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

2020-09-03 引領右腦講師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大多數孩子都學會使用以下的四種「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哭鬧
  為了實現自己的要求,哭鬧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這一招。一旦孩子哭鬧起來,父母馬上繳械投降,不但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額」完成「任務」。
手段排行第二:哀告
  乞求孩子是可愛的,當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樣東西時,沒有幾個父母抵擋得住他的溫柔進攻。
手段排行第三:死纏爛打
  「持久戰」的理論對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來讓父母答應他的要求,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手段排行最後:賭氣噘嘴、不說話、摔東西、不吃飯……



  孩子賭氣的時間,一般持續得較長,因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戰的秘訣,沒耐心的父母只好舉手投降。



父母的五種行為導致孩子任性
1、孩子過分依賴別人的評價,源於父母的過度表揚或批評
  適當的表揚有利於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論的影響,平時喜歡無原則的表揚孩子,結果導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識,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每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拒絕去做。同樣,過度的批評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錯時,家長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錯誤在哪裡,從而幫助其吸收教訓,改正缺點。
2、孩子固執、任性,源於父母過於民主
  有很多父母,尤其是學歷層次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於「曉之以理」,結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如果對其過於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使其變得固執、任性、為所欲為。因此,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帶有強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源於父母濫用獎勵、缺少懲罰
  孩子缺乏是非判斷能力,為了幫助其明辨是非,父母應該在平時養成獎懲分明的習慣。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觀念,而另一些父母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只習慣於使用獎勵,從來不懲罰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孩子如果犯了錯誤,適度的懲罰是應該的。
  當然,懲罰並不專指打罵、責懲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適當的場所或時間濫用獎勵,也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牆上亂畫畫,本來父母只要及時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獎勵的方法,「如果你不往牆上畫,明天給你買個新玩具。」顯然,這種方法會縱容孩子今後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從管教,源於父母間的教育意見不統一
  由於各種原因,絕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歧。聰明的父母會避開孩子單獨商討,以求在達到意見的統一後再對孩子進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溝通而對教育子女的問題固執己見,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吵架,這種現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應注意保持意見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讓。因為如果孩子認同了父母某一方說了算,日後當這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將很可能無法說服、管教孩子,從而給正常的家庭教育帶來人為的障礙。
5、孩子缺乏自信,源於父母的盲目扼殺和過分保護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捨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範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這種過分的保護,嚴重幹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優柔寡斷,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責任心。



  與此相反,有些父母則總是主觀地否定孩子的言與行,喜歡拿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甚至用過高的成人化標準要求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將孩子的積極性、上進心盲目扼殺,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無情的摧毀。

巧妙應對任性的孩子的8大戰術


1、安靜緩和法
  這是對正在任性發脾氣的孩子使用的一種方法。孩子發脾氣時,情緒興奮、激動,有時甚至大哭大鬧、大嚷大叫。如果成人耐著性子採取親和、撫愛、哄勸的方法,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哭鬧不休;如果大人態度粗暴,急躁地打罵孩子,仍然難以阻止孩子的任性。安靜緩和法要求大人此時應持平靜的態度,要求孩子停止哭鬧,讓他安靜下來,此時沒有必要說服孩子立即承認自己的任性是不對的,待孩子平靜以後,再用平緩的口吻對他進行批評教育。



