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任性讓孩子健康成長

2020-11-12 陽城故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由於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思維帶有片面性。作為家長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我女兒4歲的時間,就有一段時間,我們為孩子的吃飯很著急,因為在吃飯時間她很少能靜下心來安靜的吃一頓飯,大多數都會邊跑邊玩邊吃,搞不好就忘記吃飯啦,為此每次餵她吃飯都要家長跟著後面。今天讀了[英]尼克拉·伯恩所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趕走黑夜的小兔子》,原來,在孩子任性的「反抗期」,作為父母只要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就能合理引導孩子趕走任性,健康成長。

《趕走黑夜的小兔子》講述了天快黑了,正在菜園子種胡蘿蔔的小兔子不想去睡覺。他想到一個好主意決定把黑夜抓起來,這樣他就不用去睡覺了。於是,他利用自己的餅乾盒,把想吃餅乾的黑夜關了起來。可是,小兔子很快意識到黑夜是非常重要,無論是在黑夜生活的小動物,還是自己播種的胡蘿蔔……,認識到錯誤的小兔子最終把黑夜放了出來,自己也收穫了璀璨的夜空和晚安故事。本書入選2020英國讀寫能力協會圖書獎(UKLA)3-6歲童書組長名單,該獎項是由全英教師、學校圖書館員評選的重量級童書大獎。

書中黑夜不再是小朋友恐懼的樣子,閃爍著星光和流星滑過的夜空給孩子以視覺的衝擊,精美紙藝餅乾盒設計,創造出了充滿驚喜的親子閱讀體驗,同時也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書中的小兔子就像是一個任性的小孩,黑夜如同一位溫和的父親,循循勸導。

作者尼克拉·伯恩,繪本作家。橫掃英國童書屆多項重量級大獎的耀眼新星。兩度提名凱特·格林納威獎,榮獲英國水石書店童書獎。目前,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為19種語言。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插畫專業、英國藝術大學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版畫專業。

讓孩子克服任性,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從任性到理性,就要從娃娃抓起。通過閱讀繪本與孩子分享成長中所需面對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後天潛移默化得到培養和鍛鍊,從而學會如何判斷、怎麼控制自己情緒、如何交往,怎樣遵守社會的秩序,這正是每位家長所期盼的。




