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全國高考季,可謂是全國萬眾矚目。誰也沒有想到,今年山東省高考物理競上了熱搜。
據不少考生普遍反映,今年高考物理題有點難,有些考生甚至竟然沒有答完題,有些考生對部分考題完全沒有思路。按常理講,山東省可不缺少學霸,怎麼物理這一科就這麼讓人抓狂呢?
下面我結合一些現象,給你講講新高考形勢下(2020年山東省參加第二批高考試點改革),並不是題難,而是學習思維沒有求變。
課本知識生活化應用,成為今年山東高考題型設計的核心,越拼命刷題越容易遇「鬼打牆」。
傳統高考無外乎各種題型的千變萬化,但是不管怎麼變,都屬於萬變不離其宗。於是乎,多年來一直形成一種思維固化現象,就是刷題越多,就越能見識更多題型。但是今年的山東新高考,卻完全不走這條老路子,而是把物理知識的生活化應用作為設計題型的核心。
據考生們普遍反映「拔火罐」和「滑雪」這道題,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如第15題的問題情境取材於我國傳統文化的「中醫拔罐」,通過對火罐和抽氣罐內氣體狀態變化的對比研究,考查考生對氣體實驗定律的理解與應用,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魅力。
對於很多考生來說,從小長這麼大也沒有接觸過火罐,在平時的刷題時也沒有接觸過類似的題型,結果就抓瞎了。但是如果平時在生活中去關注中醫拔火罐,帶著物理學視角去了解其原理,再把思路其融入到解題之中,很容易就能理清思路來。如此說,新高考最大的改變,就是讓考生們必須要突破拼命刷題的思維定勢,以避免再度遇「鬼打牆」現象。
新高考改革,倒逼教師和家長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應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
高考改革方向其實就是知識的現實應用,從這點上來看,今年山東高考物理就體現的很充分。對於缺乏觀察與了解生活的考生來說,由於對生活現象缺少關注,必然會無法充分理解題意,甚至連解題思路都找不到。但是有個別學生在這方面做的好,很快就聯想到生活中曾經留意過相關現象,並且還在課外閱讀中深入了解過,自然並不感覺到難。
如第16題,以冬奧會中的單板滑雪U形池比賽為問題情境,考查考生運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處理曲線運動的能力。使考生體會到物理學中化繁為簡、化曲為直研究方法的奧妙,考查考生創造性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之所以很多考生沒有思路,是因為在他們大腦裡只有解決靜態題型,而沒有動態過程的量變思維意識。
如果說真要跟上新高考改革的節奏,我建議從小學階段開始,學校教師和家長們就必須要充分重視引導學生,讓孩子經常先在現實生活中去發現物理現象,再結合課本知識去深入理解物理現象原理和本質,最後才能應用課本知識點去靈活解題。如此說來,物理學科的學習,需要增加視覺化觀察和大腦空間立體思維模型的構建,而這塊對當下的課堂教學來說還比較欠缺。
想學好物理,需要家長和老師們需要引導學生熱愛上科學,因為物理是科學發展的必備工具。
我記得從我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有意識引導他閱讀科學領域裡的書籍,有時還會在戶外活動時,去觀察自然界的一些物理現象。有時還會動手做一些小物理實驗,結果是既增進了親子關係,又能讓孩子在玩中鍛鍊了動眼動腦動手的學習能力。如有一次,他看科學畫報,很快就找來一顆土豆,又從玩具上拆下零件,我就好奇地觀察他,很快就讓小燈亮起來了,孩子那個高興啊。正是因為經常引導孩子建立課本適應生活化應用,他就特別喜歡科學,到初中學習物理時,幾乎沒下多少功夫就學的很輕鬆。
再把目光拉回到山東物理試題中來,如第7題:以我國今年計劃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為背景,考查考生對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與應用,並能夠引導考生關注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提升考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如果物理老師和家長們都引導孩子去積極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結合現象與孩子們深入探討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應用,就很容易讓孩子們理解,這本身並不難理解,因為孩子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物理相關的知識。
近幾年來,在高中生選報學科時,不少學生都感覺到物理難學,都不願意選擇這一學科。但是別忘了,很多理工科專業都涉及到物理,如果從小培養孩子們熱愛物理,並把課本知識生活化應用,肯定會讓孩子對物理學科有很強的陌生感,更不要提早早就培養孩子在生活中接觸物理現象,以及不斷帶著好奇心去學習物理知識了。
結束語:想讓孩子們學好物理,絕不能等到進入初中或高中時才重視,而應從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對此,不知道學校老師和廣大家長是否贊同我的觀點呢?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破除學習僅為考試的陳舊觀念,向生活中要知識,把課本知識轉化到生活應用中來,相信會有很多孩子喜歡上物理,喜歡上科學。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真乃國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