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的中國元素:中國買家佔重要位置

2020-12-18 環球網

原標題 「黑色星期五」的中國元素

「雙十一」剛過,「黑色星期五」又至,聖誕打折季緊隨。

買買買,全球消費者持續狂歡。

受全球經濟復甦、主要經濟體增長穩定、全球消費需求回暖的影響,市場機構預計今年年末打折季的消費數據異常可觀。

而在這塊越來越大的消費蛋糕上,中國買家和賣家或許已成為蛋糕表面的奶油花兒,佔據著重要位置,攪動了消費格局。

也過「黑五」

11月24日,美國迎來一年一度的打折購物日「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黑五」),這一天堪比中國的「雙十一」。

「黑五」與購物的串連最先由美國沃爾瑪、亞馬遜等大型零售商發起,然後「出口」到英國、巴西等國。

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也過起了 「黑五」。

「12月要吃土了。」上海白領朱皓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雙十一』主要買了些不適合跨境郵購的家電大件,『黑五』我在蜜芽上定了兒子的奶粉,返利網上選了一些需要添置的衣物等。深度折扣下,比國內買還合算。」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發展迅猛,洋碼頭、波羅蜜全球購、小紅書、蜜芽等都是消費者經常選擇的進口零售電商,他們主要扮演平臺提供者的角色。電商導購平臺返利網則扮演導流角色。

「這些平臺的服務不斷完善,跨境購物體驗非常不錯。」朱皓說。以返利網為例,該網站連結可以直接跳轉到國外商品品牌官網購物,通過網站國內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去國外電商網站下單,該網站還提供一鍵下單和一鍵翻譯功能。

「幾年前,跨境電商還沒有興起時,大多數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多選擇海淘,通俗點講,就是通過專業代購或者在國外的親戚朋友幫忙代買。」資深海外買手Rick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跨境電商的問世使得國內消費者移步線上購物,和代購相比,我個人的感受是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商品更有保障,跨境電商服務更周到,如購物語言障礙輕鬆跨越。」

市場分析機構eMarketer預測,今年中國消費者對外國商品的跨境零售支出將增長27.6%,達到1002億美元,高於去年的785億美元,每位消費者的平均年度支出估計為882美元。

此外,中國消費市場早已吸引了西方零售商,美國好市多、英國Topshop和弗雷澤連鎖百貨等公司都已加入「雙十一」盛宴,在天貓國際上線網店,籠絡中國消費者。天貓國際也在「黑五」同步推出優惠活動。

中國商品出海

不但中國買家購買力強,中國賣家在全球消費市場上也風頭勁。

2009年,隨著中國「雙十一」購物節的興起,「黑五」等國外傳統購物消費需求逐步被分化。

今年「雙十一」,天貓提出「一店賣全球」,助力100家中國品牌出海。可見,「雙十一」已成為全球商家和消費者不可錯過的節日。

早在「雙十一」之前,義烏市泳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理朱泳楚的海外客戶就開始諮詢「雙十一」有什麼優惠活動。朱泳楚在阿里巴巴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在線交易平臺速賣通上擁有一家服裝配飾店鋪,每年「雙十一」期間,朱泳楚都會推出面向全球客戶的優惠活動,「基本這段時間內,我給出的商品定價都比平時低3%至5%」。今年「雙十一」,朱泳楚的店鋪銷量增加15倍左右,「和往年『雙十一』銷量持平」。

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個人消費者關注中國商品,並能夠通過跨境電商購買到中國商品。隨著電商全球化,中國商品加速出海。

除了消費需求被瓜分外,「黑五」消費也受到另一種衝擊。

往年,「黑五」購物是個體力活,在這一天前搭帳篷排隊是購物傳統,但這將漸漸成為一種回憶。

以往,美國聖蓋博谷華人聚居地區在「黑五」來臨前的一周,就會出現搶購長龍和帳篷陣營,但今年,在「黑五」前一直未出現這種現象。

隨著網絡購物和電商興起,在美國,實體店外提前一周搭帳篷排隊的盛景幾乎已絕跡。

有顧客表示,目前網上購物非常方便,且網上提前推出「黑五」折扣商品,很多人再也不願意為一些折扣,在實體店前熬夜等候,「購買商品不同也會選擇不同的購物方式,大家會去實體店買衣服和配件,但很可能通過網絡購買大型商品」。

根據美國國家零售業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數據,2016年在實體店購物的顧客比2015年少了7%,即510萬人。今年這一趨勢將繼續擴大。調查顯示,今年消費者計劃在感恩節周末假期間,把52%的預算花在網絡購物。Deloitte公司預期網購銷售在年底購物季將增長18%至21%,高於去年14%的增幅。

