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玩」的父母,在玩中教育孩子

2020-09-09 ubub優寶優貝

親子遊戲的目的是為了增進親子情感,陪孩子做親子遊戲時,這幾點要留意,做一個會「玩」的父母。


1、教育放第一,玩放第二

不少父母與孩子玩遊戲就是為了陪孩子,單純地讓孩子開心。但適當在遊戲中加入一點教育的元素,或許會更有意義。父母陪孩子玩遊戲前,可以事先思考,希望孩子能在遊戲中學到什麼,懂得什麼道理。讓孩子在玩中學,讓有樂趣的遊戲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2、一定是孩子喜歡的遊戲

孩子的個性不同,喜歡的遊戲也是不同的,要以孩子喜歡為原則。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大部分喜歡在室內塗塗畫畫,而大孩子會更喜歡戶外的活動。父母平時可以多留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樣的遊戲感興趣,喜歡才是起點。

3、多陪孩子參加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不一定是自己組織的,幼兒園、學校不定期都會有親子活動日,這是一個很好地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家長們一定要抽出時間參加親子活動,與孩子一起做遊戲,贏獎品,孩子肯定是十分開心的。

如果是參加戶外的親子遊戲,ubub推薦父母與孩子穿一樣的親子裝,穿出家的感覺,別人家的家長一定十分羨慕,親子關係也會更好

相關焦點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我們的童年,要麼是在院子裡、馬路邊跟小夥伴們瘋跑瘋鬧,要麼是在家中抱著洋娃娃認真地「過家家」,雖然也很快樂,但終究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
  • 孩子玩手機,父母一個舉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不管公交車上,餐館,路邊隨處可見只要一有時間我們便會拿出手機…家庭教育是門藝術,這就更考驗父母的耐心。現在的孩子都希望在家庭裡擁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父母一言堂。無障礙溝通平等對話將會是以後子女教育的大趨勢!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好奇心,孩子喜歡模仿和學習其他人的行為。如果周圍的人都玩手機那自己沒有手機是不是顯得很尷尬?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
  • 「你能玩手機憑啥不讓我玩?」父母雙標教育,孩子能學好才怪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習慣在教育孩子時「雙標」,以下幾種情況最明顯:①把自己和孩子「區別」對待就像我姐姐一樣,總是管著兒子不讓玩手機,但是她跟姐夫天天晚上都玩手機。她是追劇和購物,姐夫是刷視頻和玩遊戲,孩子在這一對父母的影響下,不玩手機上癮才怪呢?
  •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個會玩的父母
    知識在改變,孩子的成長方式在改變。做父母的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 《銀河補習班》中的馬皓文在兒子馬飛期末考試前期,不顧老師和教導主任反對,帶兒子馬飛去感受自然的饋贈,設身處地的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去看夢寐以求的航展。
  • 網路遊戲該不該給孩子玩?父母教育不上心,最終傷害是孩子
    父母教育不上心,最終傷害是孩子現在我們生活中手機和電腦的普及,孩子溝通方式和玩耍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普通都是和小夥伴們在外邊玩耍的,不是跳皮筋,就是打沙包,玩得不亦樂乎,玩的也開心,那現在孩子,只要有手機電腦,甚至連家門都不願意出,有時候甚至連飯都不願意吃,普遍都是這樣,我們以前周末休息,經常在外面玩,打籃球或者踢足球,現在孩子,9歲就開始玩遊戲,吃雞,王者榮耀,門都不出,就連飯都不按時吃飯
  • 孩子痴迷玩手機,父母試試這樣做
    手機和電視能讓孩子探索更多的新發現,學習更多的新知識,但也讓很多的孩子痴迷其中的遊戲和動畫片,分散的孩子的學習興趣。 那麼對於父母來說干著急是沒有用的,不如這樣做吧,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有了好的學習氛圍,孩子也會慢慢愛上學習。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陪在旁邊,認為這樣能夠及時給孩子講解不會的知識,也能監督孩子專心學習,其實這樣反而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養成依賴的壞習慣。並且有的家長也不是專心的陪伴,孩子在寫作業,自己就在一邊刷視頻、打遊戲。 父母多陪伴孩子:多陪陪孩子,帶孩子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多接觸其他的活動。
  • 寓教於樂,會玩的孩子才會學
    丁丁怯生生地說「我只是想看看它肚子裡有什麼,為什麼會拍翅膀、會叫。」媽媽很高興,她相信:會玩的孩子才會學,她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孩子的智力。於是,她鼓勵兒子說:「寶貝,你做得對,應該知道它為啥會拍翅膀。」聽了媽媽的鼓勵,丁丁高興極了。不一會兒就把玩具鳥全給拆開了,並對裡面的結構觀察起來。
  • 孩子玩手機的真相,刺痛無數父母
    眼科專家提醒:「孩子玩電子產品時間過長,眨眼次數會減少,淚液蒸發過快,就會出現乾眼症狀。如果眼睛太幹,角膜上皮也會出現損傷。」12歲前,孩子的視力都在不斷發育中,任何用眼過度的行為都會影響視力發育。科學家認為,父母在孩子嬰兒期陪伴越多,跟他說的話越多,孩子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就越發達,這樣孩子會智商更高,語言能力更強,社交能力也更強。
  • 只玩不教,孩子在幼兒園天天玩,讀一年級會吃力嗎?父母來看真相
    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孩子在玩中學、玩中求進步。但是,一直以來人們的傳統意識裡,孩子上課是「學」知識,做遊戲就是「玩」。我們的育兒觀念必須更新。養成了好習慣,孩子學習是不用父母經常嘮叨督促的。不僅是幼兒園會利用遊戲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小學一年級的教學也將會沿用遊戲的形式,或集體、或大組、或小組開展各種遊戲,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愉快的習得知識,不是刻板的「老師講、學生聽」。
