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慶芳,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腫瘤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醫學知識的普及讓很多人都知道黃疸,而且一般人認為黃疸就是皮膚發黃,因此讓一些手足發黃的患者心事重重。雖然這樣解釋黃疸通俗易懂,但卻未能指出黃疸的本質,也就是說,皮膚黃並不一定就是黃疸。難道黃疸也有真假嗎?是的,切莫把假黃疸——高胡蘿蔔素血症誤當真黃疸。
高胡蘿蔔素血症又稱柑皮症,臨床上並不罕見,它是一種因血胡蘿蔔素含量過高而引起的膚色黃染症。胡蘿蔔素是一種脂色素,也是食物中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它廣泛存在於植物界中,是一類重要的植物色素(黃紅素),可使正常皮膚呈現黃色。日常生活中許多新鮮蔬菜如胡蘿蔔、南瓜、菠菜,或水果如柑橘、甜薯等均含量較高,還有棕櫚油及一些抗氧化類營養保健品等,均富含胡蘿蔔素,進食上述食物後可使血中胡蘿蔔素含量明顯升高,是高胡蘿蔔素血症最常見的原因。胡蘿蔔素被吸收後,一部分在腸黏膜內裂解為維生素A,另一部分在肝或其他組織中進行轉變,未轉變者直接入血。脂肪和膽鹽是胡蘿蔔素被腸道吸收的必要條件,膽鹽能乳化脂肪,加強胡蘿蔔素裂解酶的活力,促進胡蘿蔔素轉變為維生素A,有利於其吸收、轉運和代謝。
然而當過量食用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或用提取的胡蘿蔔素大量且長期治療某些疾病(如卟啉病和光感疾病),以及患有糖尿病、腎炎、肝炎、高脂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或患有胡蘿蔔素轉變的先天代謝障礙疾病,從而影響胡蘿蔔素的轉變,均可出現血中胡蘿蔔素含量升高。
一問六辨鑑別"真假黃疸"
一問:追問詳細病史是前提:問有無基礎病;有無進食含胡蘿蔔素高的蔬菜和水果或營養素等;
六辨:(1) 辨部位:真假黃疸最佳分辨部位是鞏膜。鞏膜黃染是真黃疸,假黃疸鞏膜不著色,不黃染,是高胡蘿蔔素血症的重要體徵。(2) 辨顏色:因疾病所致的真黃疸為淡黃、檸檬、深黃,甚至古銅色,假黃疸的皮膚顏色為淡黃色;(3) 辨皮膚:病因的不同,肝炎所致的真黃疸的皮膚上可見蜘蛛痣,手掌外側發紅(肝掌),也可因瘙癢有抓痕,假黃疸沒有;(4) 辨肝膽:肝膽疾病是真黃疸的病因,肝功化驗、體格檢查或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肝功能的損害及肝、膽、胰腺的異常,假黃疸則沒有;(5) 辨大小便顏色:各種疾病引起的黃疸可單獨或同時出現大小便顏色的變化,如尿呈濃茶色,大便發白如陶土色、深綠色或深棕色等,假黃疸則沒有;(6) 辨病因:真黃疸是由多種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導致的。假黃疸時應注意有無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甲減)、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綜上所述,高胡蘿蔔血症不需要特殊治療,糾正基礎病變或停用停食相關營養素或食物即可,但在臨床診斷中卻有重要的鑑別診斷價值,應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