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運萊傳統文化:傳承禮儀之邦的璀璨文化,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13 朝運萊傳統文化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張清華社發布的照片。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這樣的:2月23日,浙江紹興市中心醫院的護士曹玲玲「從業21年,遇到了久違的美好」。感動來自於一個2歲的小病號,小男孩核酸檢測為陰性。昨天病癒出院,曹玲玲按慣例送病人出門,剛打算揮手告別,小男孩向她突然鞠了一躬,曹玲玲立馬還禮。這一刻被一旁的其他醫護人員給拍了下來。單純而美好照片迅速刷爆朋友圈。有人翻出了一張百年老照片:時任浙江醫大二院前身廣濟醫院院長的英國人梅滕更醫師查房時,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禮地向梅醫師鞠躬,深諳中國禮數的梅醫師也深深鞠躬回禮。一個世紀後,經典瞬間在柯橋重現。

這張照片讓易文老師產生了深深的觸動,心裡有很多的話,想在這裡跟同學們說一說。

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早已成為中華文明的本質內涵與標誌。古人講「夷夏之別」,其實也就是文明和野蠻之別,最終標準就是看是否「知禮」,人而無禮、禽獸也。在上面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跨度一個世紀的禮,這讓人十分感動。

在照片中還能看到什麼?易文老師看到的是感恩。

中國人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優良傳統,中國的「感恩」文化源遠流長。施恩、報恩,是中國歷來傳唱的價值理念,因而,像「知恩圖報,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這樣的詞語才會深入人心、廣為流傳。比如,「結草銜環」這個成語廣泛用於感恩、報德,裡面包含著老人在戰場結草繩替女兒報恩以及黃雀銜玉環回報救命之恩的兩個故事;「退避三舍」,最早來源是晉文公報答楚成王在他避禍流亡時的收留之恩;「一飯千金」,是韓信報答民間老婦在他走投無路時的一飯之恩。

中國文化沉澱了五千年,其中有很多的瑰寶都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被一點點的遺失了,這讓易文老師感到十分心痛。中國傳統文化何其璀璨,何其博大精深,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血管裡流淌著的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時代發展至今,我們更應該把傳承傳統文化作為重任放在肩上,讓我們的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發揚光大,成為東方一顆最閃亮的明珠。

這張照片讓易文老師非常感動,因為易文老師在這裡看到了愛,看到了禮,看到了感恩,看到了中華文明的傳承、復興。傳統禮儀文明對我國社會歷史發展有著非常重要且積極的影響。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更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關注朝運萊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文明,你我一起為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間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傳承發揚
    8月8日下午,河間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不時響起陣陣掌聲,河間市詩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傳統文化傳承志願者董傑正在為廣大詩經愛好者講讀詩經。董傑從《詩經》的版本、毛詩與河間的淵源、詩經在河間的傳奇故事講起,講述《詩經》流傳於世的艱辛以及其獨特的文化魅力。隨後,董傑又精選了詩經裡一篇歌頌母親、弘揚孝道的詩:《國風·邶風·凱風》,為在場的觀眾詳細解讀。「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 不忘歷史根脈 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這六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2月17日央視網)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舉辦迎六一「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慶祝...
    5月30日上午,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裡歡歌笑語,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在這裡舉行,廳領導馬相忠、張世恩、劉萍及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經合局、信息中心、後勤中心負責人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市立陽安幼兒園舉辦國學主題升旗儀式
    伴隨著意義深遠的《憫農》朗讀聲,市立陽安幼兒園9月22日上午舉行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後,各年級組的孩子們用飽滿的激情、高亢的聲音、惟妙的舞姿展示經典誦讀節目,帶領全園師生領略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了中華傳統美德。以循循善誘、正確引導、教育和感化孩子,認真踐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德一代一代地發揚光大。
  •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發表時間:2020-12-03來源:蕪湖文明網為迎接「12.5國際志願者日」, 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鏡湖區汀棠街道香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化志願服務隊開展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道家九字真言是哪幾個你知道嗎?
    《中華道藏》有言:「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這九字真言是中國道家的秘術,另外還有『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的說法九字真言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
  • 傳承國粹《弟子規》文化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檢察風雲》雜誌社社會工作站河南站訊【記者 魏健 河南上街報導】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系列指導精神,進一步傳承國粹《弟子規》的內涵,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街區中心路街道辦事處聶寨社區黨總支、聶寨股份經濟合作社,在祖國70華誕到來之際,9月19日,
  • 傳承摔跤意志 發揚傳統文化
    為響應洛陽師範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為了更好的傳承武術精神、發揚民族文化,洛陽師範學院體育學院的學生組成「武術之星社會實踐小組」來完成這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2020年7月25日上午,團隊成員牛瑞峰來到訓練的道館,在這裡將摔跤中蘊含的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授給大家。在訓練之餘牛瑞峰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跤的歷史: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
  • 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 本報記者 趙琳 王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在當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山東有何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 @中小學生,「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等你來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2018年「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的通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2018年「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包括「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小小傳承人」「我的家風故事」「英雄在我心中」。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海澱全民閱讀: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全民閱讀是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傳統、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全民素質、建立民眾信仰最重要的途徑和方式之一。海澱區2020年「書香海澱進萬家·小康路上E起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通過重讀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遍覽人類共同的優秀文化成果,幫助培養崇高志向、自強人格和誠信品質,提高國民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增強文化與道德力量,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代代相傳中華文化,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廣博豐富的人文精神與綿延不斷的智慧源泉。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這些詞語都是來自道教的你肯定不知道
    今天這些詞彙,都是來自道教的養生文化的。第一個:爐火純青。爐火純青一詞,出自唐代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烘焰翕赫;煙未及黔,焰不假碧。」原指道士煉丹,爐中的火焰由紅色轉成青色時即為最佳的火候。轉化為習語後,意指技藝或學問、修養等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6.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範,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 趙宏 王玉萍: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熱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沉情懷。習近平總書記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將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治國理政,既使治國方略得以豐富,又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與傳承傳統思想精華和文化智慧的基礎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繁榮。必須深刻把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係,發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強音。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哪一個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誠、誠實、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我們也都知道,習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6日參觀了曲阜之後有一個重要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也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