比如,當遇到孩子發脾氣、哭鬧不休時,父母不必理他,讓他發洩一會,然後給他喝些開水,讓他喘口氣,幫助他平靜一些,條件允許的可讓孩子一人留在屋內,父母離開一會;如果屋裡人多,可讓他在別的空屋,把門關上。但不要鎖上,告訴他等他平靜了可自己出來。注意語調要堅決,但不可用責備口吻。把孩子隔開,只是讓孩子明白髮脾氣會影響別人的學習和休息,而不是懲罰他,待孩子平靜下來後給他冼臉,安靜睡—覺,過一會或明天和他再好好談談。
2、通俗講解法
  對孩子講道理要深入淺出,可以舉一些孩子身邊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每當孩子和家長出現「頂牛」的現象時,家長可用講故事、講笑話的方法來緩和矛盾,並藉故事去觸及孩子的心靈。童話是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並叫他們聽完後談談體會,「對號入座」,改正不良習慣。
3、不予理睬法
  對孩子的嘀嘀咕咕、糾纏不休等行為,家長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暫時離去。這是一種避免孩子可能出現鬧事行為的有效方法。比如當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一時難以說服他,這時可採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時說的「冷處理」。採用這種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須一致,同時採用不予理睬法。當孩子平靜以後,對他也不能遷就讓步,應當像沒有發生事情那樣,不予理睬。
4、攻心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堅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認為拒絕孩子會造成傷害,相反,這恰恰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養一個棒孩子,那麼面對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
5、以退為進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然後以退為進——第二天提醒孩子:「孩子,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後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
6、預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規矩處理。比如和孩子約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才能準時送你去上學。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棄早餐,因為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一旦孩子賴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並告訴他:對不起,孩子,我們有約在先,不能隨意破壞。
7、說一不二
  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後揚」。「先抑後揚」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8、「戰後」要善後
  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後,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睿智燈塔六個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孩子任性、不聽話是常有的事,當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時,孩子可能會不停地哭鬧,任憑家長怎麼哄都不聽,這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呢?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冷處理孩子任性通常表現為大哭大鬧或者摔東西,而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表現給大人看的,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堅持原則,採用「冷處理」的辦法不予理睬,沒有了家長的觀看,孩子就會覺得無趣,逐漸就會自己安靜下來。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六大秘訣幫爸爸媽媽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就像孩子一直被捆綁著,他會恐懼、憤怒、奮力掙脫,即便是捆綁的繩索並不真實存在了,但被捆綁的恐懼感、憤怒感、奮力掙脫的本能仍舊會在。有的家庭,最初對孩子過分放縱,也並不覺得孩子有多任性,等到發現孩子管不住了,就開始開始制定各種規則來約束孩子,這時任性問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 當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家長如何解決,做到這4點事半功倍
    當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家長如何解決,做到這4點事半功倍孩子到了三歲之後,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父母沒有辦法完全滿足孩子的需求,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很痛苦,這就是孩子哭鬧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我才是家庭的中心,想要什麼早晚會實現。」
  • 如何對待任性的孩子
    一般說來,兒童由於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對許多事情缺乏認識和判斷能力,多少都有點任性。從心理學會度來看,任性是個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表現。環境是導致兒童產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不加約束,放縱教育的結果。但是,孩子的任性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從心理上加以糾正。
  • 孩子任性,家長有責任,如何幫助孩子趕走壞情緒?
    雖然還沒結婚,但我家有很多的小朋友,我也大致了解一些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孩子任性、不講理,總以自己的想法來做為實踐的準則,比如他喜歡什麼就要買什麼,得不到就要哭鬧耍賴。這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很多家長會選擇順從孩子們的意願,他一哭鬧就完成他的心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任性的性格,要想趁早改變這種情況,做為家長,應該認真的去考慮「你會如何幫寶寶克服任性?」這個問題,才能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端正的性格態度。
  • 如何讓孩子克制任性,建議家長們學學李玫瑾的「狠心育兒經」
    孩子自私任性無理取鬧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都在頭疼的問題,有些孩子經常對家長提出無理的要求,一旦達不到他們的目的就會哭鬧,家長拒絕的話,孩子甚至還會在私下裡一意孤行。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們似乎卻也並沒有什麼良好的解決辦法。
