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未來的方向

2020-11-07 人生路心理路

孩子愛玩滑梯很正常,可是如果把別人的車當滑梯,你覺得呢?

前兩天,福州吳先生放在車庫的豪車阿斯頓馬丁被人踩壞,車蓋上有凹陷的痕跡。

調監控一看,原來是兩名孩子把他的車當滑梯玩。


看著視頻中,他們動作利落地爬上引擎蓋,自在地在車頂走動,然後又像滑滑梯一樣從車頂滑下來。

隔著屏幕都替車主心疼!

吳先生說,他花了一百多萬買這輛豪車,現在被踩壞了,維修費就要80萬。鑑於是孩子損壞的,他只要對方賠償引擎蓋的25萬維修費。


可孩子家長卻表示,只願意賠付3萬,還說:「小孩上去一下就下來了,根本不會對車造成什麼影響!」

家長如此理直氣壯,網友們一面倒地支持要嚴懲:「孩子犯錯不懂事,父母也不懂事嗎?」

「光養不教,可以預見的會以悲劇收場。」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曾說過:在孩子犯的大多數錯誤中,我們都難辭其咎,孩子的很多錯誤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並鼓勵他們。

孩子的起跑線,就在家長的態度裡。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如果父母對孩子犯的錯不以為然,會讓孩子更肆無忌憚,甚至扭曲孩子的是非觀。

所以,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學區房,更不是先天的智商,是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

01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前幾天,重慶一名調皮的男孩,用玩具突擊槍朝對面住戶的家裡發射水珠彈,其中有一個住戶的手臂被連發的水珠彈打中。

孩子家長意識到水彈珠的危險後,說:

「不好意思,我們之前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馬虎,今後一定會好好教育孩子。」

最後,還直接將所有玩具槍和水珠彈都上交到派出所,並且耐心教導孩子,這樣玩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


網友們看後,紛紛讚不絕口。

孩子犯錯後,是引導他修正,還是選擇姑息,全由父母的第一句話決定。

想起美劇《成長的煩惱》中,那個機靈的小男孩本恩。

為了給爸爸買一個相機做生日禮物,用謊言從周邊鄰居那裡騙錢。

爸爸知道後,先是表揚了他的用心,然後嚴肅地指出撒謊騙錢是不對的。他應該把錢還給鄰居,還要和他們道歉。

本恩一開始拒絕了,因為他覺得這麼做很沒面子,後來爸爸提出可以陪他一起挨家挨戶道歉,他才同意。

最後,本恩取得了鄰居們的原諒。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破窗效應」。意思是,一旦某種不良的行為沒有受到改正或約束,就會變本加厲。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孩子犯錯後的糾正時間也是一樣。

犯錯後,有效的修正時間非常短,糾正得越早,越事半功倍;糾正得越晚,就會如同那個被打破的窗子,情緒、界限、秩序感都蕩然無存。

孩子前行的路上,有兩條路,一條是調皮搗蛋、不知底線,一條是誠實有責任心,懂得反思,而這兩條岔路中間,就站著他們的父母。

孩子朝向哪條路走,取決於父母彎下腰,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

02

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一生

女兒班上有個男孩,脾氣特別大,愛搶東西不說,還經常不分緣由地打人、咬人。

時間一長,就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了。

男孩委屈地跑回家和父母告狀,誰知,他的父母非但不知道教育孩子,竟然帶著條幅鬧到學校,指著老師的鼻子質問:

憑什麼不讓別的小朋友和我兒子玩?小朋友之間的打鬧,有啥大不了的?你怎麼當的老師?

那個媽媽還一把拽過孩子摟在懷裡,大聲地說:「兒子,這不怪你,是他們太不懂事了,他們壞。」

莫言說:人不怕犯錯,犯了錯誤,如果能帶著教育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為課堂。

可如果帶著包庇和縱容來掩蓋,錯誤就會成為深不見底的泥潭,讓孩子越陷越深。

包庇護短的家長才是熊孩子的原罪。

父母對孩子犯錯的一次次兜底,是把孩子一步步往深淵推,最後毀滅的可能是孩子的整個人生。

很欣賞紀錄片《差生》中託德父母的做法。

託德是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可誰能想到,他以前只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學渣。

比如,上美術課的時候,他會故意扔一堆臭蛋,燻得所有人跑出教室,無法上課。

媽媽說,每次接到學校的電話都會神經緊繃,因為託德在學校一定又惹麻煩了。


即使如此,父母也沒有想過狠狠責罰他,他們認為訓斥、責罵都無濟於事,只有理解和接納才能讓孩子改變自我。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託德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變。

就連託德自己也感慨:「如果沒有父母的安全感,我可能會繼續惹麻煩,人生不知會怎麼樣。」

父母越理智溫和,孩子越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接納,從而激發內在驅動力,心甘情願地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未來去往何方。

03

孩子犯錯,這3種態度父母必須要有

白巖松說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責任起碼控股51%,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先改變自己吧,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想要孩子少犯錯,父母應該先改變自己的態度。

