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苗有戲?專家:淨化才是目前最好策略

2020-12-22 第一財經

3月1日,根據《中國科學》雜誌社官方微信號消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了題為」A seven-gene-dele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n pig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到,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該微信號信息稱,論文研究團隊還證明,該疫苗株可在SPF豬原代骨髓細胞高效培養,一頭健康仔豬的原代細胞能製備出至少20萬頭份的疫苗,完全具備大規模生產條件。該疫苗是目前最具實現產業化應用前景的疫苗,將為我國及有關國家非洲豬瘟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技術手段。該研究成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安全關鍵技術」重點專項和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的支持。

第一財經採訪專家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實驗室結果跟實踐應用中的結果相差很大。而且大型養殖集團均對疫苗的態度非常慎重,行業內主流聲音認為,淨化是最好的策略。

試驗結論仍有待觀察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率和致死率可高達100%,給全球養豬業造成嚴重影響。自從2018年8月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爆發以來,對生豬產能造成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圍繞疫苗,也引起了行業內的爭論。一方面,此前民間出現過「多種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進口苗」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的消息,這引起上至農業農村部、下至整個行業的關注,農業農村部後下發通知稱其為「非法疫苗」;另一方面,西班牙爆發非洲豬瘟,起初也同樣寄希望於研發有效疫苗,及至後來頒布非洲豬瘟根除計劃之後,控制非洲豬瘟的策略發生重大改進,最終成功根除非洲豬瘟。

基於西方研究非洲豬瘟疫苗的科研成果,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被認為是非洲豬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發技術策略。

前述研究論文成果提到,中國科研人員以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分離株Pig/HLJ/2018為骨架,利用同源重組技術構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基因缺失的重組病毒。通過在豬體內進行的系統的致病力、免疫原性和免疫保護性試驗,遴選出一株具有7個基因缺失的病毒(HLJ/18-7GD)符合弱毒活疫苗安全性標準,可對非洲豬瘟強毒的致死性攻擊提供有效免疫保護。

此外,針對國際上已有一些非洲豬瘟基因缺失活疫苗的研究報導,這些疫苗接種豬後,均產生較高水平程度的病毒血症,體內持續帶毒時間長,毒力返強風險高,安全性方面距離產業化應用存在很大差距,本次研究成果中HLJ/18-7GD即使最大劑量接種豬後,疫苗病毒不能在實質器官複製,不產生病毒血症,僅在部分淋巴結內有限複製,兩周左右即被機體徹底清除,無法持續體內連續傳代,不存在毒力返強風險。

此外,該疫苗對懷孕母豬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懷孕的早期、中期及晚期注射疫苗都不能造成流產現象,免疫後分娩的仔豬健仔率與未免疫對照組沒有區別。

關於本次研究中的非瘟疫苗,遼寧偉嘉養豬事業部總經理兼大偉嘉養殖事業部獸醫總監趙寶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的論文研究成果,並沒有實質性進展,但做了很多評價工作,包括五代返強、母豬安全、商品豬攻毒保護等。疫苗離上市為時尚早,還是應該注重生物安全防控。

他說,所謂的7基因缺失仍然是大家熟悉的雙基因缺失(MGF、CD2v),只是換個說法。雖然該疫苗試驗中對小豬、母豬都比較安全,沒有病毒血症,但在淋巴結中偶爾有疫苗毒殘留,沒有考察關節液中殘留情況。此外,該疫苗沒有做母豬攻毒保護實驗。如果在母豬場使用這個毒株,由於免疫不整齊或免疫期過了,母豬群被野毒感染的話,可能會造成大面積損失。

對此養豬/豬病專家樊福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實驗室結果跟實踐應用中的結果存在偏差,試驗結論仍有待觀察。不過,現在不論是官方,還是大型養殖集團,態度都非常明確,也就是短期內不會大規模推廣疫苗。原因在於危險性很大,會損害到整個行業。

淨化與疫苗之爭

非洲豬瘟自從在國內爆發這一年多來,行業就產生了淨化與疫苗之爭。

2019年,中國民間出現過私自使用疫苗的情況,這引起農業農村部關注,並下發通知強調,市面上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進口苗」,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 都是非法疫苗,均應按假獸藥處理。同時要求,全面開展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非洲豬瘟疫苗情況排查。重點核查養殖企業是否存在使用非法非洲豬瘟疫苗等行為,是否存在委託獸用疫苗生產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服務機構為其非法生產非洲豬瘟疫苗行為。

謀易諮詢首席顧問官、中加融達投資公司董事長王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國內爆發非洲豬瘟以來,所謂的「非洲豬瘟疫苗」就存在「一直在研究,一直有應用」的亂象。甚至去年10月前後不斷出現即將上市的傳聞。