另一項調查顯示,估計今年網絡銷售額將首度跨越1000億美元大關。

有趣的是,包括Best Buy、Target、Walmart等年底節日促銷和「黑五」期間折扣商品最多的連鎖商家,至「黑五」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天,也未像往年一樣在各地分店的門口放上大大的宣傳廣告,吸引消費者買氣,而是更多依賴網絡途徑。

聖迪瑪斯target店經理史蒂文表示,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民眾在網上採購,年底購物也不例外,所以今年「黑五」的折扣優惠,早早就在網上公布。

而Best Buy的聖迪瑪斯分店經理也表示,他們的「黑五」廣告要等到最後兩天才印成宣傳單,之前全部都是網上廣告。

無論如何,線上線下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政府築壩

不過,中國賣家也面對挑戰。

澳大利亞稅務局就調整了稅收規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售往澳大利亞境內商品價值不足1000澳元的交易也須向澳大利亞政府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這一規定適用於通過商家、線上交易平臺及中間商銷售的商品。而在此之前,這部分商品不需繳納消費稅。此項規定出臺後,每年向澳大利亞消費者出售在7.5萬澳元以上可徵稅商品的海外商戶,根據規定,需要在澳稅務局(ATO)登記商品及服務稅,並按期繳納稅款。

這項新法規將確保低價值進口商品同澳大利亞境內商品一樣需要繳納稅款,從而保護澳大利亞國內零售商。

澳大利亞稅務局官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根據建模結果,中國存在多達526名潛在註冊人,約佔所有潛在註冊人的17%,這一數量佔據亞洲首位。

而在不久前的10月,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和歐盟28個成員國也就限制中國廉價進口商品的新規達成了統一意見。

在新規實行之前,中國在歐盟被當作特殊的「非市場」經濟對待。如果中國出口品價格低於美國等第三方國家的售價,歐盟調查員就有權判定,中國出口品被人為壓低了價格。新規實施後,將「傾銷」定義為以低於國內售價的價格出口銷售。如果認定價格出現了「嚴重市場扭曲」,歐盟調查員將參考國際基準價格來計算一個公允價,並據此確定傾銷幅度。

國外商鋪出招

為了應對電商全球化競爭,國外傳統電商把打折優惠的日期越提越前。

跨境電商巨頭亞馬遜早在「雙十一」期間已著手預熱「黑五」。亞馬遜集結了美、英、日、德四個站點,促銷時間橫跨「雙十一」、「黑五」和「網購星期一」(「黑五」過後的星期一是電商的主場)等重大年終網購節點,活動總時長超過30天。

與此同時,亞馬遜還推出了一個專門的「黑色星期五倒計時」登錄頁面,它每天會在該頁面發布「當天的促銷活動」。

對於更為弱勢的實體店業者來說,「黑五」仍是為業績全力衝刺的重要時刻。

按照實體店商家策略,大多數 「黑五」折扣商品仍在傳統實體店中出售,因此許多大型連鎖實體商家今年的「黑五」比去年更早開門。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沃爾瑪和Target等零售商為了在「黑五」前最大程度提高銷售額﹐也想了更多新招數。而不是複製亞馬遜拉長促銷期的做法。

為了在「黑五」競爭升溫前吸引大量顧客﹐零售商提前打折,有些商家標示線下店內價格低於網上售價,有些強調產品不在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銷售,還有一些則對其最忠誠的顧客進行獎勵。

當然,線下零售商也會蹭線上熱點。11月27日,消費者返回工作崗位後,零售商也會繼續推出優惠活動。沃爾瑪、百思買、梅西百貨、Nordstrom和Target等零售商樂於迎合消費者喜好,在「網購星期一」展開大促銷,刺激買氣並拉抬業績。

雖然實體零售店鋪還在努力,但資本市場對其唱衰不斷。

「黑五」來臨前,股市投資者已經手握押注實體零售銷售下滑的工具。據報導,華爾街近日推出一組上市交易基金,一隻押注傳統零售業下滑,另一隻雙倍押注在線銷售進一步擴張。

兩隻基金都追蹤一隻實體零售店指數,該指數由64隻零售股組成,包括實體書店龍頭邦諾、百貨店Sears及Macy's,以及大型廉價超市Walmart。雖然這些公司都有進軍網上零售,但邦諾網上書店受到亞馬遜威脅,已宣告失敗,加拿大Sears早前則破產清盤。

