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任性玩,從父母態度看如何教育孩子

2020-10-03 霧晨清雨影視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是聽之任之,不是意氣用事,因勢利導才是上上之策


去年曾一度引起熱議的一則新聞,大家還記得嗎?

一名 7歲男孩,跟家人一起到一家餐廳就餐,但是孩子因為貪玩,不斷地用手轉動餐桌上的轉盤。


在轉動過程中,在餐桌上的開水壺滑出,直接把他媽媽的朋友唐女士燙成了10級傷殘。

事後,男孩的媽媽認為這是餐廳服務員的責任,她把水壺放在轉盤上未做提示才導致事故的發生。

她甚至認為,這件事給男孩子造成了精神上的傷害。

最終這件事鬧上了法庭,法院認為小男孩的所作所為就是導致唐女士受傷的直接原因,當時在一旁的父母未能及時阻止,故應承擔80%的賠償責任,餐館承擔20%的責任。



飛機上曾發生的一幕:一小女孩問媽媽:我們為什麼不坐頭等艙呢?媽媽說:因為我們太窮,沒錢,坐不起。

飛機上同樣曾發生的一幕:一小女孩問媽媽:我們為什麼不坐頭等艙呢?媽媽說:「因為頭等艙的機票大概可以買4張經濟艙的機票,也就是說同樣的錢,你可以坐4次經濟艙,可以去玩4次。」孩子很欣喜地接受了經濟艙。

霧晨清雨想說 :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是聽之任之,不是意氣用事,而應耐心引導,耐心與之溝通。也就是要注意因勢利導。

1 .第一位家長無原則釋放孩子的天性 ,對孩子的採用聽之任之的方法,導致發生悲劇。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愛跑、愛鬧,愛大聲喧譁。如果把這解讀為孩子應有的不應被限制的天性,則可能培養出一個無視規則 ,唯我獨尊的霸道的孩子。將來孩子怎麼在「無規矩不成方圓」的社會中生存?大人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作為家長,要掌控好你孩子的各種天性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於他,再決定是否該釋放。否則,無視規則 ,可能帶來悲劇。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愛跑、愛鬧,愛大聲喧譁。如果把這解讀為孩子應有的不應被限制的天性,則可能培養出一個無視規則 ,唯我獨尊的霸道的孩子。將來孩子怎麼在"無規矩不成方圓"的社會中生存?大人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作為家長,要掌控好你孩子的各種天性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於他,再決定是否該釋放。否則,無視規則 ,可能帶來悲劇。

孩子還小,不能判斷事情的對錯,家長要教會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否則,孩子會以自己為世界的中心,什麼事情都以滿足自己的方式來思考和解決,這樣的話,孩子將來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計後果,不惜地傷害別人。


2. 第二位家長意氣用事,如此回答孩子,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價值觀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對孩子起著積極的作用,反之 ,則起副作用。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能如此草率,口無遮攔。



3. 第三位家長耐心與孩子溝通,注重因勢利導。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孩子的天性就像一支燃燒的蠟燭。家長如果能順應他們的天性,耐心引導 ,那麼,這支燃燒的蠟燭將會燃成熊熊的烈火。

大家還記得大禹治水的故事嗎?

傳說,帝堯時,洪水成災,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堯帝命禹的父親鯀去治理洪水。鯀率眾築壩修堰,費了九年功夫,也沒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的處罰。

舜繼帝位後,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為夏部族首領的禹繼續治理洪水。禹欣然領命,但沒有貿然行事,而是首先認真總結前輩治水的教訓,尋找治水失敗的原因。然後,率領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實助手,跋山涉水,頂風冒雨到洪災嚴重地區進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勢,制定統一的治水規劃,在此基礎上才展開大規模的治水工作。他吸取"前輩治水無功主要是沒有根據水流規律因勢利導,而只採用築堤截堵的辦法,一旦洪水衝垮堤壩便前功盡棄"的教訓,大膽改用疏導和堰塞相結合的新辦法。 就是順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溝河,除壅塞,開山鑿渠,疏通水道。歷時十三年之久,終於把洪淵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經湖泊河流匯入海洋,有效治服了洪水。

這一故事中, 禹以疏導的方法治水,結果成功了!