  • 教授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的技巧
    但是,幾乎沒有人擁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模板。不善於解決問題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可能會迴避行動。與其花時間去解決問題,還不如花時間去避免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孩子在學校裡落後或努力維持友誼的原因。 還有一些缺乏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會在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情況下盲目去做。或者,當他被取笑的時候,他可能會走出教室,因為他想不出任何其他方法來解決。
  • 任性的孩子如何教導?
    任性,就是任著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對個人的需求和願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會他人的感受。我家隔壁有個兩歲的小朋友,每天只要醒著,定要大人帶他到樓下的花園裡滑滑梯或蕩鞦韆。他家住六樓,沒有電梯,有時媽媽抱著他剛買好菜回到家裡,他馬上就嚷著要去滑滑梯了。
  • 你的孩子任性嗎?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脾氣大,特別任性,事實上孩子的任性往往與父母有很大關係的。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他們越來越多的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這些事物帶給孩子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為了解開自己心頭的疑問,孩子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孩子「拖沓」與「任性」的背後
    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拖沓、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
  • 問題:一個滿口謊言,任性的孩子該怎麼面對?
    問題:一個滿口謊言,任性的孩子該怎麼面對?回覆:第一,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孩子撒謊是為了什麼?他的目的是什麼?(害怕被批評?或得到什麼?或其他)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就能知道孩子撒謊這個行為背後的需求。去滿足這個需求,孩子就不需要繼續撒謊了。
  • 趕走任性讓孩子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由於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思維帶有片面性。作為家長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我女兒4歲的時間,就有一段時間,我們為孩子的吃飯很著急,因為在吃飯時間她很少能靜下心來安靜的吃一頓飯,大多數都會邊跑邊玩邊吃,搞不好就忘記吃飯啦,為此每次餵她吃飯都要家長跟著後面。
  • 家庭教育:如何改掉孩子任性易怒,缺乏擔當和時間觀念的壞習慣?
    孩子任性不講理、經常亂發脾氣俗話說「縱子如縱虎」,如果家長過渡的溺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很有可能培養出孩子易怒、任性以及愛亂發脾氣的性格。大家在超市之中應該見到很多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買想要的玩具而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作為父母很是難堪。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幫你搞定任性的孩子
    3.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家長可以經常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具有更多的實踐能力。因此就不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能通過任性來逼迫家長妥協。任性的孩子,只是不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達成自己的目的。
  • 如何激發孩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積極的想像力是培養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最有價值的方法之一。如果我們展望未來,很可能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房屋、城市和車輛將會大不相同。我們的孩子們在教室裡度過了他們童年的大部分時光,如果運用得當,教室可以成為激發想像力的地方。我們必須警惕只教我們的孩子反省信息並記住問題以往的解決方案。教育的一個重要性在於培養學生在當下發展的基礎上產生新想法。許多問題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
  • 孩子「拖沓」與「任性」背後的意義
    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
    孩子的任性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都是這種不理智的教育惹下的禍!有個叫軍軍的男孩其性格就特別的性任,「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無論媽媽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軍軍就是不肯帶雨具出去玩,這是他一貫的性格。還有禮拜日本來是個快活的日子,軍軍的小表哥明明在地區兒童繪畫中獲了獎,又逢8歲生日。
  • 別抓狂 孩子任性有原因
    作為家長也許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和孩子說要怎麼做的時候,孩子偏偏對著你說不要,最後也許演變成更大的鬧劇。此時,家長們也很無助,對著這麼一個頑皮叛逆的孩子,他們的任性真的讓人生氣不已。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化解孩子的任性嗎?
  • 任性的孩子家長如何教育?改變孩子的叛逆,父母要下「狠功夫」
    文/菠蘿媽媽育兒課堂說起孩子任性的性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很無奈。當孩子任性起來時,可以不分地點場合地撒潑,無論家長怎麼教育都不管用,最好只好無奈地向孩子屈服,滿足他無理的要求。以下這位家長,他家裡也有一位任性的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孩子究竟有多任性吧。
  • 如何解決教育孩子哪些問題,家庭教育分享,解決孩子依賴問題
    家長在撫養孩子時會面對很多的問題,其中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為關注的。這種教育觀念會讓孩子在內心產生對家長的排斥,不利於親密親子關係的建立,更不利家長走進孩子的心。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麼多教育問題?據了解,大多都是以下兩個因素所致。1、家庭環境。據很多相關資料可知,生活中,多數有問題的孩子大都是因為父母之間關係不夠融洽和家庭氛圍不夠和睦,所以給他們的心理留下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