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真的慌了。
10月31日,她緊急召開臺灣安全高層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臺灣地區副職領導人賴清德、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以及臺當局其他主要行政部門主管。
在會上,蔡英文神色凝重,大概提到了以下幾點——
臺灣相關部門要妥為掌握解放軍在相關區域間的軍事作為,做好風險評估,務必有萬全準備;
臺灣要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提升不對稱戰力,以應對解放軍的所謂「軍事擴張及挑釁」;
希望對岸「能負起相對的責任」,兩岸雙方應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
「臺美關係」是重中之重,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都要持續深化與共和、民主兩黨關係、深化所謂「臺美關係」;
爭取美國跨黨派持續對臺灣的一致支持,不會受到任何變量的影響,是推動「臺美關係」發展的首要目標。
簡單概括來講,就是:大陸是威脅,兩岸關係緊張怪大陸;美國很重要,誰勝選,「臺美關係」都要如膠似漆。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大選的最後關頭,隨著美國民調的天平越來越傾向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蔡當局似乎意識到大事不妙,緊急表態「無論誰當選,臺美關係都不會變化」。但是,這種亡羊補牢的做法,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臺灣「中時新聞網」評論說,蔡英文緊急召開高層會議,表態臺灣「不選邊」,但實際上蔡當局早已選邊站。島內綠媒此前瘋狂吹噓川普「肯定當選」、對拜登冷嘲熱諷;蔡當局開放美牛、美豬,向川普表忠心;國際機構在15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民調中,臺灣是「唯一支持川普當選」的地區……凡此種種,不是選邊是什麼?
連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10月30日都報導稱,蔡英文「520」就職前,其幕僚剪輯美政界人士發來的「賀詞」時,有意刪減民主黨議員的篇幅,凸顯共和黨人士的片段。報導引述一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影片的呈現引發關注,最後是臺灣官員向民主黨人道歉收尾。」
不僅如此,還有觀察人士注意到,蔡當局的官方推特曾分享過美保守派新聞網站的文章,且10月27日還轉發了川普夫人梅拉尼婭的助選推文。要知道,《華盛頓郵報》並非八卦小報,且美國選情難料,如果不是民主黨議員透露不滿臺當局押寶川普,或者該報評估影響不夠分量,怎麼會佔版面報導臺灣剪輯的幾分鐘視頻?
難怪蔡英文緊急召開安全會議,看來這一次,她是真慌了。島內媒體紛紛猜測,「如果拜登當選,臺灣會不會完蛋?」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蔡當局絕對不應該在美國大選問題上選邊站。並警告說,「要格外留神,小心落入代理人戰爭。」因為不管川普或拜登,民主黨或共和黨,都是美國利益優先,美國的政策是不會優先考慮到臺灣的利益與安全的。
此外,蔡當局不顧臺灣民眾健康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牛肉,在島內引發強烈反對。針對此事,臺北市長柯文哲以及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最近也紛紛發聲,批評蔡當局的愚蠢做法。
柯文哲10月29日在社交媒體上質問蔡當局,美豬中含萊克多巴胺的佔22%、不含的佔78%,但擺在肉攤上要怎麼用肉眼分辨?蔡當局「到底是壞還是笨?」馬英九10月29日出席一場募款餐會時表示,美國生產的豬肉多數已不用瘦肉精,民進黨卻要臺灣人吃含瘦肉精的豬肉。民進黨不顧臺灣民眾健康,實在可惡無恥。據有關部門進行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在蔡英文宣布引入美豬後,島內民眾對她的施政滿意度僅一周時間就下降了4%,不滿意度更是上升了9%。10月份的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民意認同率55%,比上個月同比下降10個點。
10月30日,臺灣《遠見》雜誌刊登了美國知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的專訪。傅高義明確表示,「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他提醒蔡英文,「不要只聽信美國單方面的聲音,得同時聆聽北京釋放的所有信息,仔細解讀其中意涵」。
且不說蔡英文亡羊補牢有多大效果,美臺看似打得火熱,可事實上,美國只想趁火打劫,把臺灣當作馬前卒。蔡英文把「臺美關係」視為重中之重,可對於美國總統而言,臺灣只不過是一枚可以隨時扔掉的棋子。蔡當局若一再挾洋自重、不知悔改,「玩火者必自焚」絕非說說而已!畢竟,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