相關焦點

  • 「黑色星期五」的中國元素:中國買家佔據重要位置
    資料圖:加拿大多倫多商場已經進入聖誕和本周末「黑色星期五」促銷季。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黑色星期五」的中國元素   「雙十一」剛過,「黑色星期五」又至,聖誕打折季緊隨。  買買買,全球消費者持續狂歡。
  • 雙11剛過「黑色星期五」又來了 中國買家太熱情
    隨著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日益增強,今年的「黑五」被網友推著足足提前了兩個星期,今起,大批歐美日韓的「黑五」特賣品將從全球各地湧向中國。中國買家撼動國外「黑色星期五」代購老闆幾十萬美金為國內買家囤貨海淘網站「洋碼頭」上的美國商品代購店「茜茜美國代購」的老闆「茜茜」是我國遍布在全球數萬名職業代購者中的一員。
  • 黑色星期五:一個舉世瘋狂的購物節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中高收入消費者瞄準來自海外的高質量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在感恩節後開始的「黑色星期五」大舉押注。自從2014年亞馬遜將黑色星期五帶到中國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參加了全球購物節。亞馬遜中國區副總裁對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潮表示信心。他說,中國消費者喜歡母嬰產品,他們正在從世界各地尋找高真實性和高品質的產品。
  • 黑色星期五購物節銷售額 黑色星期五對股市的影響
    黑色星期五的消費者支出情況如何?  儘管支出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第二次鎖定很可能會從反彈的風向中獲益。  向在線購物的遷移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封鎖限制的影響。  IMRG預計,在11月27日黑色星期五期間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45%,表明電子商務在截至10月的一年中已經增長了34.9%。  IMRG預計購物高峰將在網絡上激增,因為商店關門、休假延長了,購物者更可能在12月之前完成大部分的聖誕節購物。
  • 國際購房者青睞美國佛羅裡達 中國買家佔比6%
    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美國的各州中,「陽光之州」(Sunshine State)佛羅裡達州因氣候溫暖、位置優越頗受國際房產買家青睞,加拿大、英國等國的買家都在這裡購房置業,而中國買家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約佔所有國際購買量的6%。
  • 從「黑色星期五」看中國電商的發展之路
    ;昨天,大洋彼岸的「黑色星期五」更是顛覆了世界的眼球。黑色星期五被西方稱為購物季。亞馬遜中國推出海外購物節,而阿里方面則通過支付寶發放海淘紅包的形式與之對壘。無需走出家門就可以輕鬆購買海外品牌,So  easy.這對於很多海淘客來說是一件夢寐以求的好事。
  • 中國雙十一 VS 美國黑色星期五
    中國雙十一和美國黑色星期五相比,誰更強? 話不多說,直接上真實數據!(數據說明:一、中國雙十一的數據只看天貓和淘寶的數據,京東蘇寧等都不算。二、只計算24小時內的銷售額。)
  • 「雙十一」≠價格驅動的「黑色星期五」
    中國「雙十一」規模已超美國購物節「黑色星期五」和「剁手星期一」。相比之下,美國消費者去年分別為「黑色星期五」和「剁手星期一」帶來近63億美元和79億美元的在線銷售額。美媒《市場觀察》注意到,阿里巴巴自2009年推出自己的購物盛宴,當時有27家商戶參與其中。今年,超過20萬個品牌參與其中。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精選:黑色星期五向中國購物者開放
    黑色星期五向中國購物者開放   Yang Xiaoxing, a female white-collar worker in Beijing, is preparing for the Black Friday event with a new dual currency credit
  • 黑色星期五是什麼?股市黑色星期五的由來
    「黑色星期五」一開始指代耶穌受難日,也有人說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在星期五,他們的孩子亞伯被該隱謀殺也是在星期五。1869年9月24日美國發生了一場金融危機導致股市大跌,而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
  • 中國「雙十一」規模遠超美「黑色星期五」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1分鐘超10億美元 中國「雙十一」規模遠超美「黑色星期五」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雙十一」購物節促銷活動在11月11日零點正式開啟。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購物平臺在第一分鐘內就實現了10億美元(1美元約合6.99元人民幣)的銷售額。據埃菲社11月10日報導,零點剛過,商家就接到了雪片般的訂單。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也開始統計訂單數和銷售額,以期再破銷售紀錄。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購物平臺僅在5分鐘之內就創造了43億美元的銷售額。這已經是中國舉辦的第十一屆「雙十一」購物節。