  • 會玩的孩子更有未來嗎?「會玩」的家長才能養出「會學」的孩子
    玩和學始終伴隨著一個孩子的成長,到底是多玩一些還是多學一些,眾說紛紜。有些家長說,孩子當然是應該多學一點,少玩一點,成天想著玩,怎麼能用心學習呢,不用心學習長大怎麼會有出息?如果因為玩而忽略了學習,豈不是就要輸在起跑點上?
  • 做一個「不怕髒」的家長吧,孩子髒玩好處太多了
    髒玩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場景?簡而言之,髒玩就是孩子玩土、玩沙子、玩顏料等,一切會弄髒雙手、衣服的活動和遊戲。比如,孩子喜歡到大自然中去玩,玩得衣服、雙手都是泥土沙子。再比如,孩子總是喜歡在牆壁上亂塗亂畫,弄得全身都是顏料。
  • 電子遊戲該不該讓孩子玩?父母的無知,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如果家長細心觀察會發現,玩遊戲的孩子,身邊的朋友絕對不會少的。再加上,玩遊戲的時候,孩子的精力會高度集中,大腦會飛速運轉,這樣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大腦思維能力。只不過,家長沒有控制住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所以才讓孩子沉迷到電子遊戲當中。
  • 「孩子最近宅在家,不聽話只想玩」,一句話暴露父母2個教育缺陷
    我耐心看完了這個帖子下的三百多條評論,以及這位寶媽的回帖,發現這位寶媽面臨的問題,其實暴露的是父母的兩個教育缺陷: 1.父母不能用心陪伴,而是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孩子當然免不了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 有太多的父母和這位發帖的寶媽一樣抱怨:孩子總是看電視,玩遊戲,說也說不聽,真是愁人!
  • 「不做完不能玩」,嚴格的父母教育出自律的孩子,其原因讓人深思
    神奇爸爸是在一個放養式家庭長大的,我不知道嚴格的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是從我的身邊,從我看到的,聽到的嚴格教育中嚴格的父母的確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優秀的,因為在嚴格父母的指引下,好像每一步都踏在了正軌上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寫不完作業不能玩,幹不完活不能吃飯,考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總之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我們,但是最後結果的確是好的
  • 《遊戲力1》書評:為什麼會玩的父母,帶出的孩子更優秀
    作者勞倫斯·科恩是一名出色的臨床心理學家,擅長兒童遊戲、遊戲治療和親子教育,幫助很多父母和子女重新建立良好的聯結。同時,科恩博士還是一位作家,將自己的從業經歷、案例故事,出版了兩本遊戲力系列的書籍,並定期為教育類雜誌撰寫專欄。孩子的內心世界純淨又隱秘,他們無法像大人一樣,能夠自如地表達他們的需求,但他們會玩給我們看。
  • 男孩任性玩,從父母態度看如何教育孩子
    媽媽說:「因為頭等艙的機票大概可以買4張經濟艙的機票,也就是說同樣的錢,你可以坐4次經濟艙,可以去玩4次。」孩子很欣喜地接受了經濟艙。 霧晨清雨想說 :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是聽之任之,不是意氣用事,而應耐心引導,耐心與之溝通。也就是要注意因勢利導。
  • 玩過家家需謹慎 可能會讓孩子早熟
    過家家是幼兒園寶寶經常會玩的遊戲,它有著諸多的角色扮演,每次當爸爸媽媽的寶寶總是會很興奮,但是有些父母卻會很擔心,讓孩子從小接觸成人化的因素,例如結婚等會不會給孩子造成歧義的理解呢? 教育專家對於這個問題專門進行了解釋,孩子們玩過家家遊戲,對於孩子來說僅僅是一種模仿的行為,而他們的認知以及習慣對象都是父母,只要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行為,給孩子傳遞積極的影響,孩子是不會走偏的,家長們不必過於憂慮。
  • 女孩玩蹦床致癱!為了孩子安全,父母千萬別帶孩子玩危險項目
    主要原因是琳琳在玩耍的過程中沒有工作人員看護,而父母也沒注意到,然後腳不小心踩空,導致摔倒在地直接癱瘓,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女孩,父母留下了心疼的淚水。孩子還那麼小,她美好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呢,這次的受傷也給孩子嚴重的打擊,更是對整個家庭的沉重打擊。
  •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親子遊戲,國外父母都和孩子玩「上癮」了
    文|海小嘮孩子慢慢長大,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之後,父母就可以開始和孩子玩親子遊戲了,其實親子遊戲有很多,父母不需要拘泥在以前的那些給孩子做搞怪表情包和捉迷藏上面。這些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親子遊戲,國外父母都和孩子玩「上癮」了,今天海小嘮就推薦給大家看一下。
  • 孩子喜歡玩怎麼辦?作為父母應該這樣教孩子
    其實關於此類的案例,生活中有很多。有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不應該總是去玩,因為這樣的話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其實父母有這樣的想法才是目光短淺的,因為玩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在社會中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在生活中到處都是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不應該玩,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孩子玩的話,那麼就會耽誤學習,也會限制孩子成長,其實父母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可以說是目光短淺,因為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反而是一個必要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