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和發揚傳統美德的好老師

2021-01-07 我愛我校

一東南鎮楊家坡小學教師葛利鋒事跡紀實

「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我的心是快樂的,我熟悉了他們的聲音、看慣了他們的眼神,那表情裡的音樂、小說、詩歌、散文、我怎麼也讀不厭的潔白。對學生的愛已深深根植在我心裡,他們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願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幸福著他們的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東南鎮楊家坡小學教師葛利鋒的座右銘。

為了秉承傳統美德,傳承和發揚優秀家風,共建美好校園,學校成立了傳統美德教育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同時學校任命葛老師的為傳統美德教育課題研究小組組長的重任,他所任教的學科班級成為最基層的傳統美德教育研究實踐基地。為了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良傳統,豐富、發展、規範社會主義道德,他著重在這塊實驗田裡,播撒了傳統美德教育中的「愛國愛民、孝敬父母、尊師重教、立志勤學、團結友愛、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天下為公」的八大良種。

誠實守信是人的重要行為準則,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做人的美德。孔子把「信」提到關係國家興亡的位置,將誠信作為治國之寶。他給同學們講了很多誠實守信的生動故事,同時他也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誠實守信的感人故事講給同學和大家聽,這樣全班同學開始找材料、翻故事書、去圖書館、上網查尋,搜集了幾百個由古至今,令人受感動的真人真事,這些感人的故事通過同學們的演講,許多同學感動地流下了眼淚,有的同學在每周一的系列主題班會上,又以誠信為題編排了小品、諷刺喜劇,演出了那些欺詐、說謊、背叛、逃兵、等反面人物,使大家在捧腹大笑中受到教育。在誠信教育中他說到做到,從不食言。

去年運動會的頭一天,由於學生們練習檢閱式已經十分疲倦了,第二天6點在運動場上集合的時間太早,他怕同學們沒有時間吃早飯,一天下來,又要比賽、又要演節目、又當拉拉隊,十分的辛苦。他說:「我給你們煮雞蛋,別讓我白費勁,可都得吃啊!」他來到灶房,數出了200多個雞蛋,因為要分給60多個學生吃,他害怕這麼多的雞蛋放在大鍋裡煮不好,只好放在教師灶的小鍋裡一鍋一鍋的去煮,分了幾次才煮完這些雞蛋,這時已經是半夜12點多了,睡了幾個小時的覺,又急忙趕往操場,同學們見他紅腫的眼睛,幾兜沉甸甸的雞蛋,非常感動,都急忙迎上前來爭著說:「老師您真的給我們煮雞蛋了?」有的同學儘管不願意吃,也都爭著搶著吃了,還直說:「好吃、真好吃」。他和大家開玩笑的說:「誠實守信我們不是討論過了嗎,人無信不立嗎!」大家大笑。通過這件事,同學們不僅很受感動,而且老師的誠信使他們信服。開展誠信教育之後,全班同學都能做到實事求是,不說謊話,不欺騙老師同學和家長。葛老師認為,在學生道德觀逐步形成時,要不失時機的一點一滴的培養學生的情操,不放過每一個受教育的機會。如公益勞動、綠化校園、收拾運動會場、做值周服務等大型活動,當他的學生少不了要多幹些「苦事兒」,這些事就數他帶的班幹的多,練的苦。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良機。在他代課的班集體中,三年來沒丟過一分錢、一本書、一支筆……同學中不管誰犯了多大的錯誤,當老師問到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人隱瞞、編造或說謊的。一諾千金成為學生追求的目標。使全體同學樹立了「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

孝敬是中國人的傳統倫理,是中國幾千年的道德觀念,讓學生在家裡參加勞動,使他們體驗父母的辛勞,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葛老師認為,做人要懂得感恩,知恩圖報,知恩是道德,圖報是責任,做人就要從愛自己的父母做起。他常常現身說法,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教育學生。記得2015年葛老師家裡84歲的老母親還健在時,他經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為母親洗腳,倒馬桶。社會儘管在進步,各種各樣的條件在發生變化,但鄉村總趕不上城市的發展,有時候母親病了,他利用晚上的時間請假回去為母親請來醫生看病。有一周雙休日母親因為感冒渾身疼痛,幸好社區衛生院離家不遠,他將母親背到了醫院,為母親打了三天的點滴,雙休日兩天他將母親背去醫院,掛完點滴,又將母親背回家裡,村子裡的人看見了都說真是個大孝子。葛老師常說,家裡有老是個寶,兒孫們的福份真正好。自己的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抓養我們成人,沒有他們哪有我們今天。