  • 不放縱,讓孩子感受到用心良苦

重慶永川一個9歲的男孩航航,因身背2000元巨額「債務」,整個國慶假期都在撿廢品掙錢。


之所以會欠下這麼多錢,是因為他偷拿奶奶微信裡的錢買遊戲裝備。

父母發現後,要他自己收廢品掙錢還給奶奶。

孩子也吸取到教訓,決定在錢還完前,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

孩子媽媽說:

「第一反應還是很生氣,我們當時感覺是回去要打他一頓。然後下班回去都是晚上了,經過了一天,覺得打一頓還是解決不了實際上的問題,就覺得變一個方式來。」

媽媽的良苦用心孩子感受到了,他說:「以後絕不犯同樣的錯誤。」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無條件的滿足,而是在他們誤入歧途時,能嚴厲地把他們拉回正軌。

父母狠得下心,孩子才有變優秀的機會。

  • 不打罵,讓孩子有勇氣回家

還記得那個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的14歲男生嗎?

因為在教室裡和同學打撲克牌,被老師請家長。

母親怒氣衝衝趕來,在走廊上當著來來往往同學的面,毫不留情地扇了他兩個耳光,甚至用手揪他頭髮,掐他脖子。

母親走後,他默默地站立了兩分鐘,然後轉身爬上欄杆往下跳。

短短兩分鐘,他的內心一定有過很多掙扎,可最後還是決絕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習慣把沉默留給父母,把痛苦埋在心裡。當那份痛再也不能承受時,他會選擇傷害自己來解脫。

不打不罵,是在給孩子留退路,讓他犯錯後依然有勇氣回家。

  • 耐心教導,讓孩子在不經意間明事理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綜藝《二胎時代》,被楊威在節目中的表現圈粉了。

楊陽洋在教小狗上樓梯時,嫌棄妹妹在一旁礙手礙腳,情急之下吼了妹妹。

楊威知道後沒有指責他,而是與他進行了一次「man's talk」。

他用《跟屁蟲》的童話故事開導楊陽洋:

「貓和狗在一起也打架,當貓沒有跟著狗了,狗就會覺得貓去哪了。」

「你要想著妹妹坐在那裡,是因為她想跟著哥哥一起玩。」

「她不跟著你,她要跟著誰呢?」


在爸爸的溫柔開導下,楊陽洋慢慢明白了兄妹之間要相互陪伴。

中國少兒基金會曾做過一次調查,調查顯示:孩子犯錯時,69.17%的家長會耐心撫慰並講道理。

好的教育,全在孩子犯錯後,父母和孩子說的第一句話裡。

沒有批評指責,只是在關鍵時刻,三言兩語,看似不經意間,步步為營地把孩子引導到我們想要他明白的道理上。

教育學家弗洛姆曾說過: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的每次犯錯,都是他們在探索世界之路的過程。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們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