相關焦點

  • 孩子任性,家長有責任,如何幫助孩子趕走壞情緒?
    雖然還沒結婚,但我家有很多的小朋友,我也大致了解一些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孩子任性、不講理,總以自己的想法來做為實踐的準則,比如他喜歡什麼就要買什麼,得不到就要哭鬧耍賴。這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很多家長會選擇順從孩子們的意願,他一哭鬧就完成他的心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任性的性格,要想趁早改變這種情況,做為家長,應該認真的去考慮「你會如何幫寶寶克服任性?」這個問題,才能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端正的性格態度。
  • 《趕走黑夜的小兔子》——趕走任性,才能真正長大
    《趕走黑夜的小兔子》裡面也有一隻這樣淘氣任性的小兔子,自我緩解;讓父母認識到孩子情緒化是一種成長的必然階段,學會接納,並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進行合理引導。 遇到孩子的任性和情緒化,大人們一味責怪孩子
  • 重視心理教育,趕走「抑鬱症」,讓學生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的成績有所提高,不去考慮學生自身的感受,而強制性的給孩子報一些輔導班、特長培訓班。看是對孩子是有利的,是在關心和愛護孩子,實際上是在給孩子造成更大的負擔。第三, 學校缺少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很多學生不會去緩解自己的內心壓力,總是把自己的各種不良情緒藏在心裡。
  • 孩子很任性怎麼辦?
    孩子很任性,在家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愛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是想要什麼東西,家長不買,就在家裡鬧,不停的折騰,整個家都會變得氣氛不好,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今天就給大家支個招。任性的孩子,對家人傷害最大,自己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己也很痛苦。這樣的結果和父母不斷的縱容密不可分。
  • 如何對待任性的孩子
    一般說來,兒童由於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對許多事情缺乏認識和判斷能力,多少都有點任性。從心理學會度來看,任性是個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表現。環境是導致兒童產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不加約束,放縱教育的結果。但是,孩子的任性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從心理上加以糾正。
  • 孩子任性束手無策?運用「魚缸法則」,克服孩子的「不規則任性」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黃聖依的兒子5歲的安迪,就被認為是個「任性」的孩子。當媽媽帶著安迪興高採烈的去拍大頭貼,可拍照的時候安迪卻不拍了。媽媽問安迪為什麼不拍了?安迪也說出不來為什麼,只是不高興,全身都在抗拒著。很多人看了這個綜藝,都覺得安迪有一點任性,但其實他的抗拒和任性,只是自主意識成長路上正常心理需求的表達,都是孩子的畢竟階段。
  • 孩子「拖沓」與「任性」的背後
    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拖沓、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
  • 孩子「拖沓」與「任性」背後的意義
    此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面對行為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 孩子「任性」時,90%的父母有較大進步空間
    對小石頭的任性,媽媽束手無策,煩惱不已。 從心理學上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心理反抗期。在這期間孩子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滿足,會變得非常任性。 有時家長認為孩子不可理喻,實際上這是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個過程。
  • 摧毀孩子任性養成的土壤,收穫一個明辯是非的孩子
    平時被嬌寵順從慣了的孩子,一旦某一件事不能按著孩子的意願去做,孩子在情緒上就接受不了,就會任性的哭鬧。如果父母因為心疼孩子而做了第一次讓步,只會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這種做法十分有效,以後為達目的孩子便會不斷的上演這樣的戲碼,久而久之,就滋養了孩子任性妄為的壞習慣。那麼,想要孩子不任性,父母該怎麼做呢?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睿智燈塔六個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孩子任性、不聽話是常有的事,當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時,孩子可能會不停地哭鬧,任憑家長怎麼哄都不聽,這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呢?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冷處理孩子任性通常表現為大哭大鬧或者摔東西,而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表現給大人看的,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堅持原則,採用「冷處理」的辦法不予理睬,沒有了家長的觀看,孩子就會覺得無趣,逐漸就會自己安靜下來。
  • 孩子任性、脾氣犟?家長看懂這2點,輕鬆搞定任性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遺傳,我兒子脾氣特別犟,還很任性!簡直就是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球球媽媽很苦惱地說,孩子怪裡怪氣的模仿別人說話、不滿足要求就哭……在公共場合這類任性舉動還會變本加厲。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人都避之不及,甚至還會在心裡數落「家長怎麼教育的」。可家長卻又苦不堪言,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孩子為什麼就那麼任性呢?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六大秘訣幫爸爸媽媽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1、制定適度邊界,不過嚴,不過寬所謂任性,是相對原則、約束、底線、邊界而言的,孩子突破爸爸媽媽的原則、抗拒大人的約束、超出爸爸媽媽容忍底線、突破大人允許的邊界的言行,會被歸為「任性」。所以討論孩子任性,首先要看大人定的邊界在哪裡。
  • 你的孩子任性嗎?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脾氣大,特別任性,事實上孩子的任性往往與父母有很大關係的。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他們越來越多的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這些事物帶給孩子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為了解開自己心頭的疑問,孩子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教你這樣改變孩子的任性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3.提示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 任性的孩子,希望在哪裡?
    又是一任性的孩子,隨之又是一個家庭的毀滅。不想再糾結關於「任性的孩子,到底是誰之過?」的問題。可每次看到有這樣的事件發生時,我作為母親的內心還是無數次的詢問過這個問題。以前,我總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懂事,養育孩子的父母才是直接過錯方。
  • [幼兒教育-傳經送寶],對待任性的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與態度
    所謂孩子任性,就是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即孩子的意見與家長不一致,這很正常,家長也不必過分擔憂。,具體表現為大聲哭鬧,不聽話,不肯睡覺,一定要買某一樣東西等,這些任性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反抗行為,作為家長孩子任性發脾氣時,一定要正確對待。
  • 孩子任性、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改變孩子過度任性巧用這4招
    孩子任性不聽話時,有的父母往往也會出現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有的向孩子妥協,有的對孩子放縱自由,有的採取打罵的方式對孩子嚴加管教……殊不知,這些做法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會更加助長他的任性行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任性這一階段,這是心理成長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說到孩子的任性,也就是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去做,稍微有一些不滿意,孩子就使用各種儲備「武器」,來讓咱們「屈服」。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任性是個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表現。
  • 孩子太任性怎麼把辦?家長要做好這幾點,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意見
    每個父母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孩子形成了任性的壞毛病,也許很多家長認為愛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要學會適當的教育,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對孩子的態度會成就孩子的未來,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夠過於嬌慣,隨著年齡增長,還要讓孩子懂得一些道理,讓孩子清楚做事情的原由,並且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要加以修正,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
  • 別抓狂 孩子任性有原因
    作為家長也許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和孩子說要怎麼做的時候,孩子偏偏對著你說不要,最後也許演變成更大的鬧劇。此時,家長們也很無助,對著這麼一個頑皮叛逆的孩子,他們的任性真的讓人生氣不已。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化解孩子的任性嗎?