他經常在學生中提倡孝敬、親情、仁愛有助於學生克服自私的心理,提升禮儀孝道,豐富倫理美德有著特殊的意義。為了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與道德觀念的具體內容,他自己愛好書法,他將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寫成了書法作品自己花錢裝裱送給了同事、朋友,他寫的書法作品很多,但大多數內容都與中華孝道有關,在2015年社區慶祝「六一」兒童節大會上,他為學校組建的合唱隊自己教授,選中的一首歌詞樸實又意蘊深刻、旋律優美且動聽的歌曲《中華孝道》加上自己寫的一副四尺宣書法作品《弟子規》在比賽大會上得以展示,並且獲得了評委組的好評。他本人被學校評為2015年師德先進個人並受社區管理服務中心表彰獎勵。除此之外,葛老師引導他的學生重視個人修養,他常常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把行為規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知識傳授教育、勤勞節儉、誠實守信等一系列教育相結合。在「三.八」節、「五.一」節和「母親」節時,他通過讓學生寫感恩信,召開以「媽媽我想對您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心中永遠的母親」「幸福在媽媽的懷抱中」為題的主題班會,並邀請家長們參加等多種方式,讓同學們講述媽媽關愛自己的動人往事,表達對母親艱辛的無盡的感激。班會上學生爭先發言,宣讀自己的感恩信,這些不僅激發學生的孝道之心,而且培養學生的向上精神。學生以各種形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媽媽們熱淚盈眶,似乎看到了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有一位家長說:「聽到孩子的感恩信, 我太感動了,他懂事了,我心裡很溫暖,很欣慰,很滿足」.此外,他還在班級中進行愛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相關焦點