所以,請認真對待孩子的每次犯錯,認真準備好你說的第一句話,因為這句話,有可能會讓孩子實現精彩的逆襲,也有可能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心智不夠成熟時,無可避免的會犯各種錯誤,而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需要學會這些做法:傾聽孩子的想法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後,會不分青紅皂白臭罵甚至痛打一頓孩子,當時覺得很解氣,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大於錯誤本身。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卻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速度,以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孩子犯了小錯誤時,父母並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反而幫孩子找理由開脫。父母以為是愛孩子、幫孩子,結果卻無形中讓孩子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犯更大的錯誤。當孩子犯錯時,忽視錯誤,只會讓孩子朝著熊孩子的方向挺進,最終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他的未來
    父母對孩子的言行,哪怕只表現在一些很細小的事上,也有可能在孩子的心裡產生巨大的反應,有的甚至能直接決定孩子一生。兒時的經歷,讓史蒂芬從容面對科學實驗中一次次失誤和挫敗,他明白不要害怕犯錯,錯誤是通向新知的大門。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父母做到正念
    對自己的孩子抱有期待,這是作為父母的本心,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很多時候父母卻用錯了方式。1-6年級中隨機各選了3個班級,並對進他們進行一次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父母並不見得一定會比孩子優秀,家長不應該用一個「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 父母給孩子穿的衣服,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態度,別不在乎
    導讀:父母給孩子穿的衣服,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態度,別不在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給孩子穿的衣服,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態度,別不在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人生
    但是,如果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給孩子了否定的態度,那麼就導致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會顯得比較自卑,不敢嘗試新的東西,害怕失敗,孩子更害怕嘗試,因為在孩子的心裡,他其實更怕的是家長的責備和失望。所以說,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對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 毀掉一個孩子,別讓他犯錯就好了,智慧媽媽這樣做,接住孩子犯錯
    他把成功分為有效成功和無效成功,失敗分為有效失敗和無效失敗。有效的成功指的是真正有收穫的成功,無效的成功則是對未來沒有任何推動意義的所謂成功。黃靜潔在《學習的格局》書中講道,有一次去小兒子學校開家長會,被孩子告知體育成績只有C,問及原因時,孩子說不喜歡體育老師。
  • 孩子犯錯,父母的情緒決定他們是否有「有錯必改」的勇氣
    孩子犯錯,父母的情緒決定他們是否有「有錯必改」的勇氣家長是孩子的長輩,生活閱歷與知識經驗都比孩子要多,作為他們的養育者,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孩子幼小的心靈,尤其是父母的情緒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相對於大人有內心自我保護的能力,孩子的心靈其實是很脆弱敏感的,他們會因為父母的傷心而難過,會因為父母的憤怒而恐懼,並且他們在小的時候沒有能力很快地自我復原。
  • 提升孩子情商的好方法:孩子犯錯時,父母別急著指責孩子
    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會斥責他、嘮叨他,讓孩子感受自己凌厲的眼神……家長以為自己只是在氣頭上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其實放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情商。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的態度,如果是不能辦呢個容忍的、憤怒的、失望的。不耐煩的,那麼孩子就會在下一次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緊張、恐懼、慌張、甚至是逃避。
  • 孩子犯錯不可怕,怕的是父母粗暴教育,每次犯錯都是孩子成長機會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態度今年7月,寧夏永寧縣公安局發布了一則讓人觸目驚心的通報——12歲男孩打死一名6歲小女孩,只因害怕被家長懲罰。12歲的小男孩,帶著6歲的小妹妹一起玩耍,在爬木架時,小女孩不小心摔了下去,當場昏迷。男孩慌張地從木架上爬下來,看著躺在地上的小妹妹,心裡十分害怕,害怕回家被父母懲罰。
  •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做?學會正確處理,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做?學會正確處理,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犯各種錯誤。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可能會對孩子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犯了錯,家長應該怎樣對待?一、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孩子犯錯家長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犯錯誤這件事,不要一味避免讓孩子犯錯,因為犯錯是最好的學習機會。這個機會不是外界強加給孩子的,是孩子自己創造的,這樣的特殊性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牢記這樣的教訓和經驗。
  • 兒子犯錯,孫儷竟然獎勵他?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樣懲罰孩子
    當父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理解的態度看待他的所作所為,最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犯錯中,才學會成長。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而是要引導孩子在每次犯錯中,學會面對自己的行為,懂得責任和擔當。讓每一次犯錯,都成為教育的絕佳機會。這才是最重要的。
  • 孩子「犯錯」不承擔,父母「犯錯」不認錯,想讓孩子成才太難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比較小的,就算是犯了什麼錯誤,父母只要幫他承擔下來就足夠了,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讓孩子不遭受困難。 但是父母好像忘了一件事情,長期對孩子姑息遷就,會讓孩子認為永遠都會有人幫忙收拾爛攤子。從而變得更加喜歡犯錯,犯得更多。
  • 媽媽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和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來!
    這次,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微笑著對他說:「沒關係的,你能幫媽媽洗碗,媽媽已經很高興了,打碎幾個碗算什麼,說明這幾個碗和咱們家沒緣分,以後小心點兒,千萬別把碗再趕出咱們家就是了。」孩子爸回來後,看到這一場面,也安慰大寶說:「只要沒受傷就好,都知道幫媽媽洗碗了,你真的長大了,也懂事了。」
  • 被班主任「告狀」,我火冒三丈 I 孩子犯錯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在所難免,父母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的不同,會導致孩子未來的成長軌跡不同,來看看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呢。孩子犯錯,很多父母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要發火,有些急脾氣的父母甚至會棍棒相加,先教訓一頓再說。
  • 你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你孩子大腦的結構,以及他學習的態度.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
  • 13歲女兒深夜複習傳出「嗯嗯聲」,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
    導讀:13歲女兒深夜複習傳出「嗯嗯聲」,父母的兩種態度,決定孩子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3歲女兒深夜複習傳出「嗯嗯聲」,父母的兩種態度,決定孩子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父母的一句斥責,可能就成了孩子一生的隱痛
    甚至說出:"他就是個厚臉皮,你不罵他不打他,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後一種做法,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一生的負面影響。許多父母可能不知道,父母在責備孩子時經常說的話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成為痛苦的回憶。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正面教養》裡看作家劉墉的教育心得
    車主馬上報警並調監控,發現圍著這輛車曾走過一周的是一個孩子,他還對著車做了一些看似像劃車的奇怪動作。雖然孩子極力解釋,他並沒有碰車更沒有劃車。但車主和孩子的爸爸都認為就是這個孩子劃的。事情不大,賠錢了事。但是,這個孩子回家後,他的爸爸觀察到孩子表現得有些異常,情緒低落,不說話也不笑。他向當時辦案的警察反映了情況。
  • 孩子犯錯,家長只會「強硬」解決?聰明的父母懂得「軟硬兼施」
    出乎我的意料,孩子說:"我沒有推倒他,我就碰了一下他,是他站不穩,不小心摔倒了。"聽到孩子的話,對面的小孩子大聲地說:"媽媽,他騙人,就是他推倒我的,才不是我站不穩!"我說:"我都看到你推倒人家了,但是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你趕緊向人家道個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