教育孩子也如大禹治水。 孩子的天性,睿智的家長耐心地因勢利導, 使孩子樂見其成,樂於接受。


綜上所述,綜上所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聽之任之,因勢利導才是上上之策。

對於孩子天性的釋放,您是怎麼看的,期待您的關注與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從孩子「拖沓」與「任性」中看父母的行為模式
    看起來很拖沓的孩子,其實是在用脫沓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執坳個性:要麼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麼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麼就發脾氣;要麼就是不吭聲……因此,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來表現。
  •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有個叫軍軍的男孩其性格就特別的性任,「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無論媽媽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軍軍就是不肯帶雨具出去玩,這是他一貫的性格。還有禮拜日本來是個快活的日子,軍軍的小表哥明明在地區兒童繪畫中獲了獎,又逢8歲生日。
  • 孩子「拖沓」與「任性」的背後
    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拖沓、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
  •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導讀:家有男孩的父母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男孩的父母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避免孩子「誤入歧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的最後,拼的都是父母的態度!
    因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的確,從很多成功人士的家庭環境,會發現,作為家長,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
  • 14歲男孩任性、易怒,經常對父母打罵相加,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變化,更主要表現在心理上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自我意識提高,獨立性增強,感情變化顯著,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等幾方面。在這個階段,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出現很多矛盾,如果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教育不到位,會影響孩子一生。
  • 任性的孩子家長如何教育?改變孩子的叛逆,父母要下「狠功夫」
    3、家長教育孩子理念不統一現在很多家庭,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都很不統一,比方說:媽媽教育孩子時,爸爸或者家裡的老人當著孩子的面,質疑媽媽的教育理念,甚至否定媽媽的教育理念。由於在一個家庭裡,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不統一,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孩子也會不知道究竟聽哪個家長的管教,孩子會變得不服管教,他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得比較任性。二、孩子太任性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 孩子「拖沓」與「任性」背後的意義
    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 孩子任性、脾氣犟?家長看懂這2點,輕鬆搞定任性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遺傳,我兒子脾氣特別犟,還很任性!簡直就是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球球媽媽很苦惱地說,孩子怪裡怪氣的模仿別人說話、不滿足要求就哭……在公共場合這類任性舉動還會變本加厲。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人都避之不及,甚至還會在心裡數落「家長怎麼教育的」。可家長卻又苦不堪言,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孩子為什麼就那麼任性呢?
  • 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
    父母的五種行為導致孩子任性1、孩子過分依賴別人的評價,源於父母的過度表揚或批評  適當的表揚有利於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論的影響,平時喜歡無原則的表揚孩子,結果導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識,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每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拒絕去做。
  • 【585】教育的最後,拼的都是父母的態度!
    因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的確,從很多成功人士的家庭環境,會發現,作為家長,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因為態度與行動是連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父母與孩子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有傷害。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
  • 如何對待任性的孩子
    一般說來,兒童由於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對許多事情缺乏認識和判斷能力,多少都有點任性。從心理學會度來看,任性是個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表現。環境是導致兒童產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不加約束,放縱教育的結果。但是,孩子的任性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從心理上加以糾正。
  • 摧毀孩子任性養成的土壤,收穫一個明辯是非的孩子
    平時被嬌寵順從慣了的孩子,一旦某一件事不能按著孩子的意願去做,孩子在情緒上就接受不了,就會任性的哭鬧。如果父母因為心疼孩子而做了第一次讓步,只會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這種做法十分有效,以後為達目的孩子便會不斷的上演這樣的戲碼,久而久之,就滋養了孩子任性妄為的壞習慣。那麼,想要孩子不任性,父母該怎麼做呢?
  •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未來的方向
    前幾天,重慶一名調皮的男孩,用玩具突擊槍朝對面住戶的家裡發射水珠彈,其中有一個住戶的手臂被連發的水珠彈打中。孩子家長意識到水彈珠的危險後,說:「不好意思,我們之前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馬虎,今後一定會好好教育孩子。」
  • 老人帶孩子,但又溺愛孩子,孩子變得任性父母該怎麼辦?
    小男孩想吃餃子可是店裡沒有,老人就給孩子點了餛飩。東西上來後老人顧不上吃自己的米粉,急忙忙地拿起勺子舀上餛飩吹著,看樣子是準備餵了,我在一旁吃驚的看著,孩子個頭不小了,可能都上小學了吧,怎麼還要餵飯?太嬌慣了吧?!也許是沒能吃上餃子,小男孩的屁股在凳子上擰來擰去,衝著奶奶大喊大叫「我不吃!我要吃餃子!」、「你想燙死我呀!」……老人舉著勺子一邊吹著一邊低聲地哄著,弄得邊上的食客心裡都挺不是滋味的。
  • 你說東,Ta說西,任性的孩子你別「踢」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關鍵在於教子觀念和教育方法。針對孩子厭學、早戀、網癮、過度玩手機、叛逆、親子關係緊張、沒有目標、對抗父母……這時候家長該如何解決?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呢?為了幫助大家科學教子,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北疆女聲特別邀請到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孫宏豔老師和大家一起尋找答案。
  • 教育的契機:當極度渴望時,父母這樣開導,孩子不再任性
    導讀:教育的契機:當極度渴望時,父母這樣開導,孩子不再任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育的契機:當極度渴望時,父母這樣開導,孩子不再任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該如何正確賠償?父母的態度和處理很重要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不小心弄壞別人東西,或者故意破壞了別人的物品以後,父母如何回應對方,如何道歉,孩子是看在眼裡的。並且根據父母的態度,孩子也會考慮事情的嚴重性。很多孩子多次破壞別人的東西,卻仍然有恃無恐,其實都是因為父母的包庇。
  • 孩子任性、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改變孩子過度任性巧用這4招
    同事家孩子林林是個非常任性的孩子,有什麼事不依著他,就會撒潑打滾,連哭帶鬧。對此同事拿林林是一點轍也沒有。林林特別愛吃糖,只要家裡有,無論同事藏得有多嚴實,他都能從角落裡給翻出來。同事經常教育林林說,糖吃多了會蛀牙的,嚴重的話就得去看牙醫了。可這些話林林根本聽不進耳朵裡,仍然我行我素,他自己想吃的時候能一連吃好幾塊。
  • 孩子的教育,取決於父母的態度,付出愛也要把孩子當人看
    孩子的教育,取決父母得態度,付出愛也要把孩子當人看關於孩子地教育,我們作為父母地應該去怎麼去教育他們呢?大多數的父母選擇教導一個孩子。並不像是某些家庭一樣,在遇到一些問題上面和孩子主動溝通。而是只要孩子犯下了錯誤,就一定會對自己的孩子非打即罵。在這樣的家庭,孩子又怎麼能健康地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