  • 2020亞馬遜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持續幾天?
    亞馬遜官方發布公告稱,為迎接2020年節日季的到來,亞馬遜推出了一項新的促銷活動:黑色星期五暖場促銷,這讓跨境電商賣家們又開心極了。 1、具體內容 該活動面向所有買家,無論是否具有Prime會員身份均可,亞馬遜將通過提高商品的曝光度和進行專項推廣來為促銷活動提供支持。 包括但不限於在亞馬遜主頁和促銷頁面上的黃金位置進行展示,以及顯示專門的標記。
  • 「黑色星期五」席捲全球有人歡喜有人憂
    美國玩具零售商反鬥城(Toys R Us)前CEO吉拉德·斯託奇(Gerald Storch)表示:「黑色星期五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美國消費者的消費欲比以往更加強,只是他們現在能選擇要去哪裡購物。」他還表示,購物要在「星期五」的時間點正在弱化,比如現在消費者星期四購物的越來越多,星期五和星期六的銷售會相應減少。
  • 「黑色星期五」是什麼時候?黑色星期五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雙十一」購物狂歡剛落幕不久,11月27日,國外版的「雙十一」,也就是「黑色星期五」要來了。  如今的「黑色星期五」,早已不再只是外國人的購物狂歡節,越來越多的中國海淘者也加入這場購物狂歡,這讓「黑色星期五」成為國內海淘者的年終購物狂歡節之一。
  • 今年黑色星期五是哪天?黑色星期五購物節的來歷
    黑色星期五這個名詞相信大家應該是經常聽到的,但是對於具體哪天是黑色星期五以及黑色星期五購物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由來是什麼  每年11月和12月本就是美國的傳統購物旺季,「黑色星期五」更是美國人一年中購物最瘋狂的日子。而商店的員工則使用黑色星期五這一名字來自嘲,表示這一天會忙得要死。而一些抗議消費至上主義的團體也特意選擇這一天為不消費日。  美國人傳統上會使用不同顏色的墨水來記帳,其中,紅色墨水表示虧損,黑色墨水表示盈利。
  • 中國雙十一購物節來勢洶洶,北美的黑色星期五很尷尬
    談到世界著名的消費節,大家會想到黑色星期五和節禮日這兩個西方節日。而如今,一個來自中國的購物節,影響力之大,已經讓黑五和節禮日「瑟瑟發抖」。這個購物節,就是即將到來的雙11購物狂歡。《紐約時報》文中表示:「雖不願承認,但中國雙11的購買力、影響力,可能已經超過我們的黑色星期五了!」 雙11來勢洶洶,高傲的美國人都「認慫」了!近3年,中國雙11的銷售額都是美國黑五當天銷售額的5倍左右。要知道,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5倍左右,也就是說雙11中國人均消費能力是超過美國人的。
  • 蘋果黑色星期五促銷狂歡,國外網友羨慕中國用戶
    中國有雙十一狂歡節,而國外流行的則是黑色星期五超級促銷,在這一天,國外的朋友也和我們當初雙十一一樣,全家瘋狂買買買。一般情況下,國外商家會在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節拿出最大的優惠,蘋果也不例外,蘋果在每年都會參加黑五促銷。不過今年蘋果的黑色星期五促銷卻有點奇妙。被國外網友吐槽,和中國區別對待!
  • 北美黑色星期五購物指南:教你成海淘精英
    北美黑色星期五購物指南:教你成海淘精英騰訊科技 孫涵 11月25日報導年底向來都是商品促銷的旺季,剛過完中國雙十一,轉眼就迎來北美的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是西方感恩節後的第一天(今年為11月28日),作為聖誕節囤貨行動的開始,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的不少商家會加大折扣力度。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的快速發展,國內很多「剁手族」也加入了海外淘的大軍。騰訊科技為網友們整理了「黑五」攻略,讓你玩轉海淘。
  • 黑色星期五「敗家」指南:教你成為海淘精英
    年底向來都是商品促銷的旺季,剛過完中國雙十一,轉眼就迎來北美的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是西方感恩節後的第一天(今年為11月28日),作為聖誕節囤貨行動的開始,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的不少商家會加大折扣力度。
  • 中國天貓雙十一和美國「黑色星期五」比較,哪個消費能力大?
    中國天貓雙十一和美國「黑色星期五」比較,哪個消費能力大?>2013年,雙十一約57億美元,黑五約19億美元2014年,雙十一約93億美元,黑五約30億美元2019年,雙十一約407億美元,黑五約74億美元(因匯率變化,此為大約數值)「天貓雙十一」是我們中國人創造的,而「黑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