他提到,之所以最終沒有上市,有業內資深人士判斷是專家都不願意表決。一是疫苗是弱毒株,意味著不安全,也就是說非洲豬瘟病毒將會在中國長期定殖。如果推動疫苗上市,就意味著放棄淨化,採取免疫方式。二是疫苗中的弱毒苗,有可能發生變異,帶來更大災害。

2019年底,國家明確提出《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要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並且提出「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的目標。

在這一目標的倒逼下,王中稱,大企業恐怕從安全角度不太敢嘗試疫苗。

對於能夠在生物安全防控上做到極致的企業來說,並不關心疫苗的進展。

「我有信心、有能力去防控,何必去用疫苗呢?」在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區總裁孫文平看來,揚翔公司通過樓房豬場模式、鐵桶豬場模式,就能夠有效做到生物安全防控。而且使用疫苗,不僅增加成本,還會對生產性能帶來負面影響,比如非洲豬瘟病毒會長期存在,並且有可能在複雜環境下,發生變異。對母豬、肥豬的生產性能提高和遺傳基因改良,疫苗也都會產生抑制作用。

「短時間內不用疫苗,這是國內很多企業所達成的共識。」孫文平稱,在未來,圍繞是否使用疫苗,勢必也將會分成兩派。對中小散戶來講,升級生物安全防控的成本太高,可能會使用。而對大型養殖集團來說,由於防控設施做得完備,就不太會使用。

