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特約記者濛濛9月4日報導】「I really hope that you consider me for your position.(我真心希望你的職位能考慮我。)」在一段求職視頻中,英國外教Melissa正積極地向中國學校推薦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加拿大派特森教育集團的外教服務平臺上,不少外教們都在積極求職,他們的到崗時間不約而同地寫著——ASAP(越快越好)。
3月9日,河北師範大學巴西籍外教傅一晨(中文名)正與妻子做飯,商量晚餐的選菜。(圖片來源:中新社)
今年的開學季和往年不一樣:這可能是史上最嚴陣以待的開學季,外教行業和學校、教育培訓機構都面臨著重大挑戰。記者採訪了兩位外教中介資深人士,他們告訴記者,不僅中國教育行業對外教有大量需求,外教們對中國的職位也依然抱有很大熱情。
外教難歸 堅持留在中國的外教身價上漲
「目前,外教們來華不僅需要持有有效的工作籤證,還需要持有新僱主給的《邀請函-PU Letter》。」加拿大派特森教育集團外教業務負責人安安對記者表示,一部分外教因為疫情和假期的原因暫時離開中國,但是目前未能及時回來。近年來,中國的教育行業一直都非常需要外教,疫情之後對外教的需求就更甚了。
不過,這種狀況即將得到緩解:中國已於8月對英國、法國等在內36個歐洲國家放寬了入境限制,恢復工作類赴華籤證的辦理。對身在海外的外教們來說,獲得新僱主的邀請函是赴華前的重要一關,這也是近期不少外教積極求職的原因。
「現在,一直留在中國沒有離開,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的這些外教就更'值錢'了。」安安說,她曾經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裡,三次遇到同一位外教前來面試,而且都是不同的渠道推薦來的。「這就說明現在外教圈子的人少了,所以這些在中國的外教,尤其是母語國家外教,他們的工資也水漲船高。」
「天天有外教找我們想快點來」
在北京師大明德文化發展中心執行主任王戰兵看來,疫情以來,願意到中國工作的外教依然很多。
「現在國內的大中小學、幼兒園都缺外教,而外教們也願意來。」王戰兵認為,中國對疫情的防治管控做的很好,在海外疫情形勢不斷反覆的背景下,外教們更傾向於赴華工作。
「基本上每天都有外教找我們溝通,表示願意過來,而且想快點過來。我在英國有個非常好的朋友,他最少每周都要給我打一次電話,問問外教行業有沒有什麼新動向?現在能不能組織外教過來?他們都很關心。」王戰兵說,早在幾個月前,就有外教聯繫他表示希望回到中國求職,但鑑於籤證和航班還沒有完全恢復,部分外教想要回到中國還是要耐心等待疫情趨緩,「中國教育市場對外教的大量需求是沒變的。」
中國依然是外教求職熱土
從長期來看,中國教育市場對外教互相需要、互相吸引的形勢不會變。
王戰兵從事這外教行業十幾年來,見證了外教的平均工資增長了一倍:「現在普通外教工資一萬多人民幣,而資歷好的優秀外教已經能拿到3萬至4萬,總的來說,外教工資還是在合理區間內。拿著同等水平的工資,在國外生活壓力更大,在中國他們的生活質量絕對是不錯的。」王戰兵告訴記者,很多中國學校都會為外教提供免費食宿,住房條件寬裕,甚至有一些學校連水電費也一併解決了。
安安認為,外國人熱衷於來中國當外教有好幾個方面因素:對於很多外國人而言,中國成為他們新的賺錢目的地。尤其是母語國家外教,在中國教英語特別有市場。
「也有一些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是看重升遷快、機會多,和更多磨鍊機會,其他國家少有像中國一樣的環境。另一方面,中國工作壓力小,旅遊機會多,一些外教是逃避在本國巨大的高成本生活壓力而來中國的。對他們來說,中國的生活壓力要小很多。」安安說,一些熱衷過著「背包客」生活的外國人,希望在中國到處旅行,而只有找到一份中國工作,才能拿到長期的籤證,以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旅遊、工作兩不誤。甚至,也能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中國文化,這些經歷會使他們未來更具競爭力。
而且,中國是絕好的創業市場,「雖然中國國內對創辦全外資的企業有諸多繁瑣程序的限制,且費用昂貴,但是這些外國人來中國,更看重中國的市場還沒有充分飽和,仍有不少創業機會。」安安說。
(編輯: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