  • 與人分享是一種傳統美德,我們要發揚下去
    分享快樂這一段只是熱身,下面要講到我遇到的事了。小時候在村子裡念書,因為那個時候家裡很貧窮,桌子都是自己家做的,然後我爸就給我做了一個很大很精緻的桌子和很舒服的椅子,我們的同學都很想試試這個桌子感受一下,我當時就說:「如果你們想試,那就試試吧。」同學們紛紛過來嘗試,他們的動作就像好幾天沒吃飯一樣。這是我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也很開心,當時我不知道父親在窗戶那看著我學會了什麼,父親的臉上也出現了笑容。
  • 黃香九歲能溫席,孝敬父親事跡感人,中華傳統美德應該發揚
    黃香九歲能溫席,孝敬父親事跡感人,中華傳統美德應該發揚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和各種課外書上讀了不少歷史名人的故事,在豐富自己的知識和閱歷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他們身上特有的一些高貴品質。孝一直是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古往今來,有很多歷史名人以孝順而著稱於世。孝順是一個人重要的,也應該是最必不可少的一個品質,但很多人往往做的不是很好。父愛母愛是一種天性,而孝順是一種覺悟。只有孝順不能等。
  • 中國四大傳統美德,應該成為現代家庭教育的教育主題,來看看吧
    中國四大傳統美德,應該成為現代家庭教育的教育主題,來看看吧大家好!歡迎來到內容匠人,內容匠人每天為你分享新的教育理念,今天內容匠人為各位家長們分享的教育理念是關於中國四大傳統美德,有很多的專家認為,中國的這四大傳統美德應該成為現代家庭教育的教育主題,這四大傳統美德應該是那四大傳統美德呢?家長們快和內容匠人來看看吧。
  • 元宵節將至,聽習近平講傳統美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這六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央視網特擷取其中金句,與您共同感受道德的芬芳。
  • 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
    大家好!今天我圍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一講我的想法,同大家進行探討。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和重要精神支柱「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 朝運萊傳統文化:傳承禮儀之邦的璀璨文化,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這張照片讓易文老師產生了深深的觸動,心裡有很多的話,想在這裡跟同學們說一說。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早已成為中華文明的本質內涵與標誌。古人講「夷夏之別」,其實也就是文明和野蠻之別,最終標準就是看是否「知禮」,人而無禮、禽獸也。在上面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跨度一個世紀的禮,這讓人十分感動。
  • 某小學學生在門口給老師鞠躬行禮,老師鞠躬回禮,傳遞傳統美德
    某小學學生在門口給老師鞠躬行禮,老師鞠躬回禮,傳遞傳統美德感恩是一種善行,古語說得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時刻懷揣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在河南鶴壁,鶴山小學的師生們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普及感恩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據了解,每天早上孩子們來到學校門口行鞠躬禮,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尊師,孝親,同時也是讓他們學會尊重每一個奉獻的人,向每一位勞動者致敬。除此之外,每班每天都會有一個美德班長,課前有美德班長交接時間。
  • 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含有複雜內容,既有封建道德,也有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形成的傳統道德含有複雜的內容,其中既有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封建道德,也有有益於社會發展的傳統美德。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其內涵包羅極為廣泛。
  • CIS 恪守傳統美德--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方面
    熊廷木 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工作、生活、為人處世和日常思想言行的各個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緊密聯繫當前實際,學習和實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體力行做弘揚傳統美德的模範。這既是先進性的表現,也是保持先進性的一個途徑。 弘揚傳統美德是黨章的要求。
  • 冠英二中國旗下講話-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引導青少年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愛護幼小,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11月23日,我校師生在操場集合進行了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結束後,八年級同學宋妃玉進行了國旗下講話。
  • 抗疫中彰顯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中國交出了優異答卷,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蘊含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繼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勇奪戰「疫」的最後勝利。堅韌不拔的民族品格。中華傳統美德源遠流長,自強不息、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民族品格,凝聚成中華民族的氣節。
  • 傳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傳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 「感恩養行」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我們純潔的心靈。提倡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與為老弱病殘孕讓座是沒有矛盾的,至於該讓老弱病殘孕中的誰,沒有固定的模式,誰在為誰讓。
  • 中華傳統美德的時代價值
    資料圖片  中華傳統美德對於民族復興、國家強大、人民幸福、社會和諧都有重要時代價值。在剔除糟粕、不斷揚棄的基礎上,實現中華優秀文化及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必須以認識其價值為理論前提。  傳統美德是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明確指出:「國無德不興。」
  • 海澱全民閱讀: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全民閱讀是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傳統、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全民素質、建立民眾信仰最重要的途徑和方式之一。海澱區2020年「書香海澱進萬家·小康路上E起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通過重讀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遍覽人類共同的優秀文化成果,幫助培養崇高志向、自強人格和誠信品質,提高國民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增強文化與道德力量,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代代相傳中華文化,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廣博豐富的人文精神與綿延不斷的智慧源泉。
  • 黃之鋒,中華傳統美德名人?!
    香港《文匯報》20日報導,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一張內容為香港某中學校內教材的圖片,其中將「港獨」分子黃之鋒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
  • 中華傳統美德的魅力
    「十思」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也體現了歷代中國人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堅守。那麼,中華傳統美德為何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當前應怎樣堅守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立足於現實的人、立足於你我他組成的社會。中國人從來相信,每個人都要講道德,道德跟每個人有關;天道與人道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人能夠「與天地合其德」。例如,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中華傳統美德(經典)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孩子們的民族精神,是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2、中華傳統美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美德思想發展到現在已2500多年,其間經歷了幾次摧毀性的衝擊,但結果是打而不倒,批而不臭,這足以說明它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有著指導和推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現實意義。儒學是經典,美德是國粹,拋棄它社會就動亂,弘揚它社會就穩定發展。因此,弘揚儒學文化,承傳中華美德,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我們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 尊師重教乃傳統美德,古代人如何給老師過節?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人是怎麼給老師過節的?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祭拜孔子先師。歷朝歷代帝王帶頭祭拜,全國各地老師和同學沐浴更衣焚香,虔誠祭拜孔廟,這個傳統儀式從漢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孔子先進的教育理念代代傳承,如「有教無類」,孔子主張不應按照貧富貴賤、門第高低區分對待學生,無論老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孔子面向全社會創辦公辦學校,讓平民也能有地方讀書學習。
  • 馬來西亞「光碟」倡導者:「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任華總思想興革委員會主席已逾11年的陳達真告訴中新社記者,以「光碟」為代表的餐桌新規範便是思想興革運動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因為「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陳達真說,馬來西亞華社眾多,各種聚會活動十分豐富,這固然是聯絡情誼的重要紐帶,但長期以來存在一些不好的習俗,「餐桌浪費就是其中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