趙寶凱也提到,「不能就此否定疫苗這條道路,還是要堅持,加大研發力度。當然,疫苗需經過驗證,評價有效,才能使用。」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
    該實驗室創製了一種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經系統實驗室研究評價,該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被認為是非洲豬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發技術策略。研究人員以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分離株PigHLJ2018為骨架,利用同源重組技術構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基因缺失的重組病毒。
  • 非洲豬瘟肆虐一年後,日本終於要同意給家豬打疫苗
    (觀察者網訊) 非洲豬瘟在日本肆虐一年後,因擔憂影響日本豬肉出口而一直不肯為生豬打疫苗的日本農林水產省,19日終於敲定將「為養豬場生豬接種疫苗」作為非洲豬瘟的應對策略。
  • 抗非大家談|仇華吉:非洲豬瘟是一種可管理的疫病
    此刻,且不論非洲豬瘟威脅下的復養勝算幾何,如履薄冰的忐忑是一望而知的。面對非洲豬瘟,都說「防非千萬條,生物安全第一條」,除此之外,在抗擊非洲豬瘟的過程中,有的豬場消失了,而有的豬企趁勢崛起,箇中經驗教訓也值得反思。痛定思痛,目前最有效的防控非洲豬瘟策略是什麼?撥雲見日之後,有哪些實用技術是切實可行的?
  •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該實驗室按照農業農村部及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部署,依託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圍繞非洲豬瘟防控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科技攻關,創製了一種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經系統實驗室研究評價,該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被認為是非洲豬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發技術策略。
  • 農村農業部回應非洲豬瘟疫苗進展:爭取儘快開展臨床實驗工作
    ,目前確實有不同的機構都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也已經有這個單位向農業農村部提出開展臨床實驗的申請,我們正在組織專家指導這些申請單位,完善臨床實驗的方案,爭取儘快的開展臨床實驗工作。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回應非洲豬瘟疫苗進展時表示,目前確實有不同的機構都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也已經有這個單位向農業農村部提出開展臨床實驗的申請,我們正在組織專家指導這些申請單位,完善臨床實驗的方案,爭取儘快的開展臨床實驗工作。  此前報導:  最新進展!
  • 豬瘟疫苗板塊開盤大漲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3月2日丨豬瘟疫苗板塊開盤大漲,普萊柯、蔚藍生物一字漲停,中牧股份漲超6%,生物股份、海利生物等集體高開。消息面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率和致死率可高達100%,給全球養豬業造成嚴重影響。
  • 專家:非洲豬瘟,傳豬不傳人!
    這幾天,非洲豬瘟事件連續發酵,甚至有些「談豬色變」的味道了。那麼,非洲豬瘟會感染人嗎?豬肉還能放心吃嗎?27日上午,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同時也不會感染除了豬之外的其它動物。
  • 越南國產非洲豬瘟疫苗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亮相
    根據專家和接受技術轉讓企業的報告,如果順利的話,大約2021年第三季度,越南自產非洲豬瘟疫苗將投入使用。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部長阮春強表示,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以後,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已動員來自各所學院、研究所和企業的科學家參與疫苗研發工作,到目前為止,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工作已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 非洲豬瘟疫苗現重大進展 市場空間有多大
    市場空間有多大?方正證券研究指出,國內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始於去年分離出國內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 Pig/HLJ/2018 ),不到1年的時間便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創製候選疫苗;2)實現了基因缺失毒株在體外原代細胞中的培養;3)初步優化了候選疫苗的細胞培養及凍幹工藝等
  •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 蔚藍生物股價漲停
    據環球網報導,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了題為」A seven-gene-dele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n pig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豬瘟疫苗龍頭,永順生物即將迎來最好的時刻?
    與養豬龍頭公司的「紙醉金迷」相比,動物疫苗公司2019年的業績更像是比慘大會。2018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出現以來,國內生豬產能顯著下滑。非洲豬瘟疫情給下遊養殖業帶來較大衝擊,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進而嚴重影響了動物疫苗公司的產品銷售。
  • 湖北陽新縣發生豬瘟疫情 官方:不是非洲豬瘟
    「縣政府發布的封鎖令確實屬實,但上面的內容寫的很清楚,是一般性的豬瘟,並非是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9月1日上午,陽新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證實,縣政府在8月29日確實發布了一份封鎖令,並對疫點進行了封鎖,但此次發生的疫情並不是非洲豬瘟,而是一般豬瘟。湖北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也隨後向界面新聞記者證實,湖北省並未發現有非洲豬瘟疫情。
  • 如何正確實施非洲豬瘟免疫程序?專家:這3點最關鍵
    自去年八月份我國首次爆發非洲豬瘟以來,非洲豬瘟已成為養殖戶面臨的頭號敵人。截止到目前,我國生豬產能下降幅度在四成左右,生豬平均出欄價約為17元每斤,一頭豬的利潤超過2000元。要想在這波生豬養殖紅利期中賺到錢,防範好非洲豬瘟是重中之重。
  • 中國成功創製非洲豬瘟疫苗?國外同行的反應是……
    日前,一則關於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的消息引爆了整個養豬行業,從國內到國外都充滿了期待與爭議。據《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的研究論文,哈獸研團隊創製的這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
    豬瘟和非洲豬瘟在我國都是一類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非洲豬瘟列為法定的A類傳染病。其危害程度高,對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是什麼?怎麼區分呢?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徵為發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全身泛發性小點出血。
  • 非洲豬瘟和豬瘟如何區分?養豬人快來學學,本文有好辦法
    非洲豬瘟和豬瘟對養豬業的危害大不相同,前者是毀滅性的打擊,後者雖然打擊也很大但是還有很多拯救的機會。但是,非洲豬瘟和豬瘟不是很好區分,都有發燒、身體發紅髮紫等症狀,導致不少養殖戶判斷失誤,從而採取了錯誤的措施,造成了更大的損害。本文,我們就教養豬人幾個區分非瘟和豬瘟的方法。
  •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網友:紅燒肉在召喚我……
    非洲豬瘟的影響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率和致死率可高達100%,給全球養豬業造成嚴重影響。2018年8月3日,中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12月20日,非洲豬瘟當選為2018年度社會生活類十大流行語。自2018年8月以來,非洲豬瘟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爆發流行,使我國生豬出欄量減少40%,豬肉價格翻了一倍。豬肉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奢侈品」。
  • 對豬瘟說「拜拜」,豬瘟疫苗何時上市?
    中國農業科學院5月24日舉行的科研進展通報會上獲悉,由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功創製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護效果。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被稱作養豬業的「頭號殺手」,目前尚無疫苗和有效防治藥物。2018年8月,我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非洲豬瘟疫苗科研攻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後,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一時間組建非洲豬瘟防控科技攻關項目組。
  • 非洲豬瘟並不可怕
    對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豬肉營養比較豐富,做法繁多,是我國消費者最常食用的肉類之一。然而,繼2018年8月我國發現首例豬瘟疫情以來,雖然國家迅速採取了應對措施,仍有大量生豬被撲殺,引發公眾對豬肉食用安全的廣泛關注。非洲豬瘟從何而來1921年,非洲豬瘟在肯亞被首次確診,隨後曾在多國肆虐,至今仍無有效疫苗。
  • 豬瘟與非洲豬瘟非常相似,如何鑑別兩者差別,進行有效治療?
    有必要科普一下,豬瘟和非洲豬瘟的區別 那麼豬瘟與非洲豬瘟有什麼相同呢? 2 非洲豬瘟暫無疫苗預防,豬瘟有疫苗,且效果較好。 3 非洲豬瘟致死率較高,母豬 肥豬只要發燒死亡率接近百分百,而免疫豬瘟疫苗的豬群,死亡率很低。 4 非洲豬瘟沒有任何質檢方法,豬瘟可以通過緊急免疫和後期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