的國民黨也規劃明年兩岸全面直航,未來兩岸航空交通不論在航點或航班上都會增加。
  •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原標題: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T3預計2021年完工。(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已於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機場公司預計於2015年第三季完成設計招標作業,展開後續設計與興建工程。   桃園機場公司表示,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興建計劃,開發項目包括第三航站區主航廈、登機廊廳、多功能大樓、能源開發中心及第三航站南側、北側與西側機坪,開發區域總面積約72公頃。
  • 一場雷雨癱瘓半個臺灣 桃園機場慘變水上機場
    ,遭遇2小時的局部大雷雨,洶湧雨勢導致桃園機場內外淹水,慘變「水上機場」,並因此導致北臺灣陸空交通大混亂。作為臺灣最重要的機場,桃園機場因在2015年機場服務品質評比中榮獲第二名,被視為「臺灣門面」,昨日的淹水之苦不僅引爆民眾、機場工作人員怨氣,也讓臺當局相當尷尬。
  •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陸續展開預計2020年完工
    原標題: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陸續展開 預計2020年完工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展委員會」26日審查通過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桃園機場將於5月進行細部設計國際招標,後續設計及興建陸續展開。
  • 桃園國際機場
    而由於它是臺北市的主機場,因此在某些場合也會被稱為臺北國際機場,或以所在地的桃園縣而稱為桃園國際機場,但這兩個稱呼很容易被跟臺北松山機場與桃園機場(桃園空軍基地)這兩個地區性機場混淆,應避免使用。1991年長榮航空成立後,也以中正機場為主場,由於兩家公司的機隊數量持續在擴張與臺灣工商業的熱絡成長帶來大量旅客進出,原有機坪與航廈設施已不敷使用,因此在2000年7月29日第二航廈正式啟用,目前正在規劃第三航廈中。
  • 歷時3年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換新裝 馬英九喊贊(圖)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昨天舉行落成典禮,一航廈出境大廳變得光鮮亮麗。記者盧振升/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歷時三年多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昨天正式完工舉行落成典禮,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臺「交通部長」葉匡時的陪同下出席這項階段性成果展示,馬英九對改善工程的完成感到欣慰
  • 大陸遊客縮減 桃園機場第四航廈停建
    圖為亞洲最長的海底隧道」中央社  臺灣桃園機場近年旅客量大增,桃機公司原規劃斥資新臺幣20億元興建第四航廈(智慧航廈),於2018年啟用,以疏解人潮,但如今由於擔心未來幾年陸客縮減,加之機場工程過多,交通主管部門決定今年不蓋了,機場「黑暗期」恐讓服務品質下降、機場評比退步。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最後選擇在臺北近郊的桃園縣大園鄉興建新的國際機場,將其列入十大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   簡介    桃園國際機場於1979年2月26日啟用(第一航廈),是當時亞洲最現代化的幾個國際機場之一,新加坡樟宜機場即是參照該機場規劃而建成。桃園機場也是中華航空的新營運基地。
  • 桃園機場一航廈入境掛蛋為何不關閉?林佳龍親曝原因
    華夏經緯網4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出入境人數掛蛋,但卻沒有關閉航廈,臺「交通部」只關掉20個登機門。「交通部長」林佳龍昨(16) 晚在臉書親曝原因,雖可全部關閉節省開銷,但考慮機場工作人員生計,所以仍讓第一航廈維持基本的運行。
  • 桃園機場旅客「+0」 感覺十分詭異,形同無人島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28日成立滿100天,繼續維持新冠肺炎零確診的紀錄,「+0」(網民戲稱「嘉玲」)儼然成為臺灣的全民期待,不過對於桃園機場而言,旅客「+0」恐怕不是樂事,更害怕聽到「龜苓膏」(歸零)。
  • 臺機師曝桃園機場滑行道有大坑洞 臺網民諷:臺灣恥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25日報導,臺灣一名資深機師昨晚在facebook上貼出照片,照片清晰可見桃園國際機場的滑行道竟出現大坑洞,且充滿黃色積水,該機師批評桃園機場滑行道近5年來修修補補,沒一天平整過,該文一出,桃園機場再度被網友譏「臺灣恥辱」。
  • 發展機場經濟學 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啟動
    華夏經緯網9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7日前往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出席「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北側上梁典禮暨南側三樓出境大廳啟用典禮」,鄭文燦表示,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及南側三樓出境大廳啟用,新增許多空間,包括:航空公司報到櫃檯、5樓景觀區等,展現大鵬展翅,代表桃園機場的起飛。
  •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 臺交通部門不排除解約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示意圖。(桃機公司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多次流標,經費追加至789億元(新臺幣,下同)仍無人投標,原因出在廠商認為設計複雜,蓋完不符成本。臺灣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昨表示,已要求設計顧問公司針對預算上限,重新修改設計,如果不能配合,不排除解約。
  • 柯文哲: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完成後遷建松山機場
    華夏經緯網12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昨日前往桃園拜會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兩人經過30分鐘的晤談後,針對桃園航空城、機場捷運線、河川整治、市立醫院聯合體系經驗合作等議題,取得初步共識。
  • 鄭文燦:桃園機場第四航廈以兩岸直航班機為主
    原標題:鄭文燦:桃園機場第四航廈以兩岸直航班機為主  據臺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在參加南僑桃園觀光工廠「四面佛祈福儀式」時表示,桃園機場第四航廈將以兩岸直航的班機與航空公司為主。   桃園機場旅客爆量,今年出入境旅客將破4000萬人次,遠超過現有容量。
  • 暴雨襲擊北臺灣 ▎桃園機場淹大水,航班延誤,交通大亂
    臺灣氣象部門2日針對臺北、新北、基隆、桃園市發布大雨特報,多處傳出淹水災情,其中最受矚目的除了高速公路往桃園國際機場方向的聯絡道地下道大淹水外,連機場內部都難逃大雨的波及。二航廈地下室大積水,美食街被淹了,機電設備也受損停電,改用備用發電機,但報到櫃檯仍無法作業。
  • 全球「最好睡機場」 臺灣桃園機場獲亞洲第5(圖)
    全球最好睡機場,桃機獲亞洲第5。(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你睡過機場嗎?你知道全球最好睡機場在哪?國際知名的「睡機場網站」固定於每年10月中旬,公布當年全世界最好睡機場排名。2014年沒有意外地,再度由新加坡樟宜機場連續18年蟬聯寶座,被評選為「全球最好睡機場」。
  • 高雄機場擴建國際航廈 預估10年完工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廉航進駐加上航空公司業者增開日、韓、東南亞航線,高雄機場國際旅客逐年成長,現有國際航廈恐不敷使用。臺灣「民航局」進行「高雄機場2035年整體規劃」,初步提出兩個方案,包括擴建國際航廈,或用「半半施工模式(一半施工一半正常運作)」將島內航廈改建成島內、國際共享航廈,年底拍板